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自然角教案6篇

时间:2023-08-24 作者:Mute 教学文档

在教案中,我们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当我们设计教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中班自然角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中班自然角教案6篇

中班自然角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目测和自然测量的方法,识别物体的长、宽、高。

2.激发幼儿进行测量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1只空纸盒、1把自制多用尺(见图7―12)。图7―12自制多用尺

活动过程:

1.教师介绍

(1)教师以空纸盒、桌子、教室为直观演示教具,让幼儿分别感知它们的长、宽、高。

(2)用什么方法能知道它们的长、宽、高?

在幼儿议论后教师归纳:用测量的方法。

目测法:用自己的眼睛看,可大致比较,但不精确。

测量法:用尺子来量一量。

幼儿人手一把多用尺,教师提醒幼儿数一下,多用尺上有几个小格子,幼儿数后发现多用尺由10个彩色小方格组成:红一黄一蓝一绿一橙五色相间。教师再提示幼儿,这把多用尺可用来量物体的`长、宽、高。

2.演示

(1)教师用钢卷尺或木尺量桌子的长、宽、高。

(2)个别幼儿用多用尺量空纸盒的长、宽、高,说出长、宽、高分别是几个小方格。

3.操作

(1)幼儿用各自的多用尺测量空纸盒,分别量出空纸盒的长、宽、高各是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2)幼儿合作用多用尺测量小桌子,量小桌子的长、宽、高是几尺(10个小格为1尺)或几尺零几个小方格,并记录在纸上。

(3)幼儿尝试进行自然测量,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活动建议:

1.启发幼儿在使用多用尺测量时,可以1个小方格作单位,也可以1尺作单位(10个小方格为1尺)。量同样长的物体,单位小,测量的数大;单位大,测量的数小。例如,空纸盒的长可以说是2尺长,也可以说是20个小方格长。

2.可再让幼儿想想,除了用多用尺测量外,还可以用什么作为度量工具?(小棍、绳子、筷子、脚步、手等)

中班自然角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大自然中有许多像伞的动、植物。

2、通过倾听、讨论、讲述,分享有关伞状植物的经验。

3、乐意画己看到的大自然中像伞的动、植物。

活动准备

1、幻灯片:大自然中的伞。

2、课前请家长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寻找像伞的植物、动物。

3、故事《借你一把伞》。

4、画纸、画笔。

活动过程

一、我要讲一个故事给你们听,故事的名字叫《借你一把伞》。

1、听故事:借你一把伞。

第一遍不演示幻灯片;认真听老师讲。

2、第二遍故事前提要求:请你们记清楚小动物们都是用什么当的伞?

边讲故事边演示幻灯片:银杏叶—蚂蚁、莲叶—青蛙、菠菜—兔子、芋头叶—小狐狸、大荷叶—大熊、伞—小狗。

提问:

—故事里的动物们都借了什么给娜娜当伞呢?

—小动物们用菜和叶子当他们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小蚂蚁把银杏叶当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青蛙把莲叶当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兔子把菠菜当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小狐狸把芋头叶当作它的什么?

—下雨的时候,大熊把荷叶当作它的什么?

二、在大自然中还有好多好多的伞,你看见了哪些像伞的植物?

1、演示幻灯片:

?大自然中的伞——植物》

幻灯片-像伞的树

像伞的蘑菇

像伞的花

像伞的菜

你们在大自然中还看见哪些像伞的动物?

2、演示幻灯片:《大自然中的伞——动物》

三、我们知道了那么多像伞的漂亮的植物和动物,今天就把你喜欢的像伞的植物画下来吧。

展示幼儿的作品,说说自己画的什么像伞的植物或动物。

中班自然角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学会如何防雷电。

2、锻炼幼儿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想象能力,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3、通过表演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感受到活动的乐趣,并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的安全知识。

4、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5、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①录音机、磁带;

②模拟大树一棵;

③模拟电线杆一根、电线一条;

④模拟房子一座;

⑤用银色的包装纸剪成一条条细小的长带;

⑥小兔子头饰(若干);

⑦篮子一个;

⑧音乐《下鱼了》;

⑨自编儿歌一首《安全避雷电》。

2、知识经验准备:认识情景表演中的小演员。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吴英浩小朋友邀请我们到他家去做客,现在我们出发吧。

二、躲雷雨闪电的情景。

1、刚走到半路上,突然传来一阵雷雨闪电的`声音(用录音机播放音乐)“孩子们,下雨了,打雷啦,赶快躲”,仔细观察孩子们躲在哪里。

2、雨停了,继续走,来到了吴英浩的家里坐下,他妈妈热情招待我们。

三、围绕刚才躲雷雨闪电的情景进行提问:

1、刚才我们在半路上遇到什么事情啦?

2、今天小可爱也遇到了像我们同样的事情,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她是怎样做的,好么?

3、她做的对吗?我们应该向她学习什么?

四、观看课件《如何防雷电》

五、围绕课件内容与幼儿展开讨论。

1、故事里的小可爱她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2、小哥哥又是躲在哪里避雷雨闪电的?

3、小可爱、小哥哥,谁做得对呢?

六、教师小结:

a、不可以跑到大树下躲避雷雨闪电。

b、不可以躲在高危的地方。

c、不可以躲在电线杆下。

d、不可以躲避在潮湿的地方。

f、不可以看电视。

g、不可以打电话。

七、教念儿歌《安全避雷电》

八、表演游戏《下雨啦》

情景设计:播放音乐《下雨啦》,兔妈妈和小兔们随着轻快的音乐去采蘑菇,突然下雨了,打雷了,兔妈妈和小兔们赶快躲雨。雨停了,兔妈妈表扬躲得好、躲得对的小兔。

中班自然角教案篇4

目的:

1、倾听自然图各种声音,学习大胆联想和描述。

2、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制作自然图美妙声音的录音磁带。

2、乐器:铃鼓、沙球;图片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让幼儿玩“听一听、猜一猜”的游戏,说说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二、听一听、说一说。

1、播放录音,引导幼儿完整安静倾听各种声音,启发幼儿说一说:你们听到的声音好听吗?听到了什么声音?

2、分段欣赏,引导幼儿大胆联想和描述“自然界美妙的声音”。

(1)小河流水的声音。

1提出要求,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小河流水的声音。

2启发幼儿运用象声词,模仿流水的声音。

3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完整描述:“小河流水的声音是怎么们的?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2)刮风、打雷、下雨的声音。

1提出要求,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刮风、打雷、下雨的声音。

2启发幼儿运用象声词,模仿刮风、打雷、下雨的声音。

3引导幼儿展开想象,说说“这是什么声音?这一声音好象在告诉我们什么?”

(3)猫、青蛙、公鸡、小鸟的声音。

1提出要求,引导幼儿认真倾听小动物的声音。

2启发幼儿运用象声词,模仿猫、青蛙、公鸡、小鸟的叫声。

3引导幼儿展开想象,完整描述:“听到猫、青蛙、公鸡、小鸟的.叫声,觉得它好象在做什么?好象在说什么话?”

三、自由讲述、交流

1、请幼儿选择一两种自己喜欢的声音,结合图片自由讲述,师重点启发幼儿发挥想象,用完整的句子讲述。

2、请个别幼儿上来讲述。

3、幼儿和老师一起完整讲述。

四、结束部分:

1、讨论:大自然有这么多好听的美妙的声音,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大自然?

2、拓展延伸:带幼儿到户外寻找倾听更多美妙的声音。

反思:

1、准备比较充分。

2、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不错,完整性也较好。

3、教材能充分的解读,同一种东西叫出来的声音,联想到的东西可以很多,老师要重点引导幼儿展开大胆、多种的想象,否则幼儿的表达就较为单一。

4、说话要引导幼儿说完整,如“我听到青蛙呱呱呱地叫,好象……”。

中班自然角教案篇5

目标

1.初步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保护花草树木的`意

...
《中班自然角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