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熊过桥音乐教案5篇

时间:2023-08-20 作者:pUssy 教学文档

教案可以帮助我们在课堂上更好地掌握教学节奏,教案反映了教师对课程目标的把握,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小小熊过桥音乐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小熊过桥音乐教案5篇

小小熊过桥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喜欢单独表演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兴趣,体验在歌表演中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2、引导幼儿探索在歌表演中如何运用脸部表情和动作与他人交往。

3、引导幼儿唱出歌曲中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4、愿意参加对唱活动,体验与老师和同伴对唱的乐趣。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准备:

课件、已学会儿歌《小熊过桥》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出示课件,引起幼儿兴趣。

2、说儿歌,完整欣赏歌曲。

教师范唱,幼儿拍手。

3、随节奏说儿歌。

(1)教师示范随节奏说儿歌的方法。

(2)幼儿随音乐节奏说儿歌。

(3)幼儿随音乐学唱整首歌曲。

4、引导幼儿用两种动作表现歌曲的强弱拍,体验2/4拍和3/4拍的不同节拍感觉。

(1)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2/4拍和3/4拍的不同。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找出三拍子和二拍子的强弱规律。

5、幼儿学唱歌曲。

(1)请幼儿完整地唱一遍。

(2)出示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小熊过桥的表情,培养幼儿乐于助人的优良品德。

(3)随音乐表演。

延伸活动:

学习歌表演。

请幼儿戴上头饰表演,也可交换头饰。

活动反思:

1、要落实读写基础知识

读书形式要根据儿童心理的课文的特点,灵活多样。我通过让学生自读,开火车读,小组轮读,男女生竞赛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把自己的感受带到朗读中,使学生从中受到教益。

本课的重点要掌握6个生字的音、形、义。我先让学生观察,讲讲写字要注意的地方,跟老师书空后再写到田字格中,把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落到实处。

2、要用丰富多彩的语言进行组织教学,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评价。

一年级小朋友注意力容易分散,在进行组织教学及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引导时,忌语言单调,用命令式的口气,宜用激励的方法,用丰富多彩的语言吸引学生。

3、要有扎实的基本功,给学生起好模范作用。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确实,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自身读、写、画、唱、跳各方面的能力都要过硬。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用简笔画的形式把课文内容板书出来,板书就是一幅美丽的画,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外,我声情并茂地范读、美观大方的粉笔也给学生起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

小小熊过桥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理解儿歌内容,学习有感情的朗读。

2.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学习手指操。

3.体验勇敢面对困难的积极情感。

活动准备:

?小熊过桥》课件、儿歌、手指操视频

活动过程

(一)以出示小熊图片的形式引入

引导语: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一只可爱的小熊,这只小熊遇到

了一个困难,是什么困难呢?我们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儿歌,从这首儿歌里你就能找到答案,仔细听。

(二)播放课件,感受理解儿歌内容

引导语:小熊遇到什么困难了呢?对了,刚开始它不敢走过小木

桥,它哭着喊妈妈,后来小熊有过桥吗?是谁鼓励它的呢?哦,是河里的鲤鱼跳出水对它说:小熊不用怕,小熊在鲤鱼的鼓励下勇敢的过了小木桥。真棒!

(三)分句播放课件,学习儿歌

引导语: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儿歌吧。

(四)学习手指操

引导语:今天老师还把这首好听的儿歌编成了一个有趣的手指操,我们大家一起来看一看。

小小熊过桥音乐教案篇3

意图:

动画和图片是幼儿喜爱的形式之一,但传统的语言教学形式限制了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发挥和创造想象。因此,在这个活动设计里我尝试用动画引入,将语言教学和形象生动的动画及美丽的图片相结合,整合成一个能有机开展激发幼儿兴趣的活动,引导幼儿通过图片在想象的过程中学习儿歌,激发他们学习儿歌的积极性,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想象能力,同时配合表演动作,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

活动目标:

1、用动画和图片创设情境,理解儿歌的意义。

2、分角色有表情的朗读儿歌并创编表演动作。

3、培养幼儿仔细观察角色大胆表演动作的兴趣。

活动准备:

?小熊过桥》的动画视频歌曲、有关图片及头饰。

活动过程:

1、动画引入,激发幼儿兴趣。

(1)通过动画情景,让幼儿回答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2)教师根据动画情景表演小熊站在桥上左右摇晃,不敢过桥的样子,从而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3)请幼儿大胆想象,大胆表述,要求幼儿与教师表演的不一样。

2、利用图片学习儿歌。

(1)引入儿歌第一段。

①教师边出示小熊过桥的有关图片边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一段。

师:“请小朋友听一听老师刚才表演的是怎么一回事。”

②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③学习第一段,鼓励幼儿创编表演动作。

(2)学习儿歌第二段。

①提问:“小熊叫妈妈帮忙了,假如你是熊妈妈,你会怎么帮助它?”

②请幼儿开动脑筋,想办法帮小熊过桥。

教师正面评价,鼓励孩子大胆想象。

师:“现在我们看看小熊是怎样过桥的?”

③教师边出示有关小鲤鱼的图片边有表情的朗诵儿歌第二段,

④通过提问帮助幼儿掌握儿歌内容。

⑤引导幼儿创编动作。

⑥幼儿先集体朗诵整首儿歌再分组竞赛朗读。

3、能力提升:请幼儿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儿歌。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在表演区继续表演儿歌(小熊过桥)

(2)请幼儿在熟悉儿歌的基础上学习歌曲《小熊过桥》。

小小熊过桥音乐教案篇4

设计意图:

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多,家里比较娇惯,孩子面对困境的能力与人相处的能力都很差,有的时候长篇大论的说教也许不起作用,生动有趣又具有意义的童谣小孩子却很乐于接受,本次活动《小熊过桥》内容比较生动有趣,念起来又很有节奏,朗朗上口,幼儿比较容易接受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幼儿进行勇敢,并让幼儿学会关心帮助困境中的同伴,进行道德品质的培养。

活动目标:

1、理解童谣内容 ,学习有节奏的念童谣,感受童谣的节律美。

2、通过学念童谣,感受小熊在过桥过程情感变化过程,幼儿生活中要有乐于助人和勇敢独立的.性格。

活动准备:幼儿有走独木桥的经历。幻灯片

教学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走过独木桥吗?走得时候有什么感觉?(幼儿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小熊的外婆生病了,小熊要去看他,在去的路上要走过一座竹子做成的独木桥,你们猜在过桥是小熊会遇到什么是呢?

2、出示ppt,初步了解诗歌内容。

(1)小竹桥,摇摇摇,你们说小熊走到桥上怎么样了?他心里有什么感觉?

(2)当小熊准备过桥时头上的乌鸦在干什么?桥下的流水怎么样了?小熊在听到乌鸦和流水的嘲笑后心里感觉怎么样了?他害怕的怎么说啊?

(3)小熊在喊妈妈的时候谁听见了?他又是怎么说的?谁来学一学。

(4)那小熊过桥了吗?小熊过桥后是怎么做的?鲤鱼乐的怎么样?

3、请幼儿跟教师一起完整观看ppt画面,边学习朗诵诗歌。

4、集体念童谣,并感知童谣的韵律美。

小朋友,你们觉得这首童谣好听吗?老师告诉你们这首童谣啊念起来很有节奏。每一句的最后一个字都是押韵的,所以非常的好听,我们还可以配上身体的动作很有节奏的把它念出来呢,你们想试一试吗?

5、你们喜欢诗歌中谁?,为什么小朋友都都喜欢乌鸦和流水啊?小熊后来为什么能过桥?如果你看见别人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办?

小熊过桥是害怕的喊妈妈了,如果你是小熊你会怎么做啊?

小结:小熊在小鲤鱼的帮助下,终于勇敢的过了桥。

6、延伸——小朋友,现在你们想到怎么过桥了,现在我们再一起去玩过桥的游戏吧。

附儿歌:

小竹桥,摇摇摇,有只小熊来过桥。立不稳,站不牢,走到桥上心乱跳。头上

...
《小小熊过桥音乐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