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深入思考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教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发展阶段,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模板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解答、
2、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能力、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的解答、
教学难点
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并且能够数量、正确的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老师这里有两个数,一个是6,另一个是3、你能够用6与3提问并且进行回答吗?
学生回答:
(1)3是6的几分之几?
(2)6是3的几倍?
(3)3比6少几分之几?
(4)6比3多几分之几?
(5)6占6与3总和的几分之几?
(6)3是6与3差的几倍?
谈话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复习分数应用题、(板书:分数应用题的复习)
二、复习探讨、
(一)教学例4、
学校举办的美术展览中,有50幅水彩画,80幅蜡笔画、___________?
1、教师提问:根据已知条件,你都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并解答、
2、反馈:
(1)水彩画和蜡笔画共多少幅?
(2)水彩画比笔画少多少幅?
(3)蜡笔画比水彩画多几分之几?
(4)水彩画比蜡笔画少几分之几?
(5)水彩画是蜡笔画的几分之几?
(6)蜡笔画是水彩画的几分之几?
(7)
3、教师质疑、
(1)5问和6问为什么解答方法不同?(单位1不同)
(2)3问和4问的问题有什么不同?(单位1不同)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篇2
教学内容:
课本第57-58页。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了解圆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同一个圆内直径长度与半径的关系。
2、 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步骤和方法,学会画图。
3、 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念的启蒙。
4、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5、 通过生活实例、工艺设计感受数学之美,了解数学文化,提高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感知并了解圆的基本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熟练掌握画圆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2、课堂上坚持以生为本,创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课堂氛围。
3、创设步步递进的课堂环节。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使其自觉地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概括及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过程:
一、 从生活中引入圆
1、 出示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图片,让学生找“圆”。
2、 除了刚才这些图形,你还能举出哪些圆形的物体?
3、 师:圆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小到手表里面的零件,大到宇宙飞船的制造都要用到圆的知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对圆的研究就有伟大的成就,因此我们学习圆的有关知识是非常重要而又必要的。
(感受数学之美,板书“圆的认识”)
二、在画圆过程中认识圆
1、 你会画圆吗?你能借助哪些工具来画圆?
(圆规、硬币、有圆孔的三角板、瓶盖)
2、 说说各种画法的不同特点。
3、 介绍圆规,用圆规画圆。
展示学生作品,分析失败案例,请成功同学介绍经验,教师总结。
4、 教师示范画一个圆。请学生上台画一个和老师一样的圆(同一地方、同样大小)。
5、 师:你是怎么做到的?揭示圆心、半径。
6、 认识圆的特征和圆各部分的名称,师生一起操作进行。
(1) 认识圆心
取出圆纸片,先对折,打开,换方向后再对折,再打开,反复折几次,折过若干次后。
问:像这样折可以折多少次?(无数次)
问:这些折痕意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这些折痕意是在圆中心这一点相交)
老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o表示。指导学生在自备圆中心标出圆心,用字母o表示
(2) 认识半径
指导学生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用直尺连一条线段,老师讲解并板书,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问: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
问:量一量,半径长几厘米?同一个圆里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吗?
(3) 认识直径
指导学生把圆形再对折然后打开,让学生把这条折痕用直尺画出来,看看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口答后教师指出同时板书,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用字母d表示。
问: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直径?
问:量一量,直径长几厘米?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4) 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关系
问:刚才我们量了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长度,谁能说出同一个圆里直径长度与半径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 做课本第58页上面的“做一做”中的题。
(2) 判断题
(1) 通过圆心的线段,叫做半径。 ( )
(2) 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
(3) 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1/2。 ( )
(4) 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
四、小结
今天学了哪些知识?
圆的各部分的名称各是什么?
圆的特征是什么?
怎样画圆?
五、布置作业
作业本p42
小学数学六年级教案篇3
设计说明
分数乘、除法及比是本册教材的重点内容,为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本节复习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对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及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复习。
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进一步强调分数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加强计算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的同时,计算能力得到提高。
2.重视对相关概念、性质及某些知识间相互关系的复习。
教学中,把比的相关概念、倒数的相关概念、比的性质以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等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结合教材相关习题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同时将比与分数、除法联系起来。
3.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把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和用比解决实际问题作为重要的复习内容之一,结合教材习题,重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使学生通过对比练习,更好地掌握解决分数乘、除法问题以及比的有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整理复习
1.结合教材习题,复习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计算方法及一些特殊规律。(板书课题)
(1)(出示课件)先想一想分数乘、除法应该怎样计算,再计算下面各题。
×=×=×18=
÷=÷=21÷=
÷=÷=×=
①复习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再计算)
②复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
③生独立计算。
④观察左边两列算式,你能发现乘法与除法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乘法与除法是互逆运算)
(2)结合×和×18复习分数乘法的意义。
(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一个数乘整数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3)结合÷和21÷复习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4)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②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并说一说算理。
+++
15×
+3÷
3.7×+1.3÷
÷
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