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优质7篇

时间:2023-08-18 作者:lcbkmm 教学文档

我们在教案中可以加入创新元素,教案是我们教师设计课程的基石之一,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2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优质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2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优质7篇

2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1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刚刚开始接触数字,对于数字所表示的意义并不清楚,所以我想通过这次数学教学活动,让幼儿初步感知1—5的序数,理解数字的有序性。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促进他们拓展性思维的发展。

活动目标:

1、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认识序数第一至第五。

2、发展幼儿思维的逻辑判断能力。

活动准备:

数字卡片、小旗人手一套、房子(红、黄、蓝、绿、紫)、小动物图片、高楼一栋、记录表

活动流程:

找房子→举小旗→动物找家→ 幼儿操作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座的形式来表示不同颜色的房子分别在第几座。

1、 师:好消息,好消息!森林小区要搬迁啦!小动物们请我们去帮忙,我们快出发吧!看,森林里有许多不同颜色的小房子,它们分别是什么颜色?(红、蓝、紫、绿、黄)一共有几座?(5座)你是怎么数的?(幼儿自由发挥/从左往右)

2、师:红房子在第几座?

3、幼儿回答:第1间。

4、你是从哪面开始数的?(引导幼儿说出从左往右数)

5、师:红房子在第一座,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

6、幼儿:数字1。

7、绿房子在第几座?(第4座)用数字几来表示?(4)

8、蓝房子在第几座?(第2座)用数字几来表示?(2)

9、黄房子在第几座?(第5座)用数字几来表示?(5)

二、用举小旗游戏帮助幼儿巩固序数第一至第五。

1、师:快看,漂亮房子的小主人们出来欢迎我们了,它们都是谁呀?(小鸡、小狗、小鸭、小猫、小兔)一共有几只?(5只)

2、师:要帮小动物搬家我们得先知道他们是怎么排队的。

3、师:先找一找小鸡排在第几个?(第3个)应该用数字几来表示?(3)老师已经为你们每一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五面小旗,那我们就把写有数字3的那面小旗举起来!呀,都举对了,小鸡在向我们跳舞呢。会玩了吗?

4、小狗排在第几个?(第5个)赶快把你的小旗举起来。

5、小猫排在第几个?(第1个)应该举第几面小旗?

6、小鸭排在第几个?(第4个)举第几面小旗?

三、让幼儿学会用第几层第几间的形式表达动物的住处。

1、师:现在呀,小动物们都欢欢喜喜的搬进了新家。瞧!这幢新楼房里都住了哪些小动物?

2、幼儿回答:鸭子、松鼠、猴子、小鸡、猫、狗、小兔、老鼠。

3、师:原来是鸭子、松鼠、猴子、小鸡、猫、狗、小兔、老鼠住在新房子里,它们可真高兴呀!可是搬进新家的第一天它们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动物新村的居委会要请他们自己做一张门牌卡,可是小动物们却不知道自己住在第几层楼第几间屋子,小朋友,我们再来帮帮它们好吗?

4、那我们得先来数数这幢楼房一共有几层楼?(五层楼)你是怎么数的?(从下往上数的)

5、第一层住的谁呀?(小鸭)小鸭住在最底下,当然是第一层啦!我们就用数字几来表示?(1)老师这里准备了一张记录表我们把小鸭子住在第一层记录下来。

6、看看,第一层楼里还住了谁呀?(小猫)

7、那我们就在小猫旁边的格子里也记上一个数字1。

8、请小朋友告诉我老鼠住在第几层呢?请小朋友们数一数,数好后,请一个小朋友把结果用数字卡片记录在小动物旁边的第一个格子里。

9、师:你们真能干把小动物住在哪一层楼都找了出来。那它们都住在第几间呢?我们从左往右数就可以知道了。首先 我们先来仔细数一数每一层楼都有几间屋子?(五间)我们知道小鸭住在第一层,那我们在来看看小鸭子住在第几间。(4)中班数学:认识5以内的序数2

10、师:现在老师来找找小狗找住在哪,你们看看老师找对了没有?

幼:错了,小狗住在第四层第4间。

11、下面还有几只小动物不知道自己住在第几层第几间,就请我们小朋友动动脑筋帮他们找找。

四、幼儿操作记录每一个动物住的层号和第几间房,教师进行指导,鼓励每一个幼儿都动起小手来。

五、结束活动

真棒,你们可真聪明,都做对了,我们今天帮了小动物那么多忙,你们高兴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做游戏去吧!

2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篇2

数的认识是小学阶段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千以内数的认识是学生在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会数正确千以内的数,认识计数单位千,理解计数单位个、十、百、千之间的进率关系,助计数器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了解数的组成。整节课上李老师的安排很紧凑,上得很扎实,学生也配合的非常融洽。

我认为李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几方面的优点。

一、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识规律处理教材

虽然教材上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安排了2课时,但是“千、万”这两个新的计数单位是连在一起呈现的,有许多老师在第一课时会安排先认识这两个计数单位第二课时再来进行各种练习。这样的话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辛苦,不能很好的形成对大数的感性认识。而章老师安排认识先“千”,再认识“万”,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更扎实。改造、重组后的学习材料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精心设计的课件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用多媒体的直观演示清晰地梳理数数过程。

课中李老师出示“千字文”,通过课件逐一出示:同桌数一数,有多少个字?然后追问是怎样数的?要求每位学生能通过动口、观察等活动来勾起对10个一是10、10个十是100的旧知的回忆,这样既复习了旧知,又唤起对新知学习的欲望,

“1个百、2个百、3个百……”的数数过程是正确把握和理解1000这个数的含义的关键。而一层层100个小方块的慢慢地组合成了一个大的正方体,让学生对1千这个数是怎么得到的进行了一次清晰地梳理,渗透了十进制数之间的进率,重点的落实到位。

三、巧妙的练习设计,重视生成资源

如从497往后数十个数,并从这十个数中选一个进行研究这个设计既解决了本课难点会读拐弯处的数,又给了学生自主选择练习内容的权力,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练习了在图上圈数以及在计数器上拨数的技能。

四、重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方法的指导

李老师通过估计一篇文章的字数和一千颗黄豆杯里有多高的实物操作,在指导估算方法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估计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含义,让学生体验了认识大数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听完这节课,我还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学生的主动性体现不够,对学生不够放手

在电脑屏幕上观看千的组成并没有让学生真正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如果以这一环节之后安排一个实践操作,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生兴趣。

又如在拨计数器时能否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手来,这节课上计数器的实物只有李老师手上的教具,这个环节都是一个学生拨别的学生看,个别不看的学生老师也注意不到。我认为学生学具袋里的小计数器不妨拿出来让学生都拨一拨,让学生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满十进一”,建立表象。

在学生展示第一次圈数出错时,不妨让其他学生来辩析,来纠正,而不是老师直接演示正确的圈法。

二、利用对比强调数值制

反馈圈图和拨数练习时,师问:“从195一个一个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到204”“从995一个一个地在计数器上拨数到1000”。学生的回答会更加明确数位的作用,更好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位值制的概念。让这一环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对时间的把握

有个别的地方的节奏比较拖沓,如播放出ppt第一页杂乱的小正体后让学生猜一猜具体有多少个时,学生应该能够很快意识到是无法数清楚的,所以等待和猜测的时间就过多了。要是学生能说的时候,老师就不用代替了,学生回答的答案是正确的,

...
《20以内数的认识教案优质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