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课前写好教案是一定要做到的,写教案老师对于教材和知识点的把握更有力度,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科学硬和软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科学硬和软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听听玩玩的过程中,让罐子发出好听的声音。
2、引导幼儿辨别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的声音,发展听觉能力。
3、让幼儿获得探索的快乐。
4、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装有核桃、红豆、米的罐子若干、空罐子若干、《幸福拍手歌》、标记牌、黑板、
桌子三张、椅子分三组摆好。
活动过程:
一、听一听摇一摇
1、老师出示一个空易拉罐,摇一摇,问:这个罐子里有东西吗?你怎么知道没有东西的?(没听到声音)
2、老师转身在罐子里放进一个核桃,摇一摇:现在里面有东西吗?为什么?
(有声音所以有东西)
二、听一听猜一猜
1、老师请幼儿用耳朵找到一个有东西的罐子玩一玩。
2、为自己的罐子找声音相同的朋友,教师根据罐子的声音把幼儿分成三组坐下。
3、让幼儿了解每个罐子中的材料。
教师:我在罐子里放了三种东西(米宝宝、红豆宝宝、核桃宝宝),出示标记牌,依次认识核桃、米、红豆标记牌。
请你猜猜哪个罐子里是核桃宝宝?(米、红豆)感知不同的物体发出不同声音。
三、听一听玩一玩
?红绿灯》游戏:
1、幼儿了解游戏规则:看标记牌,轮流摇自己的罐子。
2、教师清唱《幸福拍手歌》,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标记牌依次摇罐子演奏。
3、听音乐看标记牌摇罐子演奏。
四、延伸探究活动
听听想想,罐子里没声音就代表没物品吗?出示装有纸的罐子,摇一摇,没声音,为什么?
活动反思:
本节课,幼儿对活动很感兴趣,学习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能充分调动他们动手,动脑和动口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观察力和听觉能力。能达到教学目的。
小班科学硬和软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乐意参加探索活动,敢大胆品尝各种味道。
2、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苦苦的、辣辣的、咸咸的等词汇描述所品尝到的味道。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的准备:
幼儿已会玩游戏《捏拢放开》。
2、物质材料的准备:
五种味道的水:甜、酸、咸、辣、苦各三份,吸管人手一根,小盘三个。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捏拢放开》,导出活动
评析:在此环节中,我以幼儿熟悉的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并通过此活动让孩子们准确地知道自己五官的位置,如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孩子们对此游戏很感兴趣,能随老师说出的五官迅速地指出,并导出本节活动《能干的小嘴巴》。
二、探索了解:了解嘴巴的作用,探索嘴巴的结构。
评析:小朋友们自由地发言,对嘴巴的作用有一定的了解,比如吃饭、唱歌、说话等,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强。在探索嘴巴结构这一环节,几乎能说出有舌头和牙齿,并演示了其作用,孩子们互相交流,互相看看,有一定的互动。
三、示范讲解幼儿操作:用舌头品尝各种味道,学会用甜甜的、酸酸的等词表达出所尝的味道。
评析:在示范讲解这一环节教师讲述很清楚,幼儿操作时都能正确地进行品尝。由于水的味道调得不是很浓,幼儿在品尝后能准确地说出所以尝水的味道,教师在正确地引导下,积极肯定孩子们所说出的味道。并给孩子们提供了互相交流的机会,所以孩子们都能大胆地说出自己所尝的味道。
四、游戏:《看表情猜味道》,加深对味道的理解,并能说出是什么味道。
评析: 此环节中,通过幼儿去品尝味道后作出相应的表情让其他孩子们说出味道,在此活动前应作垫,让孩子们先学会做这几种味道的表情,孩子们就懂得看表情辩别味道。
五、小结:我们的嘴巴很能干,不仅会说话,会唱歌,还会品尝各种味道。我们把这个小秘密告诉其他小朋友好吗?
活动延伸:
1、请其他班上的小朋友也来尝尝这些水的味道,幼儿与幼儿之间进行交流,让幼儿也当小老师进行知识的传授。
2、了解保护口腔卫生的方法如:饭后漱口、少吃糖、不吃手指头等。
活动反思:
在此活动中,孩子们兴趣浓厚,参与性强,都能通过说一说,尝一尝、学一学、看一看、猜一猜等多种方法对嘴巴的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开始一环节设计非常好,孩子们开心地和老师一起游戏。孩子们能开动脑筋说出嘴巴里还有什么。在幼儿尝味道这一环境中,准备很充分,每个孩子都能动手操作,品尝味道,在请幼儿说说各种味道时,引导还不够,可以请孩子们互相说说,然后再集体或请个别代表说。在游戏——看表情猜味道这一环节,如在课前做适当的铺店,让孩子学做这几种味道的表情,效果会更好些。
通过此活动,可以看出孩子们主动学习的欲望强烈,教师要有目的性地进行引导,充分让孩子去说、去尝试,鼓励幼儿,调动幼儿主动学习探索的积极性,教师也应在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以实现活动的最优化。
小班科学硬和软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大蒜,了解大蒜的外形特征。
2.了解大蒜头的吃法,知道吃大蒜头对人体的好处。
3.在剥蒜头、种蒜头的过程中,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大蒜头若干、塑料篮、盘子、种植架、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通过看、摸、闻、剥等方法,观察大蒜头的基本特征。
(一)通过看、摸、闻的方法发现大蒜头的特征。
1.出示大蒜头: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 (大蒜头)大蒜头是什么样的呀?(集体随意说一说:有点圆圆的,白白的)
2.我们每个小朋友都带来了一个大蒜头,一会儿小朋友可以用小鼻子闻一闻,用小手摸一摸。现在请你们从小椅子底下拿出大蒜头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仔细看看它是什么样的。
3.幼儿观察,教师指导。
在幼儿观察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的给予引导,从形状、颜色、气味上引导幼儿观察。
4.大蒜头是什么样的呢?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发现。
5.教师与幼儿共同大蒜头的特点:看上去白白的、有点圆圆的、外面有白白的蒜皮,里面像橘子一样一瓣一瓣的。
(二)幼儿手剥大蒜,进一步了解大蒜头的特征。
师:刚刚小朋友们说了,大蒜头像橘子一样一瓣一瓣的,你们想不想剥一剥,看看大蒜头里面到底是什么样的。
1.教师引导幼儿剥一剥大蒜。
师:(1)你们觉得要先剥哪里呢?(外面)是的,剥的时候可以先把最外面的蒜皮先剥掉。
(2)再掰开剥成一瓣一瓣的,剥的时候呀还可以闻一闻。(在剥的过程中提醒幼儿不要用小手揉眼睛哦)。
(3)剥下来的蒜皮放在篮子里,剥好的大蒜瓣放在自己的小盒子里面。(教师边讲解剥大蒜的方法,边示范如何剥大蒜)教师关注幼儿剥大蒜的情况,引导剥得快的孩子剥蒜瓣。
2.观察比较大蒜头和大蒜瓣。
(1)幼儿说一说,剥大蒜的时候你发现了什么?
幼:大蒜头变成了很多个。
(2)教师:(出示完整的大蒜头和剥开的大蒜瓣)原来我们有一个大大的蒜头,现在被小朋友们剥成了许多大蒜瓣,由1个变成了许多个。小朋友在剥大蒜瓣的时候有没有闻一闻,闻到了什么气味呢?(香香的,臭臭的)师:是的,大蒜头有一股特殊的气味。
二、通过谈话,看图片了解大蒜头的不同吃法,知道吃大蒜对人体的好处。
(一)了解吃大蒜的不同吃法。
(1)剥干净的大蒜头就可以吃啦,你们有没有吃过大蒜头呀?(有)
(2)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图片。(炒菜吃、腌着吃、生吃、拌着菜吃)
(二)知道吃大蒜头的好处。
1.吃大蒜有许多好处,你们知道吗?
幼:吃大蒜可以变漂亮。
师:是的,吃了大蒜不仅可以让我们变的更漂亮,还可以让我们身体更健康呢。
幼:吃大蒜可以杀死肚子里的细菌。
2.教师:大蒜的本领可大了,它可以杀死我们身体里的细菌,能预防感冒,还能治病呢,所以小朋友要多吃大蒜。不过牙疼或眼睛不舒服的时候不能多吃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