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课教案反思6篇

时间:2023-09-01 作者:dopmitopy 教学文档

我们将按照教案的步骤有序推进课程,教案的不断更新与优化体现了我们对教学的不懈追求,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大班语言课教案反思6篇,供大家参考。

大班语言课教案反思6篇

大班语言课教案反思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散文诗的内容,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语言和结构美。

2、体会散文诗重复变化的结构,能根据图意编排散文诗。

3、理解"绿油油"、"红艳艳"、"金灿灿"等描述色彩的词语的含义,学习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活动重、难点:

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体会散文诗重复变化的结构,能根据图意编排散文诗

活动准备:

1、《粉刷匠》、配音乐曲,

2、房子操作图一份、操作图人手一份。

3、字卡:春、夏、秋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课题

1、教师出示白色房子操作图,小兔子盖新房子了,它想把房子变得漂亮一些,你们觉得房子刷上什么颜色好呢?

2,、好吧,我们一起来当一回粉刷匠,来帮小兔子刷房子吧!(放音乐)

3、小兔子想了三天三夜,有了一个不一样的想法。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兔子是怎么做的吧!

二、完整欣赏散文,感受散文大意

1、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字卡)

2、小兔子把什么东西拌在泥土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熟悉内容,理解结构,感受并学习关键词语

(一)欣赏、理解有关秋天的段落

1、现在是什么季节?那我们就先来学一学关于秋天的段落吧!教师有感情的朗诵散文第四段

2、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图片,并按顺序摆放)

3、你还听到了什么?请再听一遍,记住刚才没听出来的那一句。

4、这一段散文诗中有一个好听的词,你听到了吗?谁告诉我"金灿灿"是什么意思呢?还有什么东西也可以用"金灿灿"来说呢?

5、师幼一起结合图谱有感情地朗诵二遍

(二)欣赏、理解有关夏天的段落

1、到了夏天,房子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现在我要请一个好孩子帮我来排一排这四张图片。

3、请你们听听看他排得对不对?教师朗诵,请幼儿边听边验证排图的顺序。

4、理解词语"红艳艳"的含义。师:这里也有一个表示颜色的词,它和绿油油有什么共同点?这种词叫"叠词"。

(三)配乐朗诵第

四、四段师: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把夏天、秋天这两段诗朗诵一遍吧!

五、学习创编有关春天的诗句。

1、春天,这间房子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出示有关春天诗句的图片,幼儿自由看图编排。师:请小朋友们自己把这些图排起来念一念

3、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创编结果,师幼共同倾听、学习。

4、师幼有感情地朗诵2~3遍。

六、完整学习朗诵散文诗

1、小兔为什么要把种子拌在泥浆里,刷在房子上?小兔住在会变色的房子里,日子会过得怎么样?

2、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念一念这首儿歌吧!(配乐)

七、给诗歌取题目这间房子在每个季节当中,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这是一间怎样的房子?你们觉得给这首散文诗取个什么样的名字好呢?

八、延伸

1、冬天到了,小兔子的房子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2、请小朋友吃完饭后把自己的想法画下来吧!

附:《变色的房子》

小兔造了一间新房子,它把小种子拌在泥浆里,刷在房子上。

春天小种子发芽了,绿油油的,绿房子藏在叶子里,狐狸看不见。

夏天小苗开花了,红艳艳的,红房子藏在花丛中,大灰狼看不见。

秋天小树结果了,金灿灿的,金房子藏在果树里,老虎看不见。

小兔住在新房子里,日子过的真快乐。

教学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大班语言课教案反思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欣赏活动中感受与大自然的美,感受秋雨的神奇和大自然的变化,让幼儿了解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动植物在秋季要准备过冬。

2、让幼儿感受文章的意境美,画面美,语言美。

3、让幼儿能积极投入地欣赏文学作品,体验欣赏的乐趣。

4、学习有序、仔细的观察图片,理解图片,并用较清楚的语言描述图片内容。

5、知道故事中象声词运用的趣味性。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活动前丰富幼儿关于秋天季节特征的知识。

2、物质准备:《秋天的雨》课件,《秋天的雨》有声读物,配乐《秋日私语》

活动过程

(1)导入

1、猜谜语,教师集中幼儿注意力,引出。

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到水中看不见。

小朋友,现在是秋天了,那秋天下的雨是什么雨啊?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小朋友想不想看看秋雨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下。

(2)基本部分:

1、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播放朗诵《秋天的雨》,让幼儿初步感知作品。

2、欣赏第一,第二段,让幼儿对秋雨有个更深的认识,重点引导幼儿说出文中出现的植物,颜色。

教师用幻灯片的形式让幼儿观察幻灯片上的画面,并引导幼儿回答问题:"小朋友,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植物啊,这些植物都像什么啊?你们在图中都看到了什么颜色啊?"

3、欣赏第三段,让幼儿感受秋天的气息。

小朋友,你们知道秋天有味道吗?秋天的味道是什么样的?通话幻灯片形式,引导幼儿回答,回答时教师要尽量让幼儿用完整的语句表述。

教师继续引导幼儿:"秋天的雨很甜,很香,闻到这样的香味,你们的小脚丫是不是被勾住了?你们平常都喜欢什么样的食物。若幼儿回答油炸食品类,教师要提醒幼儿少吃。

4、欣赏第四,第五段,引导幼儿感受动植物如何过冬,知道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小朋友,我们知道秋雨带来了很多,那老师要告诉你们秋雨还是一个金色的小喇叭,那你们想想小喇叭会说什么?引导幼儿根据图片回答问题,发挥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回答完后,提出问题:"文中都提到了哪些小动物和植物,它们是怎么过冬的?"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句回答。

(3)总结:

小朋友喜欢秋天的雨吗?在这个美丽的季节,你们快乐吗?现在我们一起跟着音乐读一遍。

活动延伸

1、让幼儿继续了解秋天的变化,了解四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让幼儿了解动物过冬。

3、让幼儿试着创编句子。

4、让幼儿分组表演过冬的样子,培养幼儿的表演能力。

活动反思

只有秋天的时候,你才知生命的季节已经悄悄远遁,落叶之下,沙沙的风中,很难记起在春天的日子里是如何萌发出希望的新绿。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秋天的雨》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孩子们放飞心灵最好的时刻,学生们耳闻、目睹、感受融合体验的全过程。因此教学设计时,我抓住三个环节:一是让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对秋天的切身感受;二是学生自读、同桌互读、教师伴读,在多种读中了解到了课文以秋雨为线索,感受到课文语言美;三是通过品读赏析中了解到了秋天的特点,从中感受到秋天缤纷的色彩,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对于刚刚从低年级升中段的学生来讲,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把握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采用初读课文呢,让学生思考讨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段主要讲什么?引导学生了解,主要内容就是每段开头的一句话。在此基础上,再深入到每一段,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雨的。

学生在整体感知之后,随机引导学生交谈自己的亲身体验,如,现在正值秋天,秋雨绵绵,你感觉秋雨有什么特点?学生感受不错,孩子们可爱的小手像雨后春笋一样,有的说像牛毛,有的说凉凉的,有的说打在脸上舒服……我做了总结,是啊,秋雨的特点是:清凉、温柔。同时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心里感受读文,学生声情并茂的读起来,很认真,也很可爱。

其实,学习语文也是学生各种综合能力不断积累和提升的过程。二年

...
《大班语言课教案反思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