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执行教学中的具体流程,帮助我们的教学更加有秩序,在进入职场以来,大家一定经常接触到教学计划,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7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19人,其中各方面能力强的学生有3、4人。大多数学生活泼好动,求知欲较强,男孩子特别调皮,女孩子则较文静,上课发言总集中在部分孩子身上。部分学生学习上还不够自觉,学习习惯还须进一步培养。本学期在教学上将采取丰富多彩的手段,设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基本结构
四年级上册的教材沿袭了三年级的结构体例,保持了三年级教材的基本特点,但教学要求略有提高,教学内容和编排方式也有些新的变化。
本册教材继续按专题编组,共分8组,8个专题依次是: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
每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
开头的导语点明本组的专题,并提示学习要求、学习方法。
全册共有课文32篇,其中精读课文18篇,略读课文14篇。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有“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帮助了解相关资料或丰富学生的阅读。另外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教材后面附有两个生字表,“生字表一”是要求认识的字,“生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每个语文园地有4个是固定栏目:“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另有“宽带网”、“趣味语文”、“展示台”、“成语故事”,分别各安排两次。
2、本册教学知识点
★字
1、会认200个汉字。
2、会写200个汉字。
★词
1、会写“读读写写”中的194个词语。
2、会认会记“读读记记”中的150个词语。
3、关联词:任凭……也不,非……不可……
4、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句
1、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2、体会带点词句的意思。
3、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阅读
1、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生动的描写。
2、在了解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观察的,并学习其观察方法。
3、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
4、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
5、体会文章表达的方法(说明文),比较课文在表达上的不同点。
6、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
7、体会作者怎样把特点写具体。
8、收集有关资料。
9、谈读后感受。
10、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11、体会表达准确的语句。
总体包括五方面:练习朗读和默读,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的方法。积累语言。向课外扩展延伸。
★积累
1、背诵《观潮》3—4自然段、《题西林壁》(默写)、《游山西村》《爬山虎的脚》《白鹅》(喜欢的部分)、《猫》(喜欢的部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过故人庄》《飞向蓝天的恐龙》(喜欢的部分、
2、对联(与景物有关。与名胜古迹有关)。
3、谚语(与花有关)。
4、儿童诗。
5、成语(含动物的成语)。
6、名人名言(与学习有关,与科学思想有关)。
★综合性学习
1、感受童话的魅力(第三单元)。
2、成长的故事(第七单元)。
★习作
1、按一定的顺序写,突出一点奇特之处(第一单元,写一处自然景观)。
2、写具体,写通顺,写出自己的感受(第六单元,看图作文、写事)。
3、写观察日记(第二单元,观察感兴趣的人和物)。
4、写童话(第三单元,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
5、写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第四单元,写喜欢的动物)
6、写导游词(第五单元,介绍一处“世界遗产”)。
7、写清楚、具体,注意书信的格式(第七单元,写事,写读后感,写信)。
8、想象丰富,内容具体,语句通顺(第八单元,想象作文)。
9、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口语交际
1、认真倾听,相互补充。
2、评价别人的的发言。
三、教学措施: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阅读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3、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增加课外阅读量,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5、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备出适合的教案,促进各阶段学生的发展、提高。
四、教学进度表(略)。
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语文教学计划篇2
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
一、班级基本情况
本班共有学生19人,男生13人,女生6人。大部分学生天资聪颖,接受能力也较强,但小部分同学纪律散漫,行为习惯不好,学习没有自觉性,所以存在着学习上的“贫富悬殊”。对于这小部分学生有待于今后教学中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其学习积极性,逐渐养成遵守纪律,爱学习,求上进的良好习惯。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要学的氛围,使大家有所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依次是:祖国山水美如画,童年留影,亲近自然,哲理故事,亲情与关爱,认识自然,名人故事,灿烂的传统文化。每个专题的涵盖都比较宽泛,避免了局限性。教材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识字课的形式多样,有词语、成语、谚语、三字经、对联、儿歌等。全册课文共三十四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语言生动,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本册课文不再全文注音,生字配有田字格,注有汉语拼音并配有赏心悦目的背景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三、教学目标
1. 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 认识445个字,会写26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3. 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 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 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 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 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 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四、教学措施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发挥创造性,设计活泼多样的教学方法,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重视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法,每篇课文都要给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充分利用插图,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3、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4、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习伙伴”的作用,借以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和语文实践活动。。将游戏、唱歌、猜谜语、表演等引进课堂,也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5、引导学生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