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提高自身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我们就要认真准备教案,通过我们写出的教案,就可以对我们的教学能力做出评估,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社会笋教案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社会笋教案篇1
我喜欢老师
一、活动目标
1、了解老师工作辛苦、关心爱护小朋友的特点。
2、能用语言表达对老师的热爱、尊敬之情。
3、喜欢自己的老师,有爱老师的情感。
二、活动重难点:能用语言表达对老师的喜爱之情。
三、活动准备:
1、认识相关的老师。
2、师生生活照片、老师制作的教玩具、幼儿自制的小礼物、幼儿用书。
四、活动过程:
(一)、 教师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画面并欣赏教师朗诵诗歌《老师的手》,引出话题。
(二)、 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想老师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是如何关心和照顾小朋友的,激发幼儿爱老师的情感。
1、你喜欢的老师是怎么样子的?
2、老师在幼儿园是怎样关心爱护你的?
3、老师教你学会了哪些本领?
(三)、幼儿观赏、交流师幼生活、学习的照片和老师制作的教玩具。
(四)、启发幼儿将自制的礼物赠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激和尊重。
师:老师关心爱护你们,教你们学本领,你们想对老师说句什么话呢?你们想用什么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呢?
五、活动总结:
教师总结幼儿今天的表现,表扬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表现积极的幼儿。让幼儿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感受到社会活动的快乐。同时,教师要照顾到那些在活动中比较安静的幼儿,使其也能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获得快乐,以培养他们对社会活动的兴趣。
小班社会笋教案篇2
社会活动:玩滑梯
活动目标;
1、 在集体活动中学会轮流和等待。
2、 形成同伴之间谦让的意识。
活动准备:
1、幼儿初步了解哪些是正确的行为,那些是不安全的行为。
2、 教学用图,《玩滑梯》
活动过程:
1、引出主题谈话:
“谁玩滑梯是正确的.?”
“谁玩滑梯是不安全的?”
“什么是轮流?大家一起来排队试试看。”
理解图片
3、 师生共同理解图片
活动评析:
玩是幼儿共有的特点,如何培养幼儿正确的玩法,是幼儿上了幼儿园基本要学的,要让幼儿在学习,玩耍的过程当中理解并掌握知识才是幼儿来幼儿园的目的,也同时激发幼儿喜欢上幼儿园的兴趣。
小班社会笋教案篇3
活动准备
爸爸妈妈的画像。
爸爸妈妈在家做事的录象。
收集爸爸的衬衫,帽子,打火机,皮带,手提包;妈妈的裙子,围巾,耳环,别针,手提包。
活动目标
学会区分爸爸妈妈的衣服,鞋子与用品。
模仿爸爸妈妈的活动,产生关注,亲近爸爸妈妈的情感。
活动过程
1、区分物品,说说这是谁的东西。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桌子上有好多东西啊,来看一看都有些什么?”孩子走到桌子前,自由地观看并边说“这里有~~~”在引导孩子观察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大胆说话的习惯。
2、说一说,认一认。
幼儿说,教师逐一展示物品,将物品一字排开,便于孩子观察。
3、说说:你看见谁用这些东西的?为什么要用?
幼儿:“我看见爸爸带领带,因为要上班。”幼儿:“我看见妈妈带项链,很好看。”幼儿:“我看见舅舅用打火机的。”在这里,教师可引导孩子,除了想到爸爸妈妈,还可以想到爷爷奶奶等其他人。
4、区分物品。
教师:“小朋友你们真聪明,其实这些东西都是爸爸妈妈用的,你们知道哪些是爸爸用的,哪些是妈妈用的吗?请你来送一送吧。”请幼儿一件件地将物品送到爸爸妈妈的画像面前。教师:“送的时候,你还要告诉爸爸妈妈,你送给他的是什么哦。”幼儿送完之后,大家一起讨论,送的对不对。
5、学一学。
请幼儿选择一样物品,来装扮成爸爸妈妈,模仿一下走路等活动。让孩子体验一下,扮演爸爸妈妈的乐趣。教师:“你们在想一想,爸爸妈妈在家还做些什么事情?你喜欢他们在家里做些什么事情。”请幼儿观看录象,说一说录象里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引起幼儿对爸爸妈妈的关注。结束本课。
小班社会笋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以及火把节的由来。
2.综合发展幼儿钻、爬、跨跳、平衡、纵跳的能力。
3.萌发幼儿爱家乡爱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布置活动场地:低矮灌木林,几座独木桥,竹排,害虫阵(将纸折的害虫挂在绳子上)。
2.请三名大班幼儿扮演彝族娃娃。
活动过程
一、教师扮演彝族姑娘,邀请幼儿到彝乡过火把节
1.师:我是某某村的彝族姑娘,今天邀请小朋友到我们彝乡去做客。
2.带领幼儿做开汽车状,走进布置好的场景中,边走边做准备活动。
3.对话交流对火把节的认识和了解。
师:今天请大家来做客是因为我们彝族人民传统的盛大节日――火把节到了。小朋友参加过火把节吗?彝族人民是怎样过火把节的?彝族人为什么要过火把节?(幼儿先自由讨论,教师再讲述故事,让幼儿知道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是彝族的传统节日火把节,节日期间要举行庆祝战胜凶神、消灭害虫的活动。)
二、幼儿参加火把节庆祝活动
1.彝族姑娘介绍游戏名称,讲解玩法,并请三名彝族娃娃分别示范游戏的基本动作:
(1)过低矮灌木丛:钻爬;(2)过独木桥:走平衡木,练习平衡;(3)跳竹排:练习单双脚跳。
2.幼儿自由选择活动项目,与彝族娃娃共同庆祝火把节。彝族姑娘分别参与、观察、指导各组的活动。
3.捕捉害虫:请幼儿帮彝族人民捕捉害虫。(练习纵跳)
4.彝族姑娘与幼儿一起点燃火把,烧死害虫。(提醒幼儿平时不能玩火)
5.在彝族姑娘的带领下,幼儿围成圆圈,在彝族音乐的伴奏下,跳彝族舞蹈庆祝胜利,庆祝丰收。
附:火把节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玉皇大帝不满人间比天上好,就派了个凶神到人间来危害人类。老百姓齐心协力杀死了凶神。玉皇大帝一怒之下,撒下天虫千千万万,想吃绝庄稼,饿死人类。彝族人聚集在各个山头上,决定举火把,烧天虫。于是,男女老幼人人手举火把,三天三夜在田间绕行,火把不歇,火种不灭,烧死了成千上万的天虫,保住了庄稼。可是还有一部分未烧死的天虫,钻到地下,第二年又钻出来吃庄稼。这样,害虫烧不完,火把举不尽,一年一年传下来,就形成了火把节。现在,火把节已成为彝族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人们以点火把、燃火,载歌载舞的方式来纪念驱逐虫害的祖先,并预祝来年丰收。
小班社会笋教案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我园是一所农村园所,农村有多处可见小溪、小河,还有著名的汶河,就在我园的附近。幼儿喜欢在水中嬉戏、游玩,每天有多次接触到水。比如:洗手、刷牙等。但是,我发现幼儿对水的认识是肤浅的,并不知道它的变化与性质,没有节约用水及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根据以上分析我设计了此活动,并制定了以下目标。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及水的用途。
2、萌发幼儿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水的有关性质及水的用途。
教学难点:发展幼儿的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实验用的小瓶、杯子、颜料、可乐、醋、透明的塑料细软管。
被污染水的挂图。
活动过程
1、引题:
(1)师:你口渴的时候,首先想到了什么?
(2)你手脏的时候怎么办?
(3)你见过什么地方有水?
2、实验、示范:
(1)小瓶里放入颜料,让幼儿观察。
(2)杯子里分别放入醋、水、可乐让幼儿闻一闻,品尝一下。
(3)盆子里的水倒入杯子里。
3、幼儿分组实验,得出结论:
(1)水是流动的
(2)水是没有颜色的
(3)水是透明的
(4)水是无味的
4、师:你们知道水有哪些用途?
幼儿讨论总结
(1)日常生活中用水
(2)生产建设中的用水
(3)动植物的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