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接下来的教学工作顺利,我们需要制定一份教案,合理的教案也是能够让我们的教学质量有所提高的,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教师证初中地理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教师证初中地理教案篇1
教材分析:
对一个省区的介绍,其自然环境的概述是必不可少的,是介绍其他各方面的基础。本区首先介绍了海南省自然环境。从教材左上角的一幅小图介绍海南省在我国的位置,结合地图,可看出其地理位置特征,随后介绍了其范围和海南岛面积。教材通过"海南岛地形图"结合文字描述介绍了海南岛的地形特征和水系特征。地形和水系特征是相辅相成的,中高周低的 地形特点使海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海南省地处热带,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受海洋影响,具备一定的海洋性气候特征。总的来说是以冬季暖热,夏季高温多雨为主要特征。这种气候特征决定了海南省农业以热带作物为主,加之风景秀丽,使其成为我国热带风光旅游胜地。从这一角度看,海南气候特征是本节难点。海南省独特的。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和"丰 富的旅游资源"是本节的重点。浓郁的民族风情,是与居住在海南岛上的黎族、苗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相关联的,也是海南旅游资源的一部分。
教学建议
新课导人:
方案①:
在我国南部有一 岛屿,因交通闭塞,人烟稀少,历代封建帝王都将此作为流放犯人的地方,内陆的,人们把它视为天之涯,海之角,有去无回,故有"天涯海角"之称。你知道它是我国的哪一岛屿吗?
方案②:
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红树林、珊瑚礁等热带风光及具有海南特色的黎村苗寨、篝火欢歌等民族风情的录像片。引人对海南省新课的讲授。
在讲述海南省 "自然环境"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中国 政区"图(或出示"中国政区"挂图x请一个学生指出海南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2.结合地图说出海南岛的地理位置。(海南岛是我国第二大岛,位于 祖国南端,北以琼州海峡与广东划界,西临北部湾与越南相对,东部和南部濒临南海,是我国最年轻省份,也是省级经济特区。
3.展示"海南岛地形"挂图,进行以下练习:
(1)找出五指山、万泉河、黎母岭、昌化江、南渡江。
(2)海南岛地形有何特点?水系有何特征 ?
(3)这种地形特点同水系特点有何关系?(海南岛中高周低的地形特点,决定了海 南岛水系呈放射状流人南海。
3.结合 "中国政区"图,请学生描述一下海南所处纬度区域、当地的气候特点。(海南岛属热带季风气候,同时又深受海洋影响,高温多雨为其主要气候特征。全年无冬,最冷月 的平均温度为16~24℃。
在讲述海南省"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时,按下列步骤进行:
方案①:
(1)为什么海南省农业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
( 2)海南省有哪些主要热带作物?
(3)海南省有哪些热带水果?
(4)为什么海南渔业资源丰富?你知道有哪些水产品吗?
(5)完成教材 p.67活动题1,了解海南丰富的盐业资源。
方案②:
2.用多媒体展示天然橡胶、椰子、胡 椒、咖啡、腰果、剑麻、槟榔、菠萝蜜、芒果等热带作物画面 。
3.出 示椰子、胡椒、腰果、摈榔、菠萝蜜等实物。(教师可去超市预先购买)
讲述海南省"旅游资源"时,可按以下步骤:
1.用多媒体播放海南的蓝天碧海、沙滩椰林等热带迷人风光,及黎村苗寨,黄火欢歌的民族风情片段。老师可补充讲述:在现代旅游业中,有所谓"三s"指的是太阳、海洋和沙滩这三种最受人 们欢迎的旅游资源,而此三者都与海 滨有关。中国海滨旅游最大的潜力在海南,这里一年四季都适宜海水浴。
2.讨论:海南有哪些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照教材"海南岛地形"图)
3、指导学生完成教材p66活动题3和p67活动题2。
附板书:
一、自然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
2.范围面积
3.地形特点
4.水系特征
5.气候特点
二、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农业
三、丰富的旅游资源
1.秀丽的热带风光
2.浓郁的民族风情
教师证初中地理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东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河流特征、气候特征。
2.通过阅读地图,能够从图中获取相应地理信息,提升识图、析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团队意识与合作能力。
3.形成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山河分布特点和气候特点。
难点:山河分布及气候特点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法。给学生播放李谷一先生的《赠缅甸友人》,引导学生注意听其中的歌词: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提问学生:这里的江水是指的哪一条江?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导入到新课。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地理位置与国家
?教师活动】出示世界地图和东南亚地形图,引导学生观察,点拨识图技巧。
?提问】你们能从图中找出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吗?并试着说一说他们的地理位置特点?
?学生回答】连两大洲,通两大洋,类似于一个十字路口。
?教师总结】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大致位于23.5°n与10°s之间。
?教师活动】出示世界行政区划图,引导学生找出东南亚地区的主要国家有哪些?哪些与我国接壤?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东南亚包含的国家主要由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等11个国家,其中与我国接壤的有老挝、缅甸、越南。
2.自然地理特征
?教师活动】出示中南半岛的地形图,引导学生结合教材观察。
?提问】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有什么特点?与之相关的河流呢?
?学生回答】山河相间,地势北高南低。河流由北向南延伸。
?教师总结】中南半岛的地势大致北高南低。北部的地势高峻,与中国山水相连,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表形态。河流上游湍急,流速快,水力资源丰富,下游水流平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回顾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出示中南半岛的年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提问】中南半岛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中南半岛大部分为热带季风气候,有旱雨两季。每年的6—10月盛行西南风,为雨季;每年的11—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为旱季。
?教师活动】展示马来群岛的分层设色地形图,马来群岛的年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提问】马来群岛的地形特征、河流特征、气候特征分别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马来群岛岛屿众多,其中大多数岛屿地势崎岖,山岭很多,平原较少,河流湍急。赤道横穿马来群岛中部,群岛大部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拓展延伸】
?提问】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如此这般的自然地理特征对人类活动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回答】人口大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教师总结】人口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地带,而山区和岛屿则人口稀少。水热条件好,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优越。
环节三:小结作业
小结:请学生分享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作业:对比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的地理特征,并完成下表:
四、板书设计
中公讲师解析
教师证初中地理教案篇3
[教学目的]
1、 能读图说明欧洲西部所处的地理位置及特点,并能在图上指出主要的岛屿、半岛、海湾、海峡和内海
2、 读图熟悉欧洲西部的主要国家的名称和位置
3、 了解欧洲西部实际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
4、 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业发展最繁荣的地区并分析原因,熟悉本区主要旅游景点的分布
[教学重难点]
各国经济发展概况、特点;繁荣的旅游业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欧洲西部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我们地球上有这么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