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作用科学教案7篇

时间:2023-09-07 作者:Lonesome 教学文档

我们可以邀请同事审查和提供建议,以改进教案,我们需要培养教师编写高质量教案的能力,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水的作用科学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水的作用科学教案7篇

水的作用科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力

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2、归纳光合作用反应式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独立探究中培养创新意识

2、认同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重要意义,形成爱护植被意识

教学重点

1、光合作用概念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独立设计完成探究活动

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器材、探究活动器材

课时安排二课时

过程

一课时

导??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每天都消耗了空气中大量的氧,空气的氧的含量及所占的比例不足21%。但我们为什么没有感到缺氧呢?

生物圈的空气中氧如此之少,而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每天都消耗了空气中大量的氧。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了氧。

二、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

探讨问题:

1.通过这个实验,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实验

?活动目标】

检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材料器具】

金鱼藻、玻璃水槽、玻璃棒、剪刀、短管漏斗、试管、卫生香牙签、火柴、小木块、碳酸氢钠、清水。

?方法步骤】

1、取一个玻璃水槽或20cm直径的标本瓶,注满清水,每100ml水加入0.1g碳酸氢钠,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将采集的金鱼藻在水中剪取若干带顶端的嫩枝,放置在水槽内,并使切口的一端向上,然后用短管漏斗将其倒扣在水槽里,在漏斗下面垫上两个小木条,使漏斗与水槽底部分开。

3.取一支盛满清水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倒转移入玻璃水槽的水中,套在漏斗短管上,试管内要充满水。

4.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而阳光充足的环境里,使金鱼藻接受阳光照射。不久你可以看到许多气泡从金鱼藻放出,并聚集在试管顶端。

5.待收集约1/2管气体后,在水中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试管并立即倒转,使水落到试管的下部。然后,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或牙签伸入试管中。请注意观察卫生香或牙签的燃烧情况。

?讨论】

1.请描述浸入水中的金鱼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气体的状况。

2.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或牙签伸入试管后发生哪种实验现象?

3.分析该实验结果,获得的实验结论是。

?思考】绿色植物在光下释放氧气有什么意义?

技能

三、拓展训练

分析数据:

试管与灯的距离cm每分钟产生的气泡个数

1060

20__

3010

405

问题

1.光源与金鱼藻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之间有什么关系?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距离越远,气泡越少,距离越近,气泡越多。

结论,光源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2.如果这个实验在黑暗中进行,你能预测结果吗?

没有气泡产生

四、总结

1.绿色植物光的合作用产生氧气。

2.实验经验总结

反思

板书计划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一、光合作用过程

二、实验

1、目的

2、要求

3、现象

4、结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水的作用科学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动手操作中,激发幼儿探究摩擦力的兴趣。

2、发展幼儿思维,能尝试用多种办法改变摩擦力的大小。

3、引导幼儿了解摩擦力,感知不同材料对摩擦力产生的影响。

活动准备

1、课件:图片—陀螺

2、玻璃球、干枣、斜面、轮胎、麻绳、带拉链的衣服、蜡烛、饮料瓶、毛巾。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感知摩擦力的存在,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请部分幼儿演示拔河比赛

2、请小朋友说一说,手抓住绳子后有什么感觉。

教师小结:会感觉到一种阻碍我们的手和绳子摩擦的力,这叫做摩擦力。

二、展??

1、教师:摩擦力是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它还有一个古怪的脾气,就是有时候大,有时候小。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研究一下这个古怪的摩擦力呀?

2、实验:摩擦力

通过实验了解摩擦力,感知不同材料对摩擦力产生的影响。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让陀螺在光滑的木板和铺有绒布的木板上转动,比较那个陀螺会最先停下来。

提问:哪个陀螺会最先停下来,为什么?

小结:铺有绒布的.木板上的陀螺会最先停下来,因为绒布很粗糙,摩擦力大;

光滑的木板因为表面光滑,摩擦力小,所以陀螺转动的时间长。

(2)夹玻璃球和夹枣比赛。

引导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将装在瓶子里的玻璃球和装在瓶子里的枣夹出放在盘子里,看看哪一组最先夹完。

提问:这次你有什么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小结:摩擦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系,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

3、动脑筋想办法,如何减小和增大摩擦力。

摩擦力有时大,有时小,有时候会帮助我们,有时候又会给我们制造麻烦,现在请小朋友开动脑筋,让摩擦力帮助我们做好事。

(1)衣服上的拉链拉不开怎么办?

(让幼儿尝试用蜡烛减少摩擦力解决问题。)

(2)饮料瓶的瓶盖打不开真么办?

(让幼儿尝试用毛巾包住瓶盖增大摩擦力解决问题。)

4、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增大:鞋子和轮胎的花纹、跑道、钉子鞋等。

减小:润滑油、磁悬浮列车等。

小结:原来,摩擦力是可以增大或减小的,我们小朋友要动脑筋让它们帮助我们。

三、结束

幼儿自由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摩擦力。

水的作用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摩擦力。

2、摩擦力对生活的影响。

3、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

4、能大胆进行实践活动,并用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见。

活动准备:

课件3个,两次实验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引题

出示爬雪山和冰上芭蕾以鞋底特写图片。

两双鞋底有什么不同?

换穿可以吗?为什么?

二、第一次实验,感知物体表面与摩擦力的关系。

1、这里藏着什么秘密吗?实验。

2、2条滑道——纸滑道和绒布滑道,2个纸筒。轻轻放上去,轻轻放手,会发生什么?

3、四人一组进行。

4、小纸筒从滑道上滑下来是有什么不一样?(距离远近、速度快慢)并记录(出示课件一)

5、为什么同样的纸筒有不同的结果?

出示课件二, 教师小结:纸筒划下去时,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牢牢拉住纸筒,不让它滑下去,这种力叫做摩擦力。当物体粗糙时,摩擦力就大,当物体光滑时,就拉不住纸筒了,摩擦力就小。

三、第二次实验,感知

1、实验要求:同样的滑道,给纸筒穿上不同的衣服(卫生纸、瓦楞纸、毛巾),与光纸筒的比较。

2、交流:你用了什么办法?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毛巾最粗糙)

四、讨论

如果登山员穿上冰刀去爬山,会怎样? 如果…… 会怎样?

小结:登山员只有穿上鞋底粗糙的登山鞋才能稳步爬山,冰上运动员只有穿上光滑的冰刀鞋才能翩翩起舞。

五、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课件三:厕所里为什么要垫防滑垫?(增加摩擦力,防滑)

滑梯的光滑(减少摩擦力)

活动延伸:

手太滑打不开瓶盖,怎么办?

活动反思:

活动中体现了“做中学”的思想。在实验活动中,充分引导幼儿操作各种不同的材料,探索摩擦力是一种阻力,不断感受、体验摩擦力现象的问题。体验到发现、探索的快乐,产生“我想做、我愿做、我能做”的学习态度。让孩子探索了解生活中离不开摩擦力。

水的作用科学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阐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还是氧的制造者。

2、说明光合作用的实质。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上的应用.

4、通过演示实验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5、通过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分析数据的能力。

6、阐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还是氧的

...
《水的作用科学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