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学会制定教案是分关键,我们都知道教案是帮助活跃课堂的重要工具,对于它的制定你应该也有自己的想法吧,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古诗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古诗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篇1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一年级
科目:音乐
2、课时:1课时
3、教学准备:鹅图画、打击乐器、碟片
二、教学课题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根据古诗词创作的歌曲《咏鹅》,体味中国古诗词的韵味。
2、明确休止符的用法,感受四二拍的强弱。
3、能用中速稍慢的速度演唱歌曲,能用小乐器为歌曲伴奏。
过程与方法:
1、激发兴趣,已达到诗歌和音乐的结合。
2、用小乐器、身边发生的东西为歌曲伴奏,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音乐。
3、通过律动、表演来感受音乐形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乐曲中描绘的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体会歌曲中鹅的音乐形象──悠闲自在。
教学难点:休止符的用法,并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来表现音乐情绪。
三、教材分析
?咏鹅》是花城版走进音乐世界一年级下册第八课《读读、唱唱》的第二课,本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古诗词内容。作曲者运用古曲“关山月”的韵律为古诗《咏鹅》配音乐,歌曲是四二拍,音域控制在六度以
内,没有大的跳进,曲调简单、清新、优美,琅琅上口,让学生在听觉、视觉的欣赏中加以朗诵、吟唱,使之感受到《咏鹅》这首歌中那特有的华夏情韵、栩栩如画的美境、天真活泼的童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及策略: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集中注意力学习的时间不是很长,因此课堂不能太死板,应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启发和诱导,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方法
朗诵法、欣赏法、教唱法、聆听法、吟唱法、表演法
五、教学过程:
以情感为纽带,组织教学
1.学生随音乐《幸福拍手歌》起立,跟老师做律动。
2.师生唱歌问好,快乐的音乐四十分钟开始。
激趣导入,新歌学唱
(一)导入歌曲
1、出示美丽的鹅图画。
师:图上画的是什么动物,你们见过吗?说一说你看到它的样子吧。同学看了图你们还会想起哪一首古诗来呢?谁能来告诉老师?
2、齐读古诗《咏鹅》。
3、出示歌谱。
师:老师朗诵诗词,学生听一听老师朗诵的有什么不同?师相机讲解四分休止符在音乐中的作用,并用手势帮助理解。(板书:四分休止符)
4、根据讲解,学生再次朗读歌词。
(二)学唱歌曲。
1、播放音乐视频,学生听歌曲,谈感受。
师:请学生认真听听,说一说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教唱歌曲。
(1)、师教唱歌词,学生学唱,并用手势表示四分休止符。
(2)、再教唱,将四分休止符记在心里,自动空拍。
(3)、师根据学生唱的不足的地方作为重点再教唱。
|| 曲 项 向 天 歌 。|
|| 鹅, 鹅, 鹅 。|
(4)、师生齐唱后,学生再齐唱。
(三)、巩固学习。
1、师生接力唱(2遍)。
2.播放音乐,拍手拍腿唱。(讲解拍的轻重)
3、两人合作拍手唱。
4、播放音乐,学生上台用打击乐器伴奏,其余学生拍手拍腿伴奏。
5、拿身边可以发出声音的东西一边为歌曲伴奏,一边唱。
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只要你用心去发现。
(四)、创作表演,自我感受
1、随着音乐师生一起跳一跳、唱一唱,体会鹅的悠闲自在。
师:我想这样来表演歌曲。(师表演)小朋友们,你们想怎样表演呢?(学生上台表演)师生围成圆圈一起表演,你想怎样做就怎样做。
2、画一画,创作表演,展现鹅的美。(没有画画的同学,为画画的同学伴唱)
课堂小结
有感情的齐唱歌曲《咏鹅》。 3.一边唱歌一边跳着离开音乐教室。
六、教学反思
优点:
1、紧扣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从欣赏鹅图画到回顾唐诗《咏鹅》,再到学唱歌曲,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听、学、唱、演几个步骤,使学生唱会这首歌曲。整堂课的教学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重难点突破。
体会鹅的形象和新歌的学唱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堂通过师生接力唱、男女生接力唱、拍手唱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感情演唱歌曲,明白休止符的用法。又通过乐器伴奏、表演、绘画的形式使学生体会到了鹅的悠闲自得的形象。
3、课堂氛围和谐。
整堂课的教学我都以学生朋友的身份进行教学,很快的和学生融为一体。当我出现错误是我会主动地向学生道歉,让学生感觉不到学习的压力。当拍手唱和表演时我也会和学生一起进行,创造了和谐的师生关系。
4、课堂结构完整。
从激情导入到新歌学习,再到唱歌表演离开音乐教室显得整堂课教学非常完整。
不足:
课堂上采取的激励手段不是很丰富,个别学生没能投入到课堂。特别是课堂刚开始,学生胆小发言不积极,这和我的激励方法有很大的关系。对于课堂上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我觉得我的应对还是不够灵活。
古诗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篇2
1、能理解图片的内容,学会念古诗:静夜诗。
2、体验诗中离开家乡的人的思乡之情。
3、鼓励幼儿大胆地念古诗,培养他们专心学习的习惯。
活动准备 课件:《静夜思》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片
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中的诗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
2.帮助幼儿初步体验古诗的意境。
教师:这是一个离开家乡的人,当天黑下来的时候,
他就特别的想自己的家,想家里的亲人。
二、展??
1.教师朗诵古诗,讲解古诗含义。
床前明月光:明亮的月光从窗户外照进来。
疑是地上霜:把床前的地映得一片银白,以为是一层白白的霜。
举头望明月:抬头仰望天空,一轮又圆又亮的明月高高悬挂着。
低头思故乡: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了心中怀念的故乡!
2.理解字词。
疑:怀疑,误认为的意思。
举头:抬起头,举是抬的意思。
思:思念,想念。
3.幼儿学习古诗,教师指导。
4.利用多种形式反复练习诵读。
5.为古诗创编动作,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掌握。
教师:谁能给古诗编上动作呢?我们加上动作来念古诗。
三、结束
“我是小诗人”诵读比赛,鼓励幼儿积极上台表现。
教师讲评,为幼儿颁发奖品。活动结束。
古诗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鹅的美丽和可爱,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2、能带表情有节拍地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3、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10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我、鸟、欠、手、皮,(为学习生字作铺垫)
2、教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下面听老师说一则谜语:“头戴一项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踏一双经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学生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析书课题)《咏鹅》,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骆宾王的作品,骆宾王十分聪明,7岁就能作诗,你们今年也7岁了,都很聪明,一起来学这首诗。
二、整体输入
1、读一读,说一说,初步感知大意。
(1)教师:请同学们赶快把书打开,看看7岁时的骆宾王是怎样写鹅的?
(2)读后请同学们回答诗中大意。
(3)教师:大白鹅呀、大白鹅,你弯着长长的脖子朝天叫着,好像在唱着欢乐的歌,一身洁白的羽毛,浮游在碧绿的水面,用红红的脚掌,在清清的水中划动着,这是一只多么美的鹅吗!我们怎样读才能读出对大自然的感情呢?
2、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1)出示图文(一幅大白鹅的图画,白鹅身体上贴着这首古诗)
(2)教师:每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照它的节拍读才能理解得好,你们想知道这首诗的节拍吗?请认真听录音朗读,仔细体会。
(3)教师:听了录音,你感悟出它的节拍吗?请自己练习读。
(4)请学生有节奏的在全班朗读。
3、读一读,演一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