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小班教案6篇

时间:2023-07-22 作者:Cold-blooded 教学文档

有创造性的教案是教师成长的宝贵经验之一,教师所写的教案是为了课堂内容服务的,所以实事求是很重要,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小小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小小班教案6篇

幼儿园小小班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能结合挂图故事来感受小白兔的聪明机智。

2、能够大胆想象敢于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做有礼貌的听众。

二、活动准备

挂图《聪明的小白兔》

三、活动过程

1、师幼谈话导入活动。

①、西瓜可以干什么呢?

②、除了吃它还可以用来做什么呢?

③、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张图片,图片里的小白兔用西瓜解决了很多的困难,让我们来看看他是怎么样用西瓜解决困难的。

2、教师逐幅出示挂图,启发幼儿想象并大胆表述故事情节。

①、你们看到图片上有什么?

②、大太阳下,小白兔怎么样?

③、这幅图中的小白兔用西瓜解决了什么问题?

3、出示挂图二提问:

①、吃完了西瓜,小白兔是怎么做的呢?

②、小白兔为什么要做一个西瓜帽呢?

③、教师总结:小白兔真会动脑筋,带上西瓜帽就凉快多了,他继续往前走,咦?小白兔为什么停下了脚步呢?

④、小白兔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呢?

4、教师出示挂图三:小白兔想了什么办法呢?

5、教师出示挂图四:

①、过了河的小白兔遇到了谁?

②、大灰狼想要做什么?

③、你有了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小白兔?

6、教师出示挂图五提问:小白兔有没有被大灰狼吃掉?他想了什么办法战胜大灰狼?请幼儿完整观察图片,感受小白兔的智慧?小白兔用西瓜解决了哪些困难?7、教师结合图片完整讲述故事。

8、教师总结:你喜欢故事里的小白兔吗?为什么?(因为他聪明机智??)

四、课后反思

教师在授课结束后可在语言区投放挂图和幼儿用书供幼儿讲述故事,也可以开展活动“西瓜的妙用”并鼓励幼儿将自己想法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

幼儿园小小班教案篇2

教学目标:

初步认识救护车的外形和功能。知道救护车是人类的好朋友,许多人的性命都是靠救护车挽救的。

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准备:

救护车图片

活动与指导:

1、请幼儿说说自己都认识什么车。

2、你们认识救护车吗?

3、请幼儿观察救护车图片。

4、你们说救护车是什么颜色的?

5、再说说救护车长的什么样?

6、你们知道救护车有什么用吗?

7、救护车和其它车不同,它是白颜色的,方形,它是用来救病人的。

8、救护车上方有鸣笛,如果有生命垂危的人就可以打开鸣笛,鸣笛一响,所有人都要给它让路。如果没有救护车,有些人会因为病情拖延而死。所以,救护车是人类的好朋友。

小百科:救护车司机受过专业培训,可以在繁忙的路段、夜里和坏天气里快速安全地驾驶。培训也包括救护车打滑控制和野外驾驶。速度固然重要,不过当车上运载着一名重病或重伤的患者,其他工作人员又在对他进行急救时,平稳行驶也是必需的。

幼儿园小小班教案篇3

大雨与小雨写好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对于带小班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只有写好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教学活动才能更好的进行。怎样才能写好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是我们幼儿园老师比较关心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小班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只有抓住孩子的特点,我们在写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时才知道写什么样的活动目标,有了目标就比较好写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了。

其次,写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活动一定要多样化,幼儿才能更好的参与。只要抓住要点,写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还是比较容易的。

音乐活动:大雨与小雨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会仔细听辨并感知歌曲《大雨与小雨》的强弱对比特点,教案《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2、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语言、动作或歌声等)表现对强弱力度的理解。活动准备:歌曲录音、相关ppt,各种自制乐器,幼儿有观察和聆听过大雨和小雨的情形及声音。

一.自然导入,复习歌曲《太阳喜欢》。今天的天气真正好,太阳公公咪咪笑,小朋友们拍手唱。我们来唱一首什么歌?《太阳喜欢》

二. 欣赏歌曲旋律,感受强弱不同。

1.这首太阳的歌曲真好听,我们的雨朋友也不甘示弱了!让我们一起来听一首雨的歌吧!仔细听,里面还藏有一个小秘密呢?

2.教师弹奏钢琴,请幼儿仔细倾听。

3.提问:你从这段旋律中找到雨朋友了吗?里面藏了一个什么秘密呢?(大雨和小雨)什么时候是大雨?什么时候是小雨?(声音响的是大雨,声音轻的是小雨)

三.欣赏ppt,进一步感受大雨和小雨的不同。

1.让我们来看一看你们找到的小秘密是不是大雨和小雨呢?

2.请幼儿欣赏ppt,进一步感知大雨和小雨的强弱不同。

幼儿园小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明白进餐时菜汤泼在桌子上或身上时的简单处理方法。

2、能根据图片大胆讲述画面资料。

活动准备:

故事《碗里的汤泼了》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引起幼儿兴趣,讨论:汤泼了怎样办?

教师:午餐时,大家都在吃饭,吃着吃着,玲玲突然叫了起来:"哎呀,不好了!我的'汤泼了"玲玲的汤泼到哪里了?(桌上)如果你的汤也泼在了桌上,你会怎样办?

了解正确的处理方法。

教师小结:吃饭时,汤泼在了桌子上,要赶紧把胳膊移开,以免汤把自己的衣服、袖子弄脏了,甚至烫伤了自己。

2、继续听故事,继续讨论:汤泼了怎样办?

教师:我们再来听听,这个小朋友的汤泼在哪里了?(汤顺着桌子往下流。)他该怎样办?"来听听这个小朋友是怎样做的?(让开流下来的汤,再请成人帮忙。)教师小结:汤泼在桌子上,又顺着桌子往下流,小朋友要立刻让开留下来的汤,以免汤把自己的衣服、裤子弄湿。然后,能够请成人帮忙处理泼下来的汤。

3、教师总结。

教师:有时,因为小朋友不留意把桌子上的汤弄泼了,当大家遇到这种事时,首先要让开泼下来的汤,然后再请成人帮忙。如果不让开,汤就会弄湿自己的衣服,甚至会烫伤自己。

幼儿园小小班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使幼儿知道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

2.学习制作颜色标记。

活动准备:

教具二色圆片6个(3个红片,3个绿片。),方格2个,彩色笔,制卡纸。学具第一、二组:人手1盘三色花片(3个红片,4个绿片,3个蓝片。),每人1个计算盒,彩色笔若干支,卡纸若干张,第三.组:人手l套图形片(见图二),每人1个计算盒,大小、形状、颜色标记物每人各6个,操作卡片2、3;第四组:人手l套塑料小动物(3种,数量分别为1,2,3。),每人点卡3张(数量分别为1,2,3。)、计算盒1个,操作卡片1l;第五组;人手1张实.物排序材料纸及实物卡片(4张,见图三。),操作卡片13。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 按颜色特征分类。

出示圆片,“这里有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出示二个方格,“这两间房子是片片的家,谁会把片片送回家?相同的片片要住在一起。一边送要一边说:什么片片我送你回家,什么片片和什么片片住在一起。”请个别幼儿在绒板上操作。“谁能说说这两伺房子里住的都是什么片片?”(红片片,绿片片。)

(2) 学习制作颜色标记。

想想给每间房子放一个什么样的标记来表示这里住的是什么片片?”指红片片、绿片片,“谁来做这个标记?”帮勘个别幼儿用红色笔、绿色笔在卡纸上涂色,(见图一)“这是什么标记?送给谁?表示什么意思?”

2.小组活动。

第一、二组,为花片做标记。

“把相同颜色的花片放在一起,看看是什么颜色的花片就做什么颜色的标记。一边送标记,一边要说:什么色花片,我送你什么色标记。”

第三组,送片片回家。

“把相同的片片放在一起,再为片片找标记,一边送标记一边说:什么色片片,我送你什么色标记。”

第四组,给动物送点卡。

“先把

...
《幼儿园小小班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