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可以把实践中的主观感受用文字书写下来的重要文体,只有将心得写好,我们才能更好地巩固学习经验,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谈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感谢您的参阅。
谈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篇1
这个月读了《做最棒的老师》一书,上面举了很多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这本书全方位地阐述了作为老师应有的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以及课堂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把思想、机智、技巧与情感融为一体。
作为教师要注意的方法,当学生出现失误或对教师不尊重时,切忌简单,粗暴,冲动的“热处理”,而应控制自己的言行,用爱心去感化他们,使他们主动克服错误。这就需要向慈母一样将爱播进学生的心田。心理学还告诉我们:人际交往融洽、和谐是以真诚为前提的。“以心换心”以理解为桥梁。人与人之间便能得到思想感情的沟通。我们除了做好“严师”,“慈母”之外,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多接触,推心置腹的和学生交谈,成为学生的“挚友”。
总之,作为一名好教师必须以多种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做一名好老师,就应该做一个勤于思考的思想者、勇于创新的探索者、教学的研究者、理想的追求者。作一名好老师,一定要“做有心人、做有益事、以宁静的心态脚踏实地的做事”;要有理想、有思想、有激情、很认真、多读书、会反思、有韧劲。我们应该不断实现专业自主,在实践中不断增长才干,使自己尽快成为高素质的教师,不仅是有学问的人,而且是有专业追求的人;不仅是高起点的人,而且是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人,工作有情趣,生活有品味,做人上境界。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一个老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也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公式。作为一名老师,想要自我完善、不断提升,就需要不断反思。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只有在反思中总结出规律和经验,才能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发展;只有在反思中提炼出精华和真理,才能不断地修炼自己、成为学生喜欢的好老师。
教学反思是老师做的最多的也是最切实有效的反思活动。翻开杂志,打开网页,可以说每一个优秀的教师,成名的教师都有一个写教学反思的好习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一个优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它一方面让我们在教学中的正确的行为予以肯定,不断的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使我们自己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自我改正、自我完善。教学反思使我们拒绝平庸,使我们的教学经验得以升华,使我们吐故纳新,每一天都是新的。
在实际过程中,我们写反思都是在查找教学的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教训,而在发现自己的优势,肯定一节课的亮点上花的功夫相对少了一点。同时,我们在反思时,往往写的都是教学反思,而忽略了在学生的过程中的反思。所以,对于平日里与学生接触时的一言一行,我们都要认真地、耐心地反思,从中找到某种规律。再者,我们进行教学反思往往仅仅满足于获得教学经验,而没有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虽然做了好多年教师,偶尔也进行过教学反思,但创新方面是少之又少。
前苏联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建议每位教师都来写日记,日记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写日记让老师终身受益。”随笔,不是为了晋升职称而炮制的论文,也不是为了课题交差而拼凑的“成果”。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教学全纪录,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介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只需我们抓住一天中的一个火花,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听课,也可以是网上,杂志上看到后的灵感。
总之,浮躁的心、生硬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换来心与心真诚的沟通,我会试着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用“学生的眼光”看待,用“学生的情感”体验,用真心、爱心、诚心、耐心,赢得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是事业,而教师是职业。我们从事的是教师这一职业,担负的却是的责任。师与生之间,维系在一起的是爱,因而爱也就成为了永恒的。“的最高境界是不留痕迹的爱,我希望自己能够达到这个境界。”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从事着这一事业,我们应该用童心、爱心、恒心去撑起这一工作,就要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谈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篇2
暑假里,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尹坚勤编著的《听那成长的拔节声》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本书记载了一名年轻的幼儿园新教师成长为幼教领域研究者的.过程。一个个生动的教研案例使我产生相同的感悟,让我和作者一起见证了春、夏、秋、冬的变化和魅力。
在学习者成长为策划者、研究者的过程中,我聆听到了一名教师和一个团队成长的拔节声,领悟到了园本培训对一位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成长取决于内因,外因只是一种帮助。如何使这种外在的帮助起到最大化的作用呢?书中介绍了好多优秀的、创新型的、贴近教师的实践和发展需要的园本研训案例。
例如:情景表演“招聘会引发的职业思考”,先以5位老师扮演各类应聘者就“幼儿教师最重要的素质、工资待遇”等进行阐述,再以“采访现场老师”的形式让教师们各抒己见,最后以“我们需要怎样的幼儿教师”为总结。这样的培训意义深刻,耐人寻味。
又如:观摩式园本研训“关注教学细节”,先由情景表演和三句半表演导入,再让每个老师各抒己见,最后在演唱创编歌曲、朗读宣传语中将此次培训的加以升华。这样的培训形式生动,充分调动每位老师参与的积极性。
再如:体验式园本研训“关注教学活动设计要素”,老师们在熟悉绘画本内容后以年龄不同来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后用歌曲、绘故事表演等形式来挖掘教材中有意义的价值,最后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提升。
这样的培训创意十足,让老师们合作着对同一进行纵深交流、系统思考……像这类园本培训案例书中还有很多很多,每一例都能够拓展我们的教研思路,丰富我们的教研策略,提高我们的教研效率。
在这些不同的、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教研案例中,我感受到了教研的轻松。这种轻松不是简单和肤浅,而是一种无形的氛围。
我想,只有老师们放松了心情,萌生了愉悦之情,才能睿智地进行思考、积极地参与互动,以更热情、更专业的状态投入到教研活动中去,从而享受到那拔节成长的喜悦!
谈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篇3
今天,我买了一本书,名字叫做《出卖笑的孩子》,我一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就很好奇。笑也可以出卖吗?笑是很珍贵的吗?如果出卖了笑会换来什么呢?会像海里的人鱼公主那样出卖了自己动听的嗓音而换来了两条腿?想到这,我就迫不急待地读起来。
书的主人翁是一个爱笑的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做蒂姆。蒂姆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再娶之后,他就常常受到继母和继母带来的哥哥的欺负,虐待。这让蒂姆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但是每个星期的星期天是蒂姆最开心的一天,因为每到这一天,蒂姆的父亲就会带着蒂姆去马场看赛马。但不幸的事却突然降临,蒂姆的父亲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不幸丧命。从那以后,蒂姆烦闷的时候就会去赛马场散心。有一次,他在那儿遇见了一个怪老头子,他以“让蒂姆逢赌必赢”为条件,来换取了蒂姆的笑。蒂姆很快变成了一个有钱人,但他却不再会笑了。越来越富有的蒂姆内心变得很空虚、很孤独,于此同时也尝到了生活中没有笑声的苦楚。于是他决心赎回自己的笑。经过一番斗争之后,他终于战胜了那个怪老头,夺回了出卖的笑并继承了那怪老头的遗产。
有的人说笑是一缕金色的阳光、有的人说笑是一阵温柔的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