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事迹材料是可以记录事情的整个过程,事迹材料的书写可以让我们的文字写作水平得到提升, ,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四有教师事迹材料8篇,感谢您的参阅。
四有教师事迹材料篇1
李__老师
冰心藏玉壶,朱笔写芳华!学生心中最美“班妈“!
李__老师是一位追求卓越的语文老师、备课组长,曾获全国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是一位拼搏进取二十年的资深老班,__省骨干教师;是__市优秀员,让章熠熠生辉;她的颜值与才华,可圈可点;她的担当勇为、舍家奉献、率先垂范更是可赞可敬,她是学生心中最美“班妈“!
一个方向:向上向善才会厚德载物
李__老师的父亲是一名老员,退伍后毅然选择回乡务农、收入微薄但乐善好施。疫情期间,他把两年来国家给老人的补贴全部捐出,有人不理解,他却说“我的好日子是给的,国家有难我有责任”!父亲连续多年被推选为全镇优秀员。在家庭的熏陶影响下,李__也传承着旗的责任,只要有服务人民的机会她都不会放过:义务献血学校第一人,__公益直播课第一位,路边街头穿着志愿者红色马夹做义工每次都会看到她忙碌的背影,学校的捐款捐物她都是要向最高的标准看齐。她说,培养学生首要是“立德”,作为老师,第一个要践行的就是先要做好榜样。耳濡目染,学生王汉良被评为“雷锋标兵”,方艺锦拾金不昧登载__晚报。李__说:我是员,我要像父亲一样以优秀员的标准来当老师,当班主任。
两种品质:坚守和热爱助推成功
披星戴月,日复一日二十年,班主任已当二十年。她用坚守和热爱去面对工作,面对生活,管理自己的教学和班级。李老师是界的一股清流,她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更看重学生长期的发展,心性的培养。她说,急功近利就好比“向沙漠中洒水,在急流中打桩。”热爱学生,让学生的潜力最大程度发挥,这才是她追求的目标。
宽严适度天道酬善,李老师的学生曲贞迪,__市中招状元,初三时候就说考上大学毕业目标是经世济民;学生乔梓,现就读于浙江大学,父母援藏干部,初中三年靠自律;学生张雯静,北师大才女,大一就报名下乡支教,和李老师一样有自己的公众号,传承__文化;王一品,哈工大,名字如人品……优秀的学子不胜枚举。
李__说:“听到学生的进步,看到学生立志为国发光发热发声,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一切的辛苦都有意义。”
三重境界:好的需要认知的升级
李__说:教师有三重境界,传授知识是第一重;创新奉献是第二重;精神引领是第三重。2010年她以__市面向全国招聘在职教师第一名的成绩被二十二中录取,2012年她作为__省唯一参赛选手参加“全国后新课程大赛”执教哈尔滨,斩获初中组一等奖,她说,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是自然的机理,这点成绩只是学会了如何授业,作为教师只是有了个合格证。
她还说:“工作上要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2011年,她被摩托车撞倒,眼眶骨折,视力0。1,住院15天,当学校让她担任班主任,她也没有犹豫;2021年,学校临时让李老师中途接初三班主任,当时她7岁的女儿正在__省人民医院动手术,她也没有犹豫。只说了一个字:“好。”她热爱__,她爱二十二中,她把自己的事业和生命与学校联系在一起。在管理班级中,她给自己提出要创造性的工作,每天哪怕有很少一点,也要在“创新”上下功夫。她的卧龙班的“一班两制”“团队pk”,班级励志演讲团;语文课的三分钟演讲,诗词大会,小作家访谈,名著的个性化阅读;创办“魅力语文”公众号,“双主”课堂打造,高效“小题天天练”,从语文到班级到年级,每一天她都是这样的奋斗着。她说,只有创新奉献,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温度,更具厚度,才能在时代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方向。
在生活中,李老师给大家的印象是:勇于担当学校重任、家庭重任的豁达乐观的“氧气女教师。”既为工作而努力,也懂平衡生活。繁忙的工作之外,她业余参加的还有书法班、琵琶班。她参加“__最美读书声”获得前十佳,她说,只有自己不断进步,才能带动学生,只有自己热爱生活才能让学生热爱生活。身教胜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陈乐为参加“好书我推荐”获得__市第一名,百日冲刺舞台上的宣讲震撼全场,王天泽的古筝“高山流水”让师生赞不绝口……
青出于蓝胜于蓝,李老师的徒弟王娟娟即使远在非洲毛里求斯也准时准点给学生上网课,李红晓是九年级语文组教学标兵,组里的小太阳,社区里的“最美儿媳”,花铃老师博古通今,是学校课改先锋,省优质课一等奖。这一切都源于她们对生活的热爱,热爱就能释放能量,释放能量就能感染大家一起努力!李__老师说:“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我最愿意看到的是学生满意的表情,最喜欢听到的是学生的读书的声音,最喜欢同事的一句话是“跟你在一起真好!”
回顾李老师简单而又纯粹的生活,只想感慨: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
李__说:“永远太远,只争朝夕。只要有梦想,再多也负担得起;只有心怀慈善,前方才会春暖花开。”
四有教师事迹材料篇2
张丽娜,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自20_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扎根一线,执着从教,精心育人,从不懈怠,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学生心目中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有大爱的老师。
张老师始终坚信: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有什么样的,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梦想要以梦想去点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唤醒。
从踏上讲台的那天起,张老师就努力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从教十七年来,在教学这片沃野上,不断学习理论知识,钻研教材,虚心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并开启反思—实践—再反思模式,形成了自己教学方法。她入职之初便获省级教学新秀。多次代表市、区、学校参加全国、省、市各级教学基本功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多次在市区进行优质课展示课;撰写的论文获国家、省级论文奖;20_年,被评为道里区“英语学科带头人”。
当上班主任后,张老师是将近200个孩子的大家长。她用真心待学生,用真情换来学生的真情。她的学生多人次考上艺术类本科院校,直接就业的也都成为了对社会有益的人。她带过的班级代表学校参加过市、区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先后荣获市、区、校级优秀班集体,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省、市、区优秀班主任。
自20_年休完产假返回学校,张老师便开始专注于高三英语教学工作。孩子小没人带,课时多,没教过的教材,基础薄弱的学生,曾经令她焦头烂额。但只要学生有梦想,她就会用爱心、耐心和他们一起去实现。有学生松懈时,她会苦口婆心劝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克服困难,重树信心。没有职大高考经验,她就仔细钻研考试大纲,认真备好上好每一节课,并能结合每年学生考完的反馈,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连续几年,在全体高三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毕业生成绩稳定,全部步入自己理想的学府。期间,张老师还抽时间辅导旅游部技能大赛的学生英语口语部分,学生在全国技能大赛中表现优异。张丽娜老师也因此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20_年初,突如而至的疫情让一切都仿佛按上了静止键,但是哈现服的网上授课却如火如荼。每年6月前结束的对口升学考试,延期到了7月18.19日。期间,高三师生经历了2次复课,张老师的18周线上线下课总计课程时长近5000分钟,合成线上课超162节。课余时间,她还做了新课件29套,新建文档21个,批改作业,试卷51次,甄选试题39套,计2000余道各类题目。
今后,张老师将继续践行四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标准,为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