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教案时,一点定要克服形式主义,优秀的教案可以使我们的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哦,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谁轻谁重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谁轻谁重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出比较物体轻重的方法,并能用语言清楚地表达出物体的轻重关系。
2、能根据三个物体在天平上的轻重关系示意图进行简单的推理,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苹果、桔子、黑布林、剪刀 、橡皮、胶水 ,天平称一台,记录表等。
2.操作材料若干。
3:ppt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1、情景导入: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客人,它们是喜羊羊和美羊羊,大家欢迎。喜羊羊好,美羊羊好。可是今天它们为了一件事吵得不开心,喜羊羊说它带来的东西重,美羊羊说它带来的东西重。
2、提问:出示一个橘子和一个黑布林,请幼儿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知道谁轻谁重。(大的重,小的轻。用手掂一掂,用称来称一称。)
二、比较轻重,理解关系
1、认识天平:小朋友们说的都很好,老师也想到了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既准确又省事。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方法好不好?(出示天平)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仪器吗?这个仪器的名字叫天平,它可以测得某一物体的重量。可以比较物体的重量。
2、用天平进行秤橘子和黑布林,得出橘子重,黑布林轻。
3、美羊羊很不服气的取走了黑布林又拿出了一个苹果放到了天平上。
提问:让我们再来称下看看哪个重些。我们看见苹果那边往下沉,所以我们通过天平称得苹果重些。所以苹果比橘子要重。
4、提问:现在小朋友们说说这三个水果哪个最重呢?
5、小结:苹果最重,黑布林最轻。
6、师:刚才喜羊羊和美羊羊比赛谁的水果重。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在我们的教室里找些东西出来也比比看哪个重,哪个轻,并把结果记录下来好吗?师出示剪刀和橡皮。
(1)小朋友们你们来猜猜看哪个重些,哪个轻些?让我们用天平来称称看
(2)师:通过天平称得剪刀比橡皮重。(记录在重的后面打勾)
(3)师:取走橡皮,再出示胶水。让我们看看胶水和剪刀哪个重呢?
(4)幼:胶水比剪刀重。(记录在重的后面打勾)
(5)师:剪刀、橡皮、胶水,三个东西哪个最重呢?(记录在重的后面打勾)
7、总结:三个物体进行比较轻重时,先进行两者之间比较轻重,然后再拿重的物品和另一个物体进行比较。小朋友们你们记住了吗?
8、讨论:下面老师要来考考大家了,老师准备了一些积木和铁,请小朋友们来帮我称一下哪个重哪个轻好吗?
9、请一位幼儿到前面演示,先各放一块积木和铁在天平的两端。发现铁的一端重些,老师指导要怎样就能使两端一样重呢?在积木的一端不停的加积木,到两端平衡为止。
10、总结:看了积木和铁的称重,我们发现体积大的物体不一定就重,体积小的物体不一定就轻。
三、作业练习、小结讲评
1、讲解作业练习上的要求。
2、组织小朋友进行作业练习。
3、进行作业讲评4、生活中比较轻重的例子很多,我们可以用看一看、掂一掂、称一称的方法来进行比较。星期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在我们身边找一些自己喜欢的物体比比轻重,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好吗?
谁轻谁重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比较动物的轻、重,理解动物之间的重量关系。
2、能用语言完整表述结果。初步会推断出相互比较的结果。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4、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猫、大狗、胖猪等图片若干张,跷跷板图三幅,《幼儿画册》
活动过程:
1、出示动物图片,引出活动。
师:"有一天,小猫、大狗和胖猪碰到了一起,它们三个想玩跷跷板的游戏,可是跷跷板怎么也跷不起来。咦?你们平时是怎么玩跷跷板的呀?总结:原来跷跷板是跟重量有关系的,重的沉下去,轻的翘上来。
2、师:你们要不要来帮帮它们啊,看看到底谁轻谁重!
3、(请幼儿操作)先来看看小猫和大狗玩跷跷板,谁会沉下去,谁会翘上来呢?那么谁轻谁重呢?谁来把话说完整:谁比谁轻,谁比谁重。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小猫比大狗轻,大狗比小猫重。
4、说的真完整,现在大狗和胖猪来玩跷跷板了,谁会沉下去,谁会翘上来呢?为什么?那么谁轻谁重呢?谁来把话说完整:谁比谁轻,谁比谁重。一起说,大狗比胖猪轻,胖猪比大狗重。
5、师:"我们比较了胖猪与大狗,大狗与小猫的重量,那我们还不知道胖猪与小猫谁重谁轻呢?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哪个小朋友上来试一试,他贴的对不对?对就给他拍拍手表扬他一下。你怎么知道的呢?引导幼儿说完整:小猫比大狗轻,大狗比胖猪轻,所以小猫比胖猪轻。
6、师:"我们比较了胖猪大狗小猫的重量,我们要看一看这里谁是最重的,谁是最轻的?"
二、感受三种小动物之间的数量关系。
假如1头胖猪=2只大狗的重量,1只大狗=2只小猫的重量,那么1头胖猪=几只猫的重量呢?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1只胖猪到底等于几只小猫的重量呢?(摆图片)
三、做《幼儿画册》练习
1、教师发放《幼儿画册》,向小朋友们介绍做题方法。
2、让小朋友们用笔将图片中重的物体画上圈。
3、通过看图。让小朋友比较幼儿画册中的三类物体,在最重的物体后面画对号,在最轻的物体后面画圈,不重不轻的物体后面什么也不画。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帮助小动物们比较了谁重谁轻,我们回家以后自己找些物体来比较,然后明天来幼儿园告诉老师好不好?"
五、教学反思:
活动中我利用课件让幼儿比较轻与重,孩子们看到具象的东西就能马上反应出谁轻谁重。但是问他们为什么时,有很多小朋友回答说因为xx比yy大所以xx比yy重。我紧接着就举了一个气球(体积大)和一把钥匙(体积小)的例子来反驳他们的想法,大部分孩子马上理解了,知道自己原先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我再提问时就没有以体积大小来判断的情况了,而且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述出:猫比狗轻,狗比猫重;胖猪比狗重,狗比胖猪轻,从而得出结论:猫比狗轻,狗比猪轻,所以猫比猪轻。
但是在幼儿自己操作的过程中,有很多幼儿不能独立完成,需要教师在旁指导才能写出正确答案,对于三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容易混淆。在以后的活动中需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谁轻谁重教案篇3
活动名称:谁轻谁重
活动目标:
1、比较2―3样物体的轻重。
2、感受物体的'轻重关系。
活动准备:
1、自制天平一个。
2、幼儿操作用的不同大小、颜色的塑料图形片若干,与图形片一样大小、形状的橡皮泥若干。
活动过程:
一、比较两组物体的轻重估计幼儿利用各种感官比较两组物体,用眼睛看,用手掂一掂等方法估计两组物体的轻重。
二、我们来检验
1、教师将两张图形片挂在左边,右边挂一张图形片,引导幼儿观察哪边中,哪边轻。为什么?
2、教师用天平轮流称不同大小的塑料图形片和橡皮泥(做成与图形片相仿的形状和大小),发现图形片与橡皮泥在大小、形状相仿,数量一样时,轻重却明显不一样。
3、在天平上验证自己估计的两组物体的轻重是否正确。
4、引导幼儿幼儿思考:要使轻的一端变重或重的一端变轻,有什么办法?
谁轻谁重教案篇4
教学意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越来越喜欢摆弄和操作,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分类、测量、判断等活动,尤其对周围生活中各类不同物品的轻重感兴趣,喜欢尝试比较,发现其差异。《谁轻谁重》是大班的数学活动。意在让幼儿通过不同的自然测量方法了解物体的轻重并且能够正确的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从而感知物体之间的轻重关系。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并在探索中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验证问题。使幼儿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目标:
1、通过目测、体验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