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模板语文11篇

时间:2022-05-16 作者:Fallinlove 教学文档

通过准备好教学设计,能够更好地依照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分析,凭借计划好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有合理调整。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教学设计模板语文11篇,供大家参考。

教学设计模板语文11篇

教学设计模板语文1

教学目标

1、通过“我的发现”的教学,使学生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变换顺序前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同。

2、通过“日积月累”中“读读认认”、“我会填”的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规律认识8个字,能准确地运用词语。

3、教学“我会读”,使学生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题开展口语交际,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5、通过“展示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展示。

课前准备

1、课件、实物投影仪。

2、词语卡片。

3、制作材料、奖章。

教学设计

一、我的发现

1、游戏导入。

师:我们先来比一比,谁的脑子最灵活,老师说一个词,请同学们把它倒着说出来。如:“好人——人好”,“新春到——到春新”等。书中也有几组类似的词语,大家看看,你发现什么了?

2、学生自读。

3、同桌交流。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并认读词语、正音。

4、拓展练习。联系生活实际,再说几组类似的词语和生活中有趣的运用。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①课件出示两个熟悉的字,如“月”“夫”,学生认读。教师演示两字合并组成新字。

②学生自读课本,拼读生字,同桌互相正音,并想想两个熟字与新字的联系。

③出示生字,请学生谈自己的发现,并当“小老师”领读,试组其他新词。

④举出几个从课外学到的类似的字,介绍给大家。

2、我会填

①学生自读两组意思相近的词。

②小组讨论,试着把每组的两个词填入句中,看哪个词更准确一些。

③教师组织学生交流、订正,并读句子。

④试说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的词语和句子。

3、我会读

①自读小故事,同桌互相正音。

②小组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个故事。

③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

④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鲁班是怎样造伞的?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你还有什么问题?

⑤拓展:再谈谈鲁班的其他发明及趣事。

三、口语交际

1、作品创作。

用准备好的材料做自己喜爱的小制作,可以合作。(可布置在课前制作)

2、作品展示。

将教室布置成展览馆形式,学生自由欣赏、品评作品。

3、交流心得。

学生就座,主持人请大家畅谈观感。学生个别发言,谈自己观看作品的感受,并现场提问,请制作者谈创作灵感的产生、创作过程、创作中的趣事和困难等等。其他同学可作提问、补充,共同交流。

4、评选“最佳创意奖”“最佳创作奖”“最佳主持人”“最佳口才奖”等。

5、颁发奖章。

四、展示台

1、小组展示自己收集的邮票,介绍其内容。

2、小组推荐新颖的邮票在班上展示,并做有关介绍。

3、通过出示条幅、书法作品、雕刻作品等展示用来当自己“座右铭”的名言、谚语等,并说明喜欢它们的原因。

4、教师与学生一起介绍其他有意义的课外学习内容,鼓励学生拓宽展示内容,从多方面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教学设计模板语文2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洪水、暴雨、猛涨、懒惰、平稳、协调有序、理所当然”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场景中体会到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课前准备:

自制PPT、各色粉笔。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山村美景图)师:同学们请看,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有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河。但每想起家乡,作者刘章爷爷觉得最美的,还是家乡的搭石。(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引导质疑。

请同学们读一下课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有什么疑问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2.交流展示:请学生把自己最喜欢、读得最好的读给大家听。教师相机检测并指导。

3.勾画批注:把你认为能回答同学们刚才的疑问的地方做上标记,还可以写下批注。

三.紧扣质疑,解决疑问。

1.回忆质疑。预设:什么是搭石?没有搭石,人们会怎样过小溪?搭石有什么用?选搭石、摆搭石有什么要求?……

2.抽生自主选疑释疑。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指导“暴”、“猛”的书写。

四.作业设计:

1.听写词语:山洪暴发 溪水猛涨 裤子 暴雨 凶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感知美

1.(点击课件:配乐出示一幅幅乡村美景图。)

2、教师深情讲解:

同学们,还记得那一块块搭石吗?(板书课题)作者刘章爷爷离开家乡已多年,是什么让他对家乡的搭石情有独钟、念念不忘呢?(教师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勾勒搭石图)

二.初步感知——寻找美

1.师:这些小小的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走进它,睁大双眼去发现美,欣赏美。

2.细读课文。要求: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你从文中哪里感受到了美?感受到了什么美?

三.品读体味——欣赏美

师:搭石,构成了家乡一道亮丽的风景。让我们一起来走近搭石。

1.抽生交流:你从文中哪里感受到了美?感受到了什么美?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相机板书:为他人着想美、声音美、画面美、谦让美、尊老美……

3.重点感悟:一行人走搭石的音乐美、动作美、画面美。

(1)学生朗读相关语句,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教师随机板书。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人影绰绰”的意思。

(3)教师配乐范读,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4)抽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5)抽生配乐朗读。全班配乐朗读。

4.感悟、想象: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理所当然的事。

(1)交流自己感受到的美。

(2)问:什么叫“理所当然”?文中人们把什么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3)拓展想象:你觉得在刘章爷爷的家乡还有什么事也会被人们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5.随机指导各种形式的朗读,以求达到品品读读、以读促悟的效果。

6.学习中心段(最后一段)。

师:这一排排搭石,它们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么多的美,所以刘章爷爷对它们念念不忘,所以作者深情地说——(学生接读最后一自然段)

(1)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搭石和乡亲们有什么联系?

引导学生体会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出的精神。

四.走向生活——发现美

1.师:是啊!美无处不在,有看得见的美,

...
《教学设计模板语文11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