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7篇

时间:2023-07-29 作者:tddiction 教学文档

为了让学生们有个好的学习氛围,一定要将教案制定好,不能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实施的教案是没有价值的,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7篇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能自己整理这一阶段(三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解决与周长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促进学生在数学情感和态度方面的健康发展,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5.在活动交流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材分析〗

本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师组织学生回忆这三个单元的所学内容,包括对知识的整理、复习和运用。我的设计思想,首先是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本段的大概内容,并且要举出自己身边的相应的数学问题,这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以致用意识的养成,即“小小设计家”;其次,在班内作集体讨论与交流,给学生以自我展示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将课堂变成他们共同创造和分享新问题、新发现、新体验的课堂,把枯燥无味的练习课变成富有竞争气氛的数学活动,即“小小记者会”;最后,再回归到“我的成长足迹”上,引导学生作学习小总结,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掌握的方法、经验的积累等,即引导学生对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这样,90%的课堂就交给了学生自己操作。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们学校是一所镇中心小学,有15个教学班700多名学生,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京博集团的支持下,在师资建设、教学环境等方面逐步走向规范化。京博希望小学虽然是一所乡镇小学,但却有着优秀的教学设施:整齐的教学楼、优雅的教学环境;配备有微机室、音乐室、舞蹈室、大实验室、图书室、仪器室、体育器材室、音乐器材室等专门教室;30多位教师人手一台微机;各教室网络在进一步建设当中。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来自邻镇的村庄(一小部分来自镇直单位),除了周三和周六,他们都像一个个身着蓝白相间校服的小天使,热情大方,装扮得非常美。特别是三年级的这一批幸运儿,他们与课改一起悄悄长大,喜欢把自己带入到数学问题之中,自己去探索、去操作、去讨论、去解决,可谓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县教研室的领导来我校听课,给他们的评价是:他们当中的很大一部分,已经具有六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已经可以在脑子中一连串地想出六步过程的数学问题结果。

?教学设计〗

(一) 观察图画,引出课题

师:(出示图1)

同学们,看到这个画面,你们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小朋友放学回家了。

生2:我想到了狗熊掰棒子。

生3:不是,狗熊什么也没留下,而这是老师提醒我们该总结这么长时间学到了什么了!

小记者:请问李红娇同学,你能向大家说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吗?

生:我想我们走过之后都会留下一串脚印,那么我们每天都在学习,脑子里也会留下一串“脚印”,况且我们又要学习“整理与复习”了,这是老师用了打比方的方法。

(老师与学生一块为李红娇的回答喝彩鼓掌)

师:你们真是老师肚子里的小蛔虫,老师的心思一下子就被你们猜透了。这一节课,我们就一块来把这一段时间学习的`东西做一下整理与复习。(板书)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会根据两个骰面上的点数写出相应的合成式.

2、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大骰子两个;小骰子,笔,记录纸,五角星若干。

活动流程:

一看骰子

1、小朋友看一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东西?(小骰子)在哪里看到

2、我们一起来看看骰子由几个面组成?每个面上的圆点都一样吗?(每人一个)

二玩骰子

1、老师拿出一个大骰子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几点?是怎么看的?

2、老师把两个大骰子一起轻轻的掷在地上请小朋友看看是多少点?(是把两个骰面上的圆点合在一起数出来)

3、老师示范写出合成式。并告诉幼儿几和几合在一起是多少。

4、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象刚才老师一样掷骰子并写出合成式

5、老师交代操作要求后幼儿进行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操作要求:两个人一组,其中一个小朋友把两个小骰子拿在手上,然后轻轻的掷在桌子上,请另一个小朋友写出合成式。掷骰子的小朋友检查他写得是否正确,正确的话就奖一颗五角星。然后换一个人掷骰子,继续操作。)

6、请小朋友把他们的记录纸拿上来,老师把它贴在黑板上看看谁奖到的五角星最多。

三游戏:掷骰抱团

老师掷大骰子,小朋友根据骰面上的点数几个人手拉手站在一起。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篇3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1.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堂上应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本教案首先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情境,然后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空间,让学生根据情境中的信息自主提出问题,并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解题方法,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为较好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2.鼓励算法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把“鼓励算法多样化”作为第一学段的教学建议之一,但多样化之后的重要环节是“重视算法的优化”,因此,本教案让学生在交流、比较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口算过程,在倾听他人的想法的过程中发现最优方法,这样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算理,完善并掌握算法,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你们爱吃水果吗?(爱吃)

师:看,老师这里有三种水果,分别是草莓、橙子和苹果,在水果盛装的过程中还有好多学问呢,你们想了解吗?(想)

2.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了一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那么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数又该如何口算呢?今天我们就进一步来学习口算乘法。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于是在上课开始,以同学们爱吃的水果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在学生兴奋的'状态下导入新课。

⊙开放探究,得出结论

一、教学例1。

1.观察情境图,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找出图中提供的数学信息。(每筐装15盒草莓,一位阿姨买3筐)

(2)鼓励学生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组织学生组内交流,发表自己的想法)

(3)引出例题中的问题:3筐草莓有多少盒?

2.探究口算方法,明确算理。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并列式。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15×3)

(2)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这样列式的理由。

(因为每筐装15盒草莓,一位阿姨买3筐,就是买3个15盒草莓,也就是求3个15是多少,所以列式为15×3)

(3)讨论、交流15×3的口算方法。

[把每筐草莓分成2份,一份是10盒,另一份是5盒,买3筐就是买3个10盒和3个5盒,先算3个10盒是10×3=30(盒),再算3个5盒是5×3=15(盒),最后把两次口算的结果加起来,30+15=45(盒)]

3.拓展延伸。

(1)出示题目:150×3=?

(2)思考口算方法,汇报交流。

(口算150×3时,先算15×3=45,再在45的末尾添上一个0)

(3)观察、对比,交流算式的不同之处。

(15×3与150×3进行比较,是把第一个乘数15扩大到原来的10倍,第二个乘数没有变化)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

...
《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