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定一份教案的同时,教师的教学能力一定都有所加强,教案是老师为了保证上课进度提早完成的书面表达,范文社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科学水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科学水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乐意发现四季的变化。
2、知道一年有四季及季节特征,四季是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循环交替的。
3、能根据图片上的特征分辨四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四季循环”图片;“四季”组图;《四季童谣》儿歌视频。
纸面教具:《错误的四季》。
材料准备:笔。
活动过程
??
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知道四季的排列及交替顺序
——现在是什么季节?
——一年之中一共有几个季节?
二
出示组图引导幼儿了解四季主要的季节特征
——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你们知道哪一张图片画的是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景象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三
播放视频引导幼儿进一步了解四季的季节特征
1、鼓励幼儿自由讨论。
2、播放儿歌视频,请幼儿欣赏视频。
四
发放教具鼓励幼儿按四季找出错误的季节特征
——每张图上都有错误的季节特征,请你们找一找,用笔把它们圈出来。
大班科学水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愿意了解老虎的习性、生活习惯、外形特征等。
2.能学用相关的词语(潜伏等)描述视频中的见闻。
3.有老虎是保护的概念和意识。
活动准备:
老虎图片、视频。
活动过程:
一、引用原有经验描述自己知道的老虎
1.故事里的大老虎是一只怎样的大老虎?
先是粗暴,后来是有爱、善良。
2.真正的大老虎是什么样的?你见过吗?
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二、了解老虎的外形特征
1.老虎是怎样的?
外面看得到的叫长相,也叫外形。用黄色的老虎头表示。
2.除了这个,老虎还是怎样的?
蓝色老虎头:行动(如吼叫)
红色老虎头:食物(如吃肉,喝水等)
三、出示视频,观看并讲述
1.请小朋友们先看看,看了请你说说视频中的老虎是什么样的?
尖锐的牙齿
耳朵在动
2.完整讲述捕食过程
(1)准备行动(学习潜伏新词)
(2)老虎很会动脑筋,是有智慧的动物。
(3)潜伏--潜行--奔跑--潜伏--捕捉
3.老虎宝宝
老虎是怎么对宝宝的?
引出粉色老虎头:家人
4.绿色老虎头:老虎的生活环境
延伸:我们生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环境
四、小结:今天学到了什么新知识?
帮助幼儿总结学习方法。
五、老虎是保护动物。
老虎生活在什么地方?(东北虎、华南虎)
世界上还有哪些地方有老虎?
为什么要保护老虎?(延伸到课外)
大班科学水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了解人与环境的依存关系。
2.初步了解地球目前所遭受的人为破坏及其严重后果。
3.了解垃圾分类的方法。
4.进行环保宣传的行动。
5.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材料准备
1.《爱护我们的地球》ppt、《水危机》视频。
2.环保宣传签名海报。彩笔若干。
3.供孩子分类的多种"垃圾"。
4."环保小卫士"的爱心贴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欣赏地球美丽的风景。
1、欣赏电动地球仪和地球上美丽风景的图片。
2.看了这些图片你感受到地球上那些地方是很美的?
3.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是人类和动植物共同的家园.
(二)继续观看课件,了解地球正在遭受的种种危害。
1.地球怎么了?(土地、森林、海洋的变化)
2.生病的地球遇到的灾难。
3.是什么让地球变成这样的?了解各种污染给地球带来的变化。(光污染、空气污染、土地污染、动物被滥杀、垃圾污染、水污染)
4.观看关于水污染的视频。
5.污染产生产生了地球的"温室效应"。
(三)介绍日常生活回收垃圾的方法;1.可回收的。
2.厨余垃圾的。
3.有毒的。
4.其他垃圾。
(四)接龙游戏:为地球治病的方法。
小结:
小朋友已经想出了许多治病的办法,需要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去注意做,才能让地球的病好得快点。我们还要再去找更多的好办法来帮住地球治病,让大家把地球的病一起治好,好吗?我提议我们的环保小卫士在爱护地球的纸上签上自己的名字,让更多的小朋友和大朋友都知道,也让他们一起来做环保的卫士吧!
大班科学水教案篇4
目标:
1、通过不同的水的变化,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的兴趣并萌发初步的探索欲望。
2、在幼儿实验的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乐意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所看到的现象并愿意和同伴交流。
准备:
两杯红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此材料幼儿人手一份)
过程:
1、看一看,想一想。
(1)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有什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师把手里的红色的水倒在透明的水里,会有什么现象呢?
(2)教师把事先调好的红色的饱和的糖水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为了让幼儿观察方便,在透明杯子的后面衬上一张白纸。幼儿可以看见红色的水沉到了透明的水底,成了两层,非常好看。
2、试一试。
(1)小朋友,那么你们想做这样好看的水吗?现在请你们用桌上的水来试一试,看看你们能不能做出这样奇妙的水来。
(2)教师给幼儿分别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红色的水,请幼儿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两层的水来。
3、说一说。
(1)小朋友,你们好看的水做出来了吗?和老师做的水一样吗?(教师请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实验的方法和结果)
(2)小朋友知道为什么你们的水不能象老师的一样好看吗?请小朋友看一看老师的红水和小朋友的红色的水有什么不一样的。”请幼儿仔细观察:小朋友的水很稀。老师的水很浓,象是蜂蜜一样,粘粘的。告诉幼儿:“因为老师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这么多的糖在水里化了,水就变重了。而重的东西是要沉底的,所以红色的水会在下面,透明的水就变成了两层。
4、做一做。
请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东西(一杯红色的水和白糖,一杯透明的水)制作奇妙的水。教师指导幼儿将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里,要强调白糖一定要放多,一直到糖在水里不能化了为止。将放有白糖的红色的水慢慢倒在透明的水里,请幼儿仔细观察,奇妙的水做出来了吗?
大班科学水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常见的桥的类型、特征及用途。
2、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和动手构建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常见桥梁图片两幅。
2、从网上下载的各种不同桥梁图片资料若干,电脑一台。
3、积木(每组两篮),作业纸每人一张。每人从家带来的小纸盒两个。
活动过程:
1、出示图片,引出关于桥梁的课题,了解几种常见桥梁的类型。(斜拉桥、拱桥、立交桥)
2、用电脑演示各种桥梁的图片,请幼儿说出这种桥梁的类型。也可让幼儿自己操作鼠标调出各种桥梁的图片,并说出其类型,从中认识“梁桥”和“升降桥”。可让幼儿根据图片提出问题,由幼儿和老师来共同想办法解决。
3、请幼儿分组用纸盒和作业纸(随意折成各种形状)搭成纸桥,用积木来测桥梁的载重。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4、组织各组幼儿开展自制纸桥的承重试验,激发幼儿不断尝试新方法的欲望和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课评:
1、活动较成功。能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生成活动。
2、教学资料准备丰富、充分,能从多种渠道获取资料。
3、让幼儿自己尝试解决问题。
4、注意验证幼儿的实验结果,及时指出普遍存在的问题。
5、幼儿个别指导不足,指导应更加细致。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桥”来源于身边的事物。我以谜语开始,吸引幼儿兴趣,从谜语中对桥有了初步的形态和功能认识。在活动中主要让孩子了解了桥的演变,在这一基础上,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