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师应该学会将教案制定完善,教学过程是教案的主要部分,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游戏猫捉老鼠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游戏猫捉老鼠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对民间童谣有兴趣,喜欢用童谣做游戏。
2、倾听指令,并根据指令作出反应,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在想象创作过程中能用简单的材料装饰,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小老鼠卡片、小背心、帽子和书包、花环、颁奖音乐、老猫头饰、图片3张。
活动过程:
一、学习童谣教师可通过出示图片,引出儿歌。
二、游戏一“猫捉老鼠几点了”
玩法:幼儿扮老鼠,老师扮猫,一问一答念儿歌,最后老师说出衔走花花洋伞的老鼠是怎样的,符合条件的老鼠要赶快逃到旁边,否则要被猫抓走。教师和幼儿共同检查是否逃得对,没有逃的是否有遗漏。
规则:能听清指令,正确逃跑的老鼠为赢。没有逃或逃错的老鼠为输,要被老猫抓走。
三、游戏二“根据教师提供的图片幼儿装扮自己,将自己变成穿着不同的老鼠”
玩法:幼儿根据自己选择的卡片上老鼠的样子,用背心、书包和帽子等装饰物来装扮自己,并记住自己的号码,能用完整语言表述自己是一只怎样的老鼠。玩法同前,幼儿扮老鼠,老师扮猫,一问一答念儿歌,老师说出衔走花花洋伞的老鼠是怎样的。游戏不断进行,教师提出的条件不断变化,并增加难度。如戴帽子穿背心、穿背心不背书包……规则:装扮完请两位好朋友帮助检查自己的打扮是否与图片吻合;听清条件逃跑正确的老鼠为赢,没有逃或逃错的老鼠为输。
四、游戏三“根据老鼠号码进行游戏”
玩法:幼儿知道自己图片上的号码,教师要不断变化要求,并增加难度。如号码比6小、比2大比8小、号码是比6大的双数、不穿背心号码比8小……规则: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否则也算游戏失败,接受暂停一次游戏的惩罚。
游戏结束教师可根据幼儿的游戏状况为胜利者颁奖,评选本次游戏中的“机灵鼠”。
儿歌:猫捉老鼠几点了?
猫捉老鼠几点了?
雨下了吗?
它长什么样子呀?
两点了。猫捉老鼠几点了?四点了。
六点了。天亮了吗?亮了。
下了。我的花花洋伞呢?被只老鼠偷走了。它是只…”
活动反思:
第一、创设情境。活动中教师用自制的立体、色彩鲜艳的树木、花丛等道具布置森林的场景,分散在场地四周,形象而生动,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视线。这样的场景不仅能使幼儿主动参与、融入游戏,而且能够帮助幼儿逐步制定和完善游戏规则。
第二、变化玩法。本次活动的环节层层递进,在巩固歌词、熟悉歌曲最后一个音为抓、逃信号的规则后,教师通过变化玩法来调控游戏的节律。首先,是师幼共同游戏,由教师扮演“大猫”,幼儿扮演“老鼠”;接着,由一位幼儿扮演“大猫”,其余幼儿扮演“老鼠”;最后,引导幼儿根据场地特点任意躲藏在自己觉得隐蔽的地方,增加游戏难度。教师通过变化玩法,不断添加新的刺激与挑战,使幼儿在游戏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
第三、适时退出。在幼儿熟悉游戏规则后,教师给予幼儿自主学习的时间与机会,逐渐减少语言提示,引导幼儿专注地倾听音乐,并通过表情和肢体动作给予暗示,直到完全退出。孩子们在自然、轻松的游戏氛围中个个跃跃令人令人欲试,热情高涨。
游戏猫捉老鼠教案篇2
适合班级:
大班
活动名称:
体育游戏——猫捉老鼠
活动目标:
1、喜欢玩体育游戏,能灵活的钻、爬、跑、跳。
2、能修改游戏规则,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在游戏中加入器械或废旧材料。
活动重点:
在游戏中能按自己的兴趣和想法修改规则。
活动难点:
能使用器械或废旧材料增加游戏的挑战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有过改编游戏的经验
2、材料准备:
拱形门、纸箱、大小不同的沙包、呼拉圈、各种粮食、猫的头饰等场地布置:设置两个老鼠的家,不同的路线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1)听着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准备活动:
(2)猫来了,幼儿四散灵活躲闪跑。
(3)加深难度:猫来了,小老鼠们要往相反的方向跑。猫从前边跑过来了,小老鼠就要往后跑;猫从左边跑过来了,小老鼠就要往右跑。提示幼儿跑得时候主要安全,不要碰到别的小朋友
2、游戏活动
(1)玩游戏:猫捉老鼠(黑猫警长的音乐)
提好要求:咱们前两天玩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什么?
猫要想办法去捉老鼠,但是只能在粮仓的周围,不能追到小老鼠的家里。小老鼠要想办法躲过猫,偷到粮食。被捉到的老鼠要停止一次游戏。玩2遍。
(2)谁还想当老鼠?小朋友都喜欢当老鼠,那咱们想一想能不能换一种玩法,让小朋友都能加入到游戏当中呢?
小朋友都想当老鼠去钻,那谁来当老粮仓呢?
启发幼儿可以利用操场上的材料来做粮仓。
(3)幼儿尝试寻找材料做粮仓。
(4)玩修改后的游戏:提示幼儿游戏规则
(5)发现问题,并讨论解决的方法。
(6)解决问题后再玩一遍游戏。
3、放松活动
分成两组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粮食。
4、结束回班
游戏猫捉老鼠教案篇3
设计意图:
动物活动是幼儿感兴趣的,用形象的“老鼠”,“猫”来贯穿整个活动,将富有童趣的故事情节和对比鲜明的音乐融合在一起,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让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体验快乐。
一、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猫捉老鼠”的旋律,能有节奏的做老鼠跑、吃米等动作。
2、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二、活动重难点:
能有节奏的做老鼠跑、吃米等动作。
三、活动准备:
猫头饰三个、老鼠头饰若干、《猫捉老鼠》音乐
四、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音乐律动《欢迎你来我家》,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并表示对客人老师的欢迎。
二、基本部分:
1、欣赏音乐游戏中老鼠的音乐,引导幼儿有节奏模仿老鼠跑、吃米等动作。
2、欣赏音乐游戏中猫的音乐,模仿猫走路的动作。
3、提问:这是谁和谁在玩游戏?讲解老鼠跑、吃米、睡觉等动作要领。
4、尝试第一次音乐游戏。(带头饰)张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当小老鼠,某老师当猫?咱们跟着音乐来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
5、被猫抓到的小朋友当猫,进行第二次音乐游戏。
6、第三次音乐游戏,幼儿自己随音乐表演。
三、结束部分:
随音乐《跟着我来》,自然结束活动。
游戏猫捉老鼠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理解游戏规则,掌握游戏的方法。
2、尝试丰富游戏规则,体验民间游戏的快乐。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重点难点:
1、理解游戏规则,习得游戏方法。
2、不断的调整、补充游戏的规则,使游戏更好玩。
活动准备:
环境准备:游戏录像一段、场地上画圆形鼠洞若干个、猫的胸饰若干个。
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一些简单的游戏规则。
活动过程:
一、观看录像,获得游戏经验
重点关注:幼儿对游戏的规则是否能理解。
1、 激趣导入
孩子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都玩过哪些游戏?今天我们要玩一个新的游戏,在玩游戏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录像,看看游戏中有谁?他们是怎么玩的?(幼儿看录像)
游戏方法:一名幼儿做猫蹲在地上“睡觉”,其余幼儿做老鼠在猫的周围围成一个圈,做老鼠的幼儿沿着圆圈边走边念儿歌:“老鼠老鼠坏东西,偷吃粮食偷吃米,老猫老猫快快醒,啊呜一声抓住你。儿歌结束,猫喊一声“喵~~”后开始去抓老鼠,老鼠开始分散逃开。猫抓住一只老鼠后,游戏结束。
重点提问:看得懂吗?游戏中有谁?他们是怎么玩的?
小结:哦,原来他们在玩一个“猫捉老鼠”的游戏。
2、 分享理解规则
重点提问:玩这个游戏需要遵守哪些规则?我们再来看一次。
小结:原来玩这个游戏需要3个规则:
(1)、游戏开始时老猫闭住眼睛。
(2)、必须听到“喵”的叫声才能行动——猫抓,老鼠逃。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