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捡垃圾教案8篇

时间:2023-09-09 作者:Brave 教学文档

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来改进教案,教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调整和改进,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中班健康捡垃圾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中班健康捡垃圾教案8篇

中班健康捡垃圾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垃圾箱上垃圾分类的标记,学习垃圾分类的知识,了解垃圾分类的意义。

2、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知道垃圾分类可以保护环境。

3、萌生初步的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小卡片、垃圾桶图。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引入话题。

2、出示“整洁优美环境图”和“脏乱差环境图”,学生观察并交流。

(1) 小组交流讨论:这两幅图有什么区别?

(2) 学生交流:这些垃圾哪里来的?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3、出示学校垃圾箱上相关板贴,交流含义。

师:同学们,这是在学校的.垃圾桶,同学们把各种各样的垃圾都放到一个垃圾桶里合适么?

(1) 学生交流。

(2) 揭示课题:《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二 、小组讨论,垃圾分类。

1 、小组讨论,生活中我们怎么给垃圾分类?

2 、观看短片,区分垃圾分类。

区分“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

3、讨论垃圾分类。

( 1 )出示卡片:废纸、果皮、塑料袋、剩饭、废旧报纸、树叶、口香糖。

( 2 )小组讨论。

( 3 )学生上台分类版贴。

4 、交流补充,认识垃圾分类。

( 1 )还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垃圾?

( 2 )还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

三、活动延伸,深入了解。

1 、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家里会产生哪些垃圾?

小组合作讨论,并写在卡片上面。

2、讨论卡片上面的垃圾属于何种分类?并贴到黑板上面。

3、集体讨论。

4、全班总结,集体畅想。

5、发起号召,在保证树上贴上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保证书。

中班健康捡垃圾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按照物体标记将相应的物体归类摆放。

2、乐于参与数操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已带领幼儿在园内捡拾过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垃圾标记,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师:今天,教师里来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他们的名字叫xx标记。(幼儿先观察再练习讲述)

2、教师操作情境表演,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以标记的角色讲述)我今,请保天是来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样子和我长得一样,请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箩筐里,好吗?

3、幼儿尝试操作。

请两名幼儿上前看标记将可乐瓶和叶子放在贴有相应标记的箩筐里,其余幼儿在一旁检查。(教师看操作情况给予指导)

4、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醒幼儿看清楚标记再摆放垃圾。摆放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操作结果。

5、延伸活动:带领幼儿到居民小区捡拾垃圾并按类摆放

活动目标

1、认识可回收、不可回收标记,学习将垃圾分类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体验环境污染带来的影响,知道乱扔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初步了解可回收垃圾的用途

2、头饰小鱼、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一个、教学ppt

3、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等。

教学重点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认识

教学难点:

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分类

活动过程

一、故事图片导入。

出示小鱼图片,讲述故事,小鱼的"家"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小鱼的家,请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比较两幅图片的不同。激发幼儿收拾垃圾的欲望。

二、出示标记。

教师出示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记。引导幼儿学习分类。

提问(出示可回收标记):什么叫可回收?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旧报纸、饮料瓶、废纸盒)(出示不可回收标记),提问:为什么叫不可回收?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废电池、果皮、枯树叶、菜叶)。

三、考一考(教学ppt)

垃圾的分类,通过ppt的展示让幼儿加深了解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游戏《帮小鱼整理家》

集体检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垃圾的了解。

四、观看ppt图片

通过观看图片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进一步加深幼儿的环保意识。

课后延伸:

组成“环保小分队”,检查幼儿园的垃圾分类情况。

中班健康捡垃圾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了解垃圾与人类的关系,知道我们可以变废为宝。

2、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懂得垃圾分类的常识

3、激发幼儿保护环境的意识。

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5、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明确五官的重要性。

二、活动准备:

电脑课件、不同色的塑料桶或唐瓷桶四个(红、绿、蓝、白)、分类标签(金属、玻璃、塑料,有机物)、一袋准备扔掉的垃圾(纸盒、玻璃瓶、塑料袋、果皮果壳、易拉罐等物)。图书、照片等。

三、活动过程:

1、出示垃圾筒,引导幼儿讨论:

这是什么?什么是垃圾?垃圾有没有用?如果我们的周围都是垃圾,生活会变得怎么样?那我们该怎么办?垃圾分类很重要,可以把有用的垃圾回收,还可以减轻垃圾场工作人员的劳动量,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今天我们也来学一学垃圾分类吧。

2、出示一袋垃圾,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分类。

(1)请小朋友按自己的想法把这袋垃圾里的物品进行分类,说说分类的理由。教师根据其分类情况给予肯有或建议。引导孩子们发现其中哪些是易燃的?(纸、果、壳、塑料)哪些是不易燃的?(玻璃瓶、易拉罐)易燃物中哪些是对土地无危害的?(纸、果壳)哪些是有危害的?(塑料),最后分出四种情况:有机物、金属、玻璃、塑料。

(2)请幼儿把这些垃圾和分类标签对位。

(3)请幼儿议论哪些颜色的桶适合放哪类东西?教师引导幼儿发现下面的对应关系:绿色――有机物;白色――塑料;蓝色――玻璃;红色――金属。然后将分类签贴于桶上。

3、检查幼儿对分类知识的掌握。

教师提供若干物品,请幼儿说出应扔到哪里。 大家做判断。

4、把垃圾分类桶放置固定角,提示幼儿这样去做

延伸活动

在生活中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教学反思:

“垃圾”是环保中首选的资源,教师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帮助幼儿体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对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周围生活中的资源,我们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为幼儿园的资源,生活处处是。

中班健康捡垃圾教案篇4

设计意图:

蒙氏活动《垃圾分类》就是根据活动"美丽的环境"而产生的,它结合活动区教学,渗透多元智能理念,让幼儿在操作中获得多元智能的发展。在活动中我们首先发出"争当环保小卫士"倡议书,倡议幼儿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不乱扔垃圾,,爱护大自然。并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幼儿影响我们的家长和我们一起关爱环境,不乱扔垃圾,把垃圾进行分类,像塑料、纸制品、玻璃制品这些可以循环再造的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减少资源的浪费,造福社会。

活动目的:

1、知道保护环境的重要。

2、认识减少垃圾的方法。

3、发展幼儿小肌肉动作的灵活性。

4、学会垃圾的分类。

活动准备:

各种材的废旧物品制、托盘、小筐、数字卡、字卡(塑料、玻璃、纸制品)、按摩球、工作毯、座垫。

活动过程:

1、走线:幼儿听着柔美的轻音乐跟老师走线,逐个拿按摩球边走线边按摩手掌,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2、音乐声音渐小,幼儿和老师一起坐在线上谈话、讨论。

(1)老师为什么请幼儿将家里不要的废旧物品,带到幼儿园来放到门口的垃圾分类箱里。

(2)如果不把这些废旧物品带到幼儿园来,我们会怎样处理这些废旧物品。

(3)请幼儿说说,自己以后会怎么做,怎样来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怎样争取做一个合格的环保小卫士。

3、听欢快、热烈音乐走线,并

...
《中班健康捡垃圾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