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写培训计划的时候,都要将自己的培训情况梳理好,在开始培训之前,必须认真将培训计划制定好,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教师个人培训计划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教师个人培训计划篇1
一、班级情况分析
这学期本班幼儿共有26名,男生18名,女生8名。通过之前中班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幼儿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有很大的进步,能独立的进餐及午休。大多数幼儿乐意帮老师做力所能及的事,但是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如:孩子们现在的年龄正是比较叛逆的时候,他们有自己的主见,对新奇的事物比较感兴趣,但自我控制力较弱,有些孩子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这些方面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希望通过本学期的学习,让孩子们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能在生活习惯等各方面取得一定的进步,为下学期进入大班做好扎实的准备。本学期我班有四名新生,他们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好表现自己。通过两周的集体生活,他们的表现比刚入园时有了不少的进步,现在能主动的和同伴交流,玩耍。相信他们在以后的日子会表现得越来越好。
本学期班上配有三位老师,两位教学老师,一位保育老师。本学期我们三位老师将会团结协作,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参照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要求和幼儿存在的不足进行有效的指导,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帮助其健康成长。
二、本学期主要目标
1、根据园长制定的《园务计划》和班级班务计划以及要求来完成本学期的工作任务。
2、班级三位老师积极配合,做好保育以及方面的工作,既要分工明确,又要团结合作,努力做好保教结合。
3、教师积极做好家长工作,及时沟通,更好地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
4、根据学期初制定的学期计划以及每月月计划、周计划来按时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内容。
(一)常规工作
1、在日常活动中,较强幼儿各种行为习惯的培养,见到老师、家长要主动问好。
2、在课堂上,要遵守课堂纪律,如:回答问题是要举手、安静的听他人发言。培养幼儿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二)教学工作
1、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因人施教,从幼儿的兴趣、需要、习惯等处发,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条件,利用好教材,积极的开展教学活动,充分的让幼儿吸收知识。
2、严格按照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开展教学活动,课后及时反思课程中不足的地方,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幼儿学习。
3、在教学方面,教师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每周及时备课并准备充分教具,使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4、在一日生活中,针对不同性格特点的幼儿,运用不同的方法引导他们有兴趣地去学习,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传授幼儿简单的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保育工作
1、每天的首要任务就是晨检,检查幼儿的身体状况,精神面貌,是否带有危险物品入园等,幼儿如有不适立即通知家长。在进餐时培养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不挑食的好习惯。
2、每天如实记录各项消毒表格,并配合保育员做好班级的各项卫生。对于季节性疾病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报告。
3、根据天气的变化,及时帮助幼儿增减衣物,对生病的幼儿要加倍关心,按时给幼儿喂药并做好登记工作。
幼儿教师个人培训计划篇2
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切实提高精准培训的组织能力,努力形成“学习强师”的可持续发展局面,不断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本领,建设适应现代化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现就做好20__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组织实施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落实中央部署,按需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线上培训
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各校一律不得组织教师线下集中面授培训。各地要根据当地“停课不停学”工作部署,合理调整培训项目设置和经费预算安排,灵活安排、有效开展教师线上培训,支持教师立足教学岗位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
因地制宜开展在线教学培训。实施教师在线教学能力提升行动,已经或计划开展在线教学的省(区、市),要通过线上培训帮助教师掌握所选用平台的使用方法,加强教师在线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应用研修。设置心理疏导调适、疫情防控知识、健康卫生、信息安全、学生视力保护等培训专题。将家校合作纳入教师培训内容,推进生命、感恩、责任融入家庭。
加强疫情严重地区教师培训帮扶。各级教师培训资源向疫情严重省份予以倾斜,组织“国培计划”远程培训机构开放教师培训网络资源。发挥“国培计划”承担机构院校、名师名校长等作用,向疫情严重地区的学校主动输送优质线上课程资源。组织有关高校、教师发展机构等开放资源,为当地教师提供应对疫情急需的信息素养提升、心理疏导、卫生防疫等支援服务。
二、落实立德树人,服务基础改革发展需要
服务基础改革发展大局。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质量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决策部署,明确学前、义务、高中阶段教师培训重点,落实“五育并举”,切实提升教师立德树人的能力。
三、落实扶贫攻坚,提升贫困地区乡村教师素质
精准实施乡村教师培训扶贫攻坚行动。以“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为重点,实现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校园长培训全覆盖。加强民族地区教师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培训。各省(市、区)贫困地区乡村教师校长培训全覆盖任务完成情况将纳入“国培计划”项目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实施“一对一”对口帮扶培训项目。跨区域遴选高等学校、优质学校和研训机构,组建名师名校长引领团队,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学校,实施底部攻坚,精准帮扶,形成国家示范、地方跟进、以点带面的精准扶贫机制。
探索集成建设教师智能研修平台。联合移动互联网企业,打造教师移动学习终端。通过名师专题课堂、双师教学、远程协同教研等形式,推送优质教学资源,重点帮助乡村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四、落实分层分类,改进教师培训内容与方式
规范分层分类培训。聚焦不同发展阶段教师和乡村校园长应具备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示范引领各地按照培训指南要求,分层分类开展新教师入职培训、青年教师助力培训、骨干教师提升培训及教师培训者团队研修和校园长任职培训、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及专题培训。
完善培训内容方式。服务学生成长,突出育人主线,依据教师校长培训课程指导标准优化项目内容设计。重点围绕学科育德、学科知识体系、课堂学习指导与有效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家庭指导能力等方面完善培训课程设置。增加网络研修比重,推进教师校长自主选学,实施混合式研修。实行任务驱动教学,突出教师参与,强化教师实践,注重成果产出。
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按照《部关于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的意见》要求,依据整校推进实施指南,基于学校信息化设施设备基础条件和应用需要,构建“以校为本、基于课堂、应用驱动、注重创新、精准测评”教师信息素养发展新机制。分类设置管理者、培训团队、学科骨干教师项目,示范引领中小学校开展信息化教学校本研修。
建立骨干教师引领辐射机制。重视骨干教师在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发挥好名师名校长和国家级骨干教师带动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