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小学数学教案8篇

时间:2023-08-02 作者:Animai 教学文档

教案对于教师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教案是提升教学质量最关键的地方,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加法小学数学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加法小学数学教案8篇

加法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计算解决问题,培养数学应用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直观演示,感知加法的含义

谈话:马老师家有棵橘子树,长着好多橘子,可甜了。今天,我带了一些来送给小朋友,喜欢吗?

出示5盘橘子,5个盘子里的橘子数分别是1、1、2、2、3。

谈话:老师想把其中的2盘送给我们班的小朋友,猜猜看,老师会送给我们班小朋友几个橘子?

生1:我想可能会送第一盘和第二盘,一共是2个橘子。

生2:我想可能会送第四盘和第五盘,一共是5个橘子。

指出:把第一盘和第二盘的橘子合起来,可以用加法算,列式为1+1=2;

把第四盘和第五盘的橘子合起来,也要用加法算,列式为2+3=5。

介绍:加号及加法算式的读法。

提问:如果送第一盘和第三盘,一共是几个橘子?算式怎么列?

如果送第三盘和第四盘呢?

小结:要知道两个数合起来一共是多少,要用加法算。

[说明:从生活中的一个普通问题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亲切而自然,不仅能使学生体会加法的含义,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有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打开学生的思维。]

二、看图计算,初步应用

1.“想想做做”第1题。

(1)观察画面——鸡妈妈一家。

提问:图上有几只母鸡,几只小鸡?一共有几只鸡?算式怎么列?

(2)观察画面——小兔一家,青蛙一家。

先指名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再提出要求:小兔一共有多少只,该怎样列算式?青蛙一共有多少只,该怎样列算式?

2.“想想做做”第4题。

要求先按顺序观察三幅图,再在小组里说说每幅图的意思,最后让学生把图下的算式填完整,并进行交流。

[说明:让学生充分地表达看到的画面情景,并适时提出数学问题,进而列式计算,有利于学生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联系生活,丰富对加法的认识

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如,我有2枝铅笔,又买来1枝,一共有3枝铅笔;(2+1=3)

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了2只,一共有5只小鸟;(3+2=5)

一年级有2个班级,二年级有2个班级,一共有4个班级;(2+2=4)

……

[说明: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提取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积极性,丰富了学生对加法的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独立计算,巩固认识

1.“想想做做”第2题。

要求先看清算式,画一画,最后列出算式。

2.“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写得数,再组织交流。

3.“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先连一连,再交流。

4.“想想做做”第6题。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

加法小学数学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初步掌握得数是6、7的加法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和是6、7的加法。

2、使学生从小朋友参加植树活动的情境中知道根据一幅图能列出两道加法算式,体会两道相应的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培养初步的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3、培养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渗透简单的函数思想。

教学重点:

由一图列出两式,并能正确、合理的计算出两式结果。

教学难点:

根据一副图写两个算式。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光盘、4个红菜椒、3个绿菜椒、。 学生:1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奠定基础

2+2=

3+2=

5+0=

1+4=

3+3=

2+4=

2+4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二、运用情境,探索交流

(一)创设情境

在植树节里,植树小队的小朋友出发了,你们瞧!(教师出示图)。

1、观察一下,你看到了什么?

(原来有5个小朋友去植树,又来了1个小朋友。)

2、师:你观察的可真仔细。根据这个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3、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加法)

(二)学习5+1和1+5

1、师:好,你怎么列式回答的?(5+1=6)

这里的5表示什么意思?(原来有5个小朋友);1表示什么意思?(后来来的一个);那6呢?(一共有6个小朋友)。

师:我们知道了每个数字的意思,那谁能合起来说说这个算式所表示的意思呢?

(原来的5个小朋友和后来的1个小朋友合起来就是6个小朋友。)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呀,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图,你会算5+1=6吗?(注意:加法与合成有关)

(5和1可以合成6。)

师,你们可真会算。5个小朋友和1个小朋友,求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可以列成算式5+1=6,

2、师:那么,根据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吗?(1+5=6)

加法小学数学教案篇3

一、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法的口算和笔算。

教学过

一、复习

1、出示准备题,用竖式计算。

345+159 1328-579 426+98 2307-296

(全班练习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2、口算 口算练习(1)

二、新授

1、揭示课题

2、教学例1。

(1)读题由学生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2)板书算式2.83+1.57

①2.87元和1.57元各是几角几分? ②竖式怎么列? 为什么?(相同数位对齐.)

(3)师生一起计算出结果。

(4)说一说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小数加法怎样计算?

3、学习例2 计算。 15.64-3.9

(1)全体学生试做。

(2)集体评议。评议之后说说小数减法和整数减法有什么相同之处。列竖式要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

4、试一试 10.84+2.6 3.05-2.85

5、请学生观察例1和例2,大家来归纳小数加法的笔算方法。然后填在书上。

6、练一练

书上第2页 1、4、5

7、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三、作业

书上第2页练一练 第2、3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加减法的珠算( p.3,例3、例4)

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珠算小数加减法,并能正确进行珠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3+0.4 1.5+0.5 2.4+1.2 4.5-0.9 5.3-4.8 8+2.5

2、笔算(计算之后说说笔算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7.65+2.13 3.14-2.09 0.96+4.68 8-7.56

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用珠算计算,做好之后说说整数加减法的珠算方法)。

2、出示例3 用珠算计算。8.76+4.03

(1)由全班学生用珠算计算.

(2)计算之后,说说小数加法的珠算方法。

3、出示例4 用珠算计算。 5.6-0.85

(用同样的方法让学生来解决此例题。)

4、小结

(1)讲解珠算小数加减法的拨珠方法。

(2)请学生填好书上第3页的内容,并读一遍。

5、练习

(1)试一试 26.75+3.4 25.72-9.8

(2)书上第4页2、4。

三、布置作业

p.4 1、3

加法小学数学教案篇4

单元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知识,是生活数学的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心算。因此

...
《加法小学数学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