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训中,我们充分体验到培训给我们带来的收获,那么是时候需要写培训总结了,在写培训总结之前,我们一定要认真分析自己的感受,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2023年语文教师培训总结8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3年语文教师培训总结篇1
20xx年12月13日至12月26日,带着几分激动,带着几丝憧憬,我有幸参加了由河西师范学院承担的甘肃省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这次培训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集中学习阶段;二是网络修阶段。集中学习在河西学院进行,为期14天。在河西学院的学习收益很大,老师们讲课精彩,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而网络研修阶段,将会从20xx年3月份开始,在网上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做讲座,设计研究课题等等。
现总结如下:
一、更新了教育教学理念。
时代在不断进步,社会在不停前行。同样,教育教学理念也应与时俱进。埋头苦干是必须的,但抬头望路也是必要的。一味埋头苦干会迷失道路,偶尔抬头望路才能看清方向。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纵深发展,很多教育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不断地暴露,这时候更需要理论的指示与专家的引领。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次培训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不仅对理清新课改中的种种关系有帮助,而且对突破新时代教育教学中一些“瓶颈”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思路与方法。
甘州中学小学高级教师代文韬讲的《说语文阅读教学,谈草根教学点滴》,从一个草根研究者的角度诠释了阅读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他强调:阅读教学重在引导学生学会感悟;阅读教学贵在以问促读,精心设计问题;语文教学难在课内阅读与课外拓展相结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在培养学生的语感。让我们从一个新的高度审视阅读教学,拓展了阅读教学视野。
二、更新了教育教学知识。
教师是一个永新的职业。这里讲的“新”主要指知识的更新与教学艺术的更新。作为语文老师,他应始终站在时代文化前沿的号手,把住时代文化发展的脉博;他应是始终站在科学知识岸边的摆渡人,传承知识与文化;他应是学生灵魂的塑造师与精神垃圾的清道夫。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时时保持充电的状态,此次培训无疑是一次良好的机会。
广西师范学院教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硕士生导师,字理识字研究会会长黄亢美教师的讲座《语文教学要把要留住》,强调现在的识字教学必须加强字理教学,汉字万千,始于字根,分流繁衍,万脉归宗。他的.识字教学示范课,内涵深厚,看似信手拈来却让人回味无穷。一个个生字在他的课堂中变成了一首首优美的诗,一幅幅美妙的画。我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的课堂,真正上了一学堂生动有趣的识字课。学习后也在反思,识字教学就应该这样上,从培养学生的内涵入手,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激发学生未知的欲望,养成好读书的习惯。
三、教师自身的成长
教育的发展,关键在教师的成长。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学校的软实力来自己于拥有一只业务能力强,团结敬业的教师队伍。对于个人而言,教师的成长不仅是时代的要求,更是适当现代教育的需要。
此次培训,很多专家与同仁重点谈了教师如何规划自己的成长之路,成为名师,成为教育家。如河西学院文学院副教授高天霞的《学点教育研究方法——做研究型教师》的报告。从全球科技发展的高度以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出发,指出教师不应是“蜡烛”,要有可持续的文化知识储备,那就要学会做研究,成为专业化的教师。而研究应该来自教育教学实践,又要回归课堂,服务课堂。
五、结识了全省教学名师。
此次培训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参加培训的都是全省教学一线的精英、名师,对教育教学都是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此次培训又是一个非常好的相互学习的机会。12月15日上午的沙龙开得很成功,大家将自己教学中的经验互相交流。同时,还是建立友谊的纽带,平时只能在报刊杂志见到名师的老师,通过此次机会,终于可一睹尊容,亦为乐事。创办的qq群,成为了大家各在一方时交流的平台。
参加省级骨干教师培训是自己成长路上的一次重要经历,我格外珍惜。培训时,我总是坐在前排,笔记也格外认真,生怕有所遗漏,而造成遗憾,辜负上级的期望。回到学校,我对自己严格要求,事事仔细,目的就是要将学校的年轻教师都培养出来。我相信,通过这次培训,我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大路上一定会走得更稳更远!
2023年语文教师培训总结篇2
尊敬的班主任,各位同学,大家好。虽然王老师只是要求咱们做个人学习总结,但是我觉得很有必要谈一下我们这个团体这几天的学习状态。我参加过很多次这样那样的培训,没有哪一次的培训像这次培训一样,同学们高度自觉地遵守纪律,按时签到,完成作业,完成各种表格的填写,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积极思考和举手回答问题,恍然回到了小时候的课堂。这是个多姿多彩、让人流连忘返的课堂,除了有专家精彩的讲座,还有琅琅的读书声,有深刻的交流和思辨,甚至有动人的儋州调声,我们的学习过程是充实的、快乐的,同学们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这种热情从第一天一直持续到最后一天,不少同学对培训即将结束表现出惋惜的情绪。
这几天有幸聆听了陈大伟、管建刚、刑益宝、卢焕雄、关心风、王先云几位专家及我们最喜欢的班主任王琴玉老师的课,每一堂课都让我获益匪浅。
陈大伟老师的《观课议课的实践策略》,通过对比让我们明白了传统听课评课存在的不足,阐明了观课议课的概念,告诉我们如何让观课议课成为有主题、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问题研究,这是很具有指导性意义的一堂课,他解决了一直以来我对学校教研活动的一些困惑。
最喜欢陈大伟老师引用的一句名言是:“只要你还嫩绿,你就会继续成长,一旦你已经成熟,你就开始腐烂。”很庆幸,咱们还没成熟,还是嫩绿的,还可以努力拔节生长。
管建刚老师的《从“村小教师”到“特级教师”》的讲座虽然只是把他的成长经历娓娓道来,却在我的心中激起很大的波澜。一个人,假若有理想,肯奋斗,能坚持,就能翻越很高的山,能到达很远的目标。我在听他讲的时候一边自省,我也有自己的教育理想,也想做那最高的树,但最初的冲动总是很快消融在安逸的生活里,总是缺少一股拼劲,一股韧劲,才导致如今仍裹足不前。看过一篇文章,题目是《九十九度加一度》才会沸腾,我们知道,水不到一百度无法沸腾,目标的认清,意志的坚定,就是最后的一度,是可以生出一种可以使人成功的力量来的。
刑益宝校长讲座的主题是关于教师专业成长的,特别喜欢他一开始给我们放的《幸福课》,告诉我们获取幸福的途径。教育的真义是使人幸福,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职业。我们应当吟味生活点点滴滴,感恩生活每时每刻,享受幸福,传递幸福。
关于教师专业成长,他没有讲太艰深的理论,而是结合学校管理和教学实际告诉我们,一个教师应该致力于发展那些方面的专业,由于很浅显易懂,诠释过程又比较生动,所以让人印象深刻,“用自己的课堂培训自己”“教学是一种享受,我们都在享受教学”是同学们学习日志里频频出现的话。
卢焕雄处长给我们的讲的是《教师人文素养和专业成长》,主要从理论的层面做了具体的阐述,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就要增加文、史、哲方面的积淀。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一个语文教师就是要了解很多知识,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在传授母语时游刃有余。
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的是《一个教师的启示》,在看完这个故事后,感动之余,我也不由得在反思,我还在教书吗?很庆幸那个孩子遇到了生命中最好的老师,夸美纽斯说:“教师站在讲台上,就像一尊太阳,把阳光洒向学生的身上……”汤普逊用爱照亮了泰迪的心灵,也照亮了他的人生道路,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