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植物的家教案5篇

时间:2023-08-27 作者:lcbkmm 教学文档

教案是课堂的指南和路线图,我们要根据教案中的要求进行课堂实施,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科学植物的家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科学植物的家教案5篇

科学植物的家教案篇1

【教材分析】

本活动来自主题《弯弯绕绕》,弯绕既是许多物体的自然形态,又凝聚着人们的刻意创造。这种形态不仅体现了物体的美感,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物体的实用性。而对于植物的弯曲运动对于孩子来说说近不近,说远不远,活动中需要老师引导孩子观察各种植物的弯曲现象,并对一些弯曲了解他们的作用,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目标】

1、对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产生兴趣,认识几种攀缘植物。

2、更主动地关注各种特定的形状,体验发现的乐趣。

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4、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第25号。

2、事先在幼儿园附近寻找有弯绕植物的场所。

3、记录纸和笔。

【活动过程】

(一)植物为什么会弯绕

1.出示挂图。你看到了什么?你知道它们的名称吗?这些植物长得怎样?

2.爬山虎长得怎样?为什么会爬得这么高呢?(引导幼儿说出爬山虎是依靠弯弯绕绕的藤蔓及叶片上的“脚”,向上攀缘的)

3.牵牛花是怎样生长的呢?(引导幼儿观察牵牛花茎的攀附缠绕现象,即卷须及茎附着在别的东西上蔓延生长)

4.西瓜长在地里时有一根长长的藤,这根藤又是怎样的呢?(帮助幼儿理解瓜藤都是弯弯绕绕的)

5.这些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都离不开弯弯绕绕的藤蔓。

(二)找找弯弯绕绕的植物

1.弯弯绕绕的植物还有许多,让我们去找找看吧。

2.幼儿结伴去户外寻找攀缘植物并记录。绘画记录不必强调画面的逼真,只要能表现植物的盘曲弯绕现象即可。

3.你找到的是什么植物?它的藤蔓(茎、须)是怎样长的?

【活动反思】

4-5岁的孩子喜欢动手动脑探究事物,他们喜欢这样的活动。在幼儿的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支持、接纳孩子的探究行为,并给予一些观察和探究方法的指导:如比较性观察法、连续观察法、分类法、记录法等。在活动中我运用提问的方法,让幼儿对几种爬藤植物的外形特征和攀爬方法进行比较性观察,使幼儿更好地发现它们各自的不同。除了横向的比较,还有纵向的比较,我们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时机,对比观察爬山虎叶子颜色的变化,发现了爬藤植物爬高的原因;对比蔷薇开花前开花后的效果,发现了它对我们人类的用处。当苒苒发现了一棵类似攀缘植物的小苗时,我支持、赞赏她的发现,并利用拍照的方法帮她记录,将照片贴在主题墙上,有助于她后续的观察。在观察和探索过后,我和孩子一起对几种植物按照攀爬的方法不同进行分类、概括,使他们对藤蔓植物的种类及其特征有了较清晰地认识。幼儿在不断地观察、探究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地积累经验,迁移经验,形成受益于终生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科学植物的家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各种植物的种子是不同的,并能区分。

2、让幼儿了解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

3、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习惯和体会成功的喜悦,激起下一次探索的欲望。

活动重难点:

重点: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知道各种植物的种子是不同的,并能区分。

2、难点:了解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空气和水,培养幼儿主动探索的习惯。

活动准备:

1、事先搜集有关植物生长的资料和图片。

2、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若干。

3、花盆、纸笔若干。

活动过程:

1、让幼儿说说植物是怎么来的?请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

2、幼儿讨论:植物为什么会长大?怎样才会长大?

3、幼儿观看视频:植物无根和有根实验。请幼儿看看实验中哪种植物没有死,了解根的作用。

4、孩子的发现:植物是种子种出来的。不同植物的种子长得不一样:黄豆的种子是圆圆的、黄色的;红豆的种子是圆圆的、红色的;芝麻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像小花瓣;绿豆的种子是椭圆形、绿色的;

5、小结:植物的生长需要水、泥沙、空气、阳光、种子。

6、用各种各样的种子拼出漂亮的图案。

科学植物的家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认识更多的植物。

2、为植物做卡片。

3、欣赏几种有趣的植物

4、种植一种喜欢的植物。

5、介绍植树节。

6、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7、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重难点

为植物做卡片、种植一种喜欢的植物。

活动准备

几种植物的图片(梅兰竹菊)、一盆含羞草、有关植物(如猪笼草)的视频。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

1、小朋友,你们认识哪些植物?

2、小朋友们请把你们认识的植物画出来,并把它们介绍个大家。

3、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些植物的图片,你们来看看是什么植物?(出示植物的'图片)

二、活动进行中

1、让小朋友根据图片说出梅兰竹菊分别有哪些特征;

2、介绍梅花、兰花、菊花分别在哪个季节开放;

3、带小朋友在幼儿园以及周围参观植物,介绍植物特点;

4、回到到教室中,拿出带来的含羞草给小朋友观赏、触碰,看含羞草因触碰而收缩的有趣过程;

5、给小朋友观看有关植物的视频,如猪笼草食虫过程等。

三、回家任务

1、让小朋友在家长的帮助下为幼儿园里的植物制作介绍卡片,挂到相应的植物上;

2、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种植。

四、活动后续

1、观察小朋友们种植的植物,一段时间后带到幼儿园,大家共同欣赏;

2、鼓励小朋友们在每年的植树节都进行植树活动。

科学植物的家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识别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知道一般的植物是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组成的。

2、通过“拣菜”的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植物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感受植物世界的多姿多彩。

活动准备

1、集体活动前让幼儿出去观察多种植物,并对植物的“身体”有初步的感知。

2、课件:一株黄豆的生长过程。

3、部分植物、盛菜的篮子。

4、植物“身体”各部分的分解图、白纸、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考。

教师:这几天,你们去找植物了吗?一定看到了许多植物吧!谁来讲给大家听听。

(幼儿描述自己看到的植物。)

教师:你们讲得很精彩!自然界的植物可真是千奇百怪。

教师:(出示课件:《一株黄豆苗》)植物的身体也像人的身体一样,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你们知道这株黄豆苗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吗?

(逐一呈现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二、主动探究,自主建构。

1、发现种子(幼儿自由观察、交谈,老师参与讨论。)

教师:这里有几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请小朋友们想一想,它们分别是什么植物身体上的哪一部分?

(提供实物:大蒜头、树叶、黄瓜、苹果、萝卜、花生、茄子、青椒等。)

教师:花生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实、种子)有些植物的果实就是种子。

教师:苹果是植物的什么呢?(果实)我们把它切开后会发现什么?

(与幼儿一起切苹果)

苹果里的籽就是种子。还有哪些植物果实里也有种子呢?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看哪些果实里有种子

(老师将黄瓜、茄子、青椒等果实切开)。

教师:种子有什么用呢?这里有一颗黄豆种子,我们把它放在泥土里,看它有什么变化

(课件演示黄豆发芽、生长的过程)。

2、了解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1)拼植物师:种子的本领真大。其实植物身体上的每一个部分都很重要。

这里是几种植物身体组成部分的图片,它们能拼成一株什么样的植物呢?

(2)幼儿展示并介绍自己拼的植物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拼的是什么植物?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教师:一般的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可也有一些植物不是这样的。

如:竹子(放课件)有根、茎、叶、花,没有果实、种子。在自然界中,像竹子这

...
《科学植物的家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