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行业的工作总结都是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写好一份工作总结可以全面地知道某个时间段的工作情况,以下是总结社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培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6篇,供大家参考。
培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篇1
“三年的学习时间对于一个刚毕业的年轻教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习结果如何将影响到这个教师的一生。”反思这段时间我本人的收获可谓收益匪浅。
1、提高了自己的师德水准
从开学第一天的师德起,就对我们原有的师德观和专业成长目标有了更大的丰富和提升。从教师身上,从培训的全体老师身上,我们深切领悟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无止境”的真谛。正如有的教师说的“原来觉得自己是县最好的老师,有点儿到顶的思想,通过培训意识到天外有天,自己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2、观念得到更新
通过培训,同教师们一道从多角度、多层面对课堂上的各种困惑和行为进行理论的诠释和深刻的反思,让我想到了一些从未想过的问题,发现了本身的差距与不足,对原有的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我第一次听到案例教学,开始感到茫然无绪,现在慢慢从一团乱麻中理出了一个分析课堂教学的关绪。我以前评课总是在关注教师的设计和讲授,而很少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参与度,更很少体察学生的情感和需求,通过培训,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学会聆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的需求。
3、真正感到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通过培训,上不光学到了教学、研究的本领,而且学到了如何做人为师。教师的言传身教,使我们深深觉得改革发展小学,是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非常值得我们一辈子钻研。写在纸上的是思想的足迹,化作动力的是思想的延伸,我们得到的是人格的提升,生命的升华,愿‘一片金色的回忆,一份永久的纪念’成为我重新跋涉的新起点。”
4、教学理论掌握得更为系统
这样的培训非常及时,平时忙于教学,很少有机会静下心来读书,,培训为我们系统开设了教学理论课程,使我们对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每个教师都感到比原来站得高了,看得远了,有一种‘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感觉。三年的学习,使我对一些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教学理论的认识更加明晰;对开展教研活动的方式更加明确;对投身改革的激情更加充沛。在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我们只重视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一味地在改革教法上下功夫,而忽视学生学法的具体指导。因而在教学中出现了知识“满堂灌”、教师“一言堂”的状况,而学生则因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无法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尽管在以前的教学模式研究中,我们也比较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但那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而这并不等于我们就重视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当前从应试向素质转轨的条件下,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尊严、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是实现这种转轨的重要内容。骨干教师培训使我补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骄气,焕发出无限生机。
5.教学水平循序渐进。
通过三年培训学习学习,使我耳目一新,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的传统教学的师生观已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要想跟上新世纪的教学步伐,就要首先转变传统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师生观,增强热爱事业的信念。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基础,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教学活动获得成功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中的"惟师是从"的专制型师生观,构建教学双主体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新型的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教师主课堂的惯例,彻底抛弃教师心灵深处沉积的传统的专制思想观念。师道尊严的思想在课堂上令学生不敢多说不敢质疑极大的压制了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们教师只有从观念上更新,允许学生提出独到的见解,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和无拘无束的"心理自由"环境,才能创造出师生平等、共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氛围。
总之,参加骨干教师培训,本人的收获很大。一方面,有丰富本人教学理论,另一方面,有利于搞好课堂教学和教研工作水平。本人非常感谢这次培训的机会。
培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篇2
20xx年秋至20xx年春我乡新进4名新教师,给全乡的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帮助新教师成功实现角色转换,尽快适应教学工作的需要,成长为合格的教师,根据县研训中心要求,结合我校新教师实际状况,中心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现将一年来的新教师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成立培训组织
为了确保新教师培训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去秋开学初,学校及时召开了新教师培训专题会议,成立了由方正国校长任组长,副校长刘彦、向贤超为副组长,研训站、教导处负责人、研修组长、指导教师为成员的培训机构,研训站具体负责落实新教师培训各项工作。
二、制定培训目标
1、培养新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树立四种意识:即责任意识、敬业意识、创新意识和大局意识。
2、提升新教师的教学能力。过好四关:即备课关、上课关、辅导考核关和学生管理关。
3、锤炼新教师的业务基本功。练好四功:即普通话功、三笔字功、现代技术功和教科研能力功。
三、细化培训措施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塑造新教师健全的人格。
组织新教师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巩固专业思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熟悉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树立依法执教的思想观念,初步具备依法执教的实践能力。开展敬业爱生、为人师表的,增强事业心和人格魅力。进行伦理知识和心理健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和意识。
(二)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建立新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
帮助新教师制定好职业发展规划,建立成长记录袋,增强新教师对工作的使命感和成就感。
(三)开展“一对一”结对帮带,促进新教师健康成长。
新教师走出学堂,登上讲坛,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个老师,许多东西是要在实际中去总结、去感悟的。为了让她们少走弯路,培养帮扶尤为重要,为此,学校特意安排县级骨干教师和乡级名师与每位新教师结对,在学科教学中,由学校指定一个同科的骨干教师为指导教师,与一个新教师结成“一对一”的师徒帮带关系,签订帮带协议,制定指导计划。指导老师指导新教师树立先进的理念,理解熟悉课程标准、教材、进行教法的具体指导,全程指导常规教学的各个环节,具体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及总结的书写;备课及教案书写(开学三个大周内的教案,指导教师要审阅签署意见);作业批阅及学生学习评价;课堂教学过程的指导(说课、跟踪听课、评课);习题选编及命题制卷;了解学情及教学辅导等。同时,指导教师和新教师要按学校规定相互听足课时。
(四)组织学习、交流、展示活动,为新教师搭建成长平台。
1、理论学习:要求新教师每学期至少要读一本、教学理论书籍,要做好5000字手抄读书笔记,并写出心得;认真学习课程标准。
2、组织培训:每学期举行了一次新教师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为怎样听、评课,怎样撰写论文,如何组织班团(队)活动等。
3、征文比赛:结合师德月,组织新教师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5月上旬举办了以“正风纪,规范从教行为;访万家,树立师表新风”为的师德征文活动。征文中,新教师们用朴素而真挚的语言诠释了自己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与热爱。
4、教学展示:学校要求新教师开学第一周上好亮相课,然后每周上好一节提高课,并在今春5月下旬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