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来了教案精选7篇

时间:2023-07-10 作者:lcbkmm 教学文档

在新阶段教学工作开始前,写好教案十分的重要,我们在制定教案时,要分析教学流程,从而准确判断,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春天来了教案精选7篇,感谢您的参阅。

春天来了教案精选7篇

春天来了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排除大小,排列方式等影响准确判断10以内物品的数量。

2、发展观察以及点数能力,体验数数的快乐,进一步感知春天特征。

活动准备:

ppt课件,一副春天的大画,春天里各种动植物的贴纸图片,数字宝宝贴纸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引入

1.数数来了几位小朋友,说说自己能数到多少。

二、观看幻灯片 数数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故事,故事里也有数数,我们一边看一边数吧。

1)春天来了,冰都融化了,看看谁来了?(小蝌蚪)数数有几只蝌蚪,(6只蝌蚪),它们要干什么去呢?(找妈妈)它碰到了谁?(小金鱼)有几条?(7条鱼)我们用数字7表示,这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不是),小蝌蚪很礼貌的跟小金鱼说了声再见。【出示幻灯片4.5】

2)小蝌蚪又游啊游,这次它们排了几个队伍?(两个队伍)这次小蝌蚪碰到了谁?(乌龟)乌龟有几只?(9只)用数字9表示,小乌龟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不是)小蝌蚪很礼貌的跟小金鱼说了声再见【出示幻灯片6.7】

3)小蝌蚪又游啊游,这次它们排了几个队伍?(三个队伍)这次小蝌蚪碰到了谁?(小鸭子)小鸭子有几只?(10只,11只....)

到底是几只,我们应该用什么办法数?可以先固定一只小鸭子,按顺序往下数,最后数出是10只鸭子。用数字10表示,小鸭子是小蝌蚪的妈妈吗?(不是)小蝌蚪很礼貌的跟小鸭子说了声再见【出示幻灯片8.9】

4)小蝌蚪又游啊游,变成了小青蛙长大了,找到了青蛙妈妈了,所以都很高兴。

总结:

我们来看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总共排了什么队形。

第一次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是排了什么队形的?(一横排)

第二次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是排了什么队形的?(两横排)

第三次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是排了什么队形的?(三横排)

第四次小蝌蚪找妈妈的时候,是排了什么队形的?(排了一个圆)

总共换了几次队形?(四次)小蝌蚪的数量有没有变化?(没有)

小蝌蚪们找妈妈找了这么久,青蛙妈妈干什么去了呢?

三、找春天

1.青蛙妈妈它去找春天了,它把找到的春天藏在了这副图里,你们在这幅图里发现了什么呢?(小花,池塘,风筝.....)【出示幻灯片15】

找出春天里的秘密,燕子、柳树、蝴蝶【出示幻灯片 16.17.18 .19.20】

2.我们把青蛙妈妈找到的春天的秘密都找出来了,你们说春天有什么秘密呢?(春天花开了,草绿了,燕子来了........)

四、动手操作

1.出示大画,找找春天里的秘密。

这里给小朋友准备了许多春天的图片,每人找一组你喜欢的,把它粘在这副画上,记住我的要求,给它排出各种不同的你喜欢的队形,并数一数它总共有多少个,来这边找到相应的数字朋友贴到它的旁边。

2.幼儿动手操作

3.共同观看小朋友们的操作结果,检查是否有错误。

春天来了教案篇2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嘀哩嘀哩》、《春晓》,演唱《小树快长高》、《郊游》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能用废旧物品自制沙锤等无固定音高的简易打击乐器。

3.认识“0”并能准确地拍击带有“0”的节奏。

4.能在学会歌曲后,跟着老师准确地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重点:

指导孩子富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郊游》。

教学难点:

按音高唱唱名。

教学方法:

综合音乐感教学法

教学用具:

cai课件、琴、打击乐器等。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聆听《嘀哩嘀哩》、《春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创设情景、聆听歌曲

1、(多媒体展示)古诗《春晓》在清新的音乐伴奏下徐徐展开,老师引导孩子齐声朗读。

2、教师导入:同学们都非常熟悉这首古诗,能告诉老师这首古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吗?孩子很自然地揭题--“春”

3、教师板书《春》,同时多媒体视频图象:“听,春雷响了,好多躲在洞穴里过冬的小动物也醒来了,纷纷跑出来跟我们打招呼呢,你希望哪些小动物最先出现在我们面前?”孩子根据自己的喜好说几个动物的名字(老师根据孩子所说相应点击画面)

4、你能模仿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动作或声音吗?(孩子模仿青蛙、蛇、小燕子、兔子……)

5、看到这么美的春天,小动物会说什么呢?如果你是小动物,你会对春天说一句什么呢?(孩子回答:a、好美呀b、春天的空气真新鲜c、我要去找小伙伴一起看看春天)

6、小动物睡了一个冬天,在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时候到处寻找春天,我们小朋友一起来帮助小动物找一找,好吗?

7、播放cai歌曲《滴哩滴哩》(要求:听一听,歌曲里的春天在大自然的哪个角落里?听完后用歌词来告诉老师)

8、第二遍播放cai

歌曲《滴哩滴哩》,你能用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歌词内容吗?

孩子听歌曲,随着音乐节奏自由表演

9、设计提问:a、春天在哪里呀?

(孩子回答:春天在青翠的山林里、春天在湖水的倒影里、春天在小朋友的眼睛里)

b、你眼睛里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孩子回答:桃花开了、柳树发芽了、小草绿了、燕子飞回来了……)

c、歌曲里小朋友眼睛里的春天又是什么样的呢?(这里有红花,这里有绿草,还有会唱歌的小黄鹂)

d、你能把这几句歌词唱一唱吗?(老师带孩子一边拍手一边演唱)

春天来了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的意境,感受初春大自然的变化。

2。能主动观察春天,探索春的秘密,将自己的发明编进散文里。

活动准备:

1、在散文活动中观察、发现早春来临。

2、选择园内一块较安静、植物丰富的场地。

3、“春天来了”的调查表。 活动过程:

1.欣赏散文。

教师有表情的朗诵散文第一段。

幼儿谈谈看到这些变化时心中的感觉。

完整欣赏散文。

2.走进春天。

幼儿自由在场地上寻找春天的细微变化,体验文学作品的意境。

幼儿交流自己的发现,并仿编散文的第二段。

活动二活动名称:春天的树林活动目标:鼓励幼儿用画面形象地表现出春天里树的特征。

能用遮挡的手法表现树的前后重叠关系。

活动准备:事先观察过树的特征。画报和纸等。

活动过程:

1.讨论:各种树的特征,(树枝、树干、树冠的特征)了解树前后之间的重叠关系。

2.幼儿绘画活动。

要求:能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画面,将观察到的树画下来。重点反映出不同树的不同形态。

难点:表现树的前后之间遮挡关系。

活动三活动名称:有趣的春天活动活动目标:

1. 交流、了解春天里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有参与活动的积极愿望。

2. 能认真倾听同伴的发言,学会协商制定活动计划。

活动准备: 调查表一份。

活动过程:

1. 交流调查结果。

2. 提问:你采访了谁?他们小时侯在春天里最喜欢干什么?

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表向大家介绍自己的采访结果。

将各种活动内容以图示表示出来。

2. 讨论:我们在春天里可以进行哪些有趣的活动。

幼儿分组讨论:在春天里,我最想参加哪些有趣的活动。

交流、了解春天里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有参与活动的积极愿望。

活动四活动名称:春天他们在看什么活动目标:

引导幼儿大胆地表现自己的设想并探索学习背面人的画法。

培养幼儿的观察、想像、表现和探索能力。

活动准备:背面娃娃一个,背景画两幅。

活动过程:

1.出示活动背面娃娃,引导幼儿观察背面人的形象,共同总结背面人的画法步骤,教师分步示范(头、身体、上肢、下肢)

2.请幼儿做模特,让幼儿观察比较背面人的异同?(发型、衣着、动作、高矮等)

3.启发幼儿想像:背面人在春天能看到什么?做什么?和谁在一起?手上拿什么?鼓励每个幼儿大胆

...
《春天来了教案精选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