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下美术教案5篇

时间:2023-07-10 作者:lcbkmm 教学文档

相信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之前,都会提前准备好教案,一篇优秀的教案,可以提高每位老师的教学质量,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学一年级下美术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学一年级下美术教案5篇

小学一年级下美术教案篇1

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教学目标:

1、根据学习任务收集、准备相应的工具、材料。

2、将收集、加工后的什物串起来,制作1-2件挂饰。

教学重、难点:

1、找到与众不同的材料来制作挂饰。

2、用与众不同的材料来制作挂饰。

教具学具:纸、纽扣、线等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阶段:

(一)欣赏交流

(1)看看,我今天的穿戴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戴了项链)

同学们也戴了项链、手链,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

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挂饰

(2)我还有几件要展示给大家:

(二)分析材料:你认为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小挂饰呢?

2、发展阶段:看看我做的与众不同的小挂饰(出示挂饰范作)

(一)分析范作造型:

(二)分析制作步骤:剪——穿——系

(三)启发想象,鼓励创作:看看你准备了哪些与众不同的材料?打算做一件什么样的小挂饰呢?

(四)作业要求:用线串联纸、纽扣等其他物品,做一件小挂饰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四、小结:

五、课后拓展:钥匙坠、手机饰品……这些小物件也可以称为小挂饰,你也试着做一件吧?

小学一年级下美术教案篇2

(一)认知:认识花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能综合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

(二)情感:感知、体验“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培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情感与合作意识,激发大胆发表、展示的勇气。

(三)能力:培养认识、发表、探究、创造、展示“花”的美的能力及综合利用各种材料、方法去创作、装饰、美化生活和美化自身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感知、探讨、理解花的自然美、艺术美、内在美,引发爱花之情和环保意识。综合探索运用各种媒材和多种表现手法进行“花”的平面或立体创作的方法,培养合作意识。

难点:探索运用各种材料、方法表现有创意的“美丽的花”。种媒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预备铃响后,上课前整顿纪律并审视学生学具准备情况。

(二)谈话导入

师: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自然变漂亮了,知道为什么吗?

生:因为树叶绿了,小燕子回来了,桃花开了,学校的山茶花也开了……

师:你喜欢花吗?为什么?

生:很喜欢。因为花很美……

师:花很美,如果到处都是鲜花多么好啊。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进入鲜花的世界――揭题《花的世界》

(三)观察、欣赏、感受

1、十大名花欣赏(课件展示,伴有音乐,逐一播放图片。)

你知道国花吗?知道它叫什么名字,长什么样吗?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2、提问:

(1)你最喜欢什么花?为什么?

(2)它是什么季节里开的?长得什么样子?有哪些颜色?

(3)能说说有关它的故事吗?

3、说一说

(1)你还知道哪些花卉?

(2)它的名字是什么?

(3)它长得什么样子?

(4)能说说有关它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的花,教师尽可能地展示。

4、应用欣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常常可以看见花。你从生活的什么地方能找到它?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点击课件

(四)拼一拼

同学们手中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几何图形,你能简单拼一拼,使它变成花吗?

(五)思考、探索

1、实例欣赏

师问:“除了拼,还能用什么方法把这些美丽的花留住呢?先来看看其他同学是怎样做的吧!”点击课件,和同学说一说,它们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出来的'?

2、小组讨论

(1)你带了什么材料?用你手中的材料能做出什么样的花?你打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花用什么材料做,什么形状?怎样做?叶子用什么做,怎样做?

(折)(扎)(剪)

(2)想一想,说一说,怎样做更好看?

(3)根据材料和方法的不同,分小组自由合作,然后办个小花展,装饰教室。让美丽的花永远开在我们的教室里。

(六)学生创作

教师巡回辅导解决学生作业过程中的问题,并及时展示优秀作业。

(七)小结

1、师生共同扮演蝴蝶角色飞入各组“小花圃”中赏析评价学生作品。让学生评出的鲜花,并说明为什么。

2、环保教育。

师:有的人看见好看的花就把它摘下来,他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

生:不对。花是大家的,要爱护公物,要美化城市,不要摘花……

小学一年级下美术教案篇3

1、初步认识人物的五官和表情特征。

2、通过对老师的观察、理解,用绘画的形式创造性地把他们的形象表现出来。

3、培养学生爱老师、敬老师的情感。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自己所喜欢老师的五官特征和神情

(教师)课件、录音、有关人物形象的图片、范作等

教学过程

1、聆听歌曲,述说故事。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等有关教师的歌曲或录像。

(2)让学生想一下最关心、最爱护自己的老师的形象,并说说有关的故事。

2、观察特征,进行表演。

(1)把课前观察到的老师的五官特征跟其他同学交流。

(2)观察老师的神情。教师演示开心、严肃、伤心等表情,让学生说说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这样的表情。

(3)表演有关老师故事的情景剧。

(4)师生一起评价。

3、欣赏作品,提供建议。

(1)播放一些关于老师的音乐或录像,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

(2)提供主题:对老师外貌特征的判断;对老师情感的表述;想象表现你心中理想的老师(三方面的主题任选其一)。

(3)建议:着重表现人物的五官和气质特征;想象老师在开心或严肃或伤心时的情景,并把它画下来。

(4)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着重在人物的表情特征、水彩画和水粉画技法等方面做指导)。

4、交流情感,收集故事。

(1)教师小结:教导学生要尊重老师、长辈和他们的劳动成果。

小学一年级下美术教案篇4

知识与技能:了解窗户的造型特点,并以窗口为画面取景框表现窗外的风景,掌握画面取舍和构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欣赏不同形状的窗口美景,强调取景的重要性,并通过取景框来取舍不同构图的同一处风景,领会画面构图、景物取舍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不同的窗户结构带给人们不同的美感和情趣,引发美化生活的情感和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美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不同的造型特点并表现窗外的风景。

难点:观察取景时,画面的主次关系及一定的概括表现。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提出问题:说到窗户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每天清晨当我们推开小窗,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窗外的美景,是否有过心旷神怡的感受呢?这就是窗子带给我们的奇妙感觉,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寻一下窗外的`美景。

(二)直观感知

1、提出问题:同学们见过生活中哪些形状的窗户?

学生思考,教师总结:圆形、方形、菱形、多边形……

2、展示不同造型的窗户,并且提出问题:窗子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窗子是由窗框、玻璃、窗格、窗帘等几部分组成。

(三)形式分析

1、展示教师拍摄的几组窗外风景的照片以及本身的风景照片,引导学生欣赏,对比分析两者有什么不同?通过窗户所展现的窗外景色有什么特点?具有哪些美感?小组讨论

学生交流探讨,教师总结:通过窗户所展现的美景是局部的美景,可以更好的突出主体物,达到引景的效果,像一幅画。所以在观察取景的时候,要进行取舍,琐碎和难于表现的可舍弃,应强调画面主次的安排。

2、学生回忆生活中见过哪些窗外的美景?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大家见到了不同季节、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色。

3、提出问题:假如让你来创作一幅表现窗外景色的作品,你想表现什么窗子、什么材料?表现什么样的窗外美景?

学生思考并回答。

(四)实践展评

1、作业要求:设计一扇

...
《小学一年级下美术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