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1-5教案最新7篇

时间:2023-10-05 作者:dopmitopy 教学文档

教案包括了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和职责的规划,我们要确保教案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符,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复习1-5教案最新7篇,供大家参考。

复习1-5教案最新7篇

复习1-5教案篇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中第78-7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进一步认识图形的平移,旋转与轴对称。

2、能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能将简单的图形平移或旋转90°。

过程与方法:

整理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性,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

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观察、操作、想象、设计图案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对称、平移、旋转的特征。

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平移、旋转与对称的特征进行图形的变换,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上周末咱们班的李坤和王明随爸爸、妈妈一起去了一个地方。想跟他们一起去看看吗?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师: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学生说分类方法)

生1: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生2: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旋转。

师:平移和旋转是我们常见的物体的运动方式,数学上我们称为变换方式,除了这两种方式,还有哪种方式可以称为变换呢?

生:轴对称。

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复习图形与变换的知识。(板书课题)

复习1-5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9个生字。积累本课8个词语。

2、理解“惊奇、赞叹”等词语的意思。在语言环境中能区别“总算”与“总是”两个词语的不同用法。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继续学习预习课文,养成边读边思的好习惯。

4、通过学习课文,懂得“聪明在于勤奋”的道理。

重点难点:

1、学习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不同的词语。

2、本课重点学习的预习方法是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并尝试着自己想办法解决。

3、对于不同的词语学习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理解。

4、继续学习预习的方法:在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地方做上不同的记号。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秘诀”

通过读课后注释,理解词语的意思。

2、特别聪明的孩子,人们称他们为“神童”,人人都想成为神童,其实成为神童也有秘诀。

3、出示课题:16“神童”的'秘??

4、齐读课题

5、根据课题质疑:谁是神童?为什么称他神童?为什么要在神童上加引号?神童的秘诀又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质疑解疑,整体感知

1、听课文录音,边听边圈划:谁是神童?他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2、师生交流:根据交流媒体随机出示正确答案。

3、简介文中主人公陈毅。

(1)学习生字:毅茅(“毅”注意笔画,特别是左边的最后两笔不能少;“茅”的最后一撇不能少,可以和“序”加以区别。)

(2)理解“名列前茅”的意思:联系学生学习情况来理解。

4、读通课文,在不认识的`字和不懂的地方,做上不同的记号,试着自己想办法解决。

(分别用不同的符号标出生字和不太明白的地方。)

5、学习生字

(1)指名读,老师正音:“旺”是后鼻音,“劝”是三拼法,“诅”平舌音。

(2)认清字形,进行组词

(3)口头交流:这四组字都是属于部首不同的形近字,要加以区别。

三、复习巩固

1、读词语。

秘诀、刷子、符号、格外、圈圈

劝阻、名列前茅、火冒三丈

2、指名读课文。

复习1-5教案篇3

?概念诠释】

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记叙就是记载和叙述人物的经历、活动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经过。描写,即以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做具体入微的描写,给人以真切的感受。抒情,就是抒发、表达自己的感情。议论,就是讲述道理,也就是作者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评论,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

?方法引领】

叙述和描写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叙述和描写的结合是记叙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叙述是通过一般的叙说和交代,把人物或事件及其相互关系变化介绍给读者,把分散的场景、事物的片段贯穿起来,使读者对事物的发展和全貌有一个清晰的了解。

描写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将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造成一种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描写要恰当,即符合身份,突出特征,写出变化、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抒情是指记叙中的抒情,是作者在记叙过程中对所记事物抒发感情。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记叙事物基础上直接倾吐自己的感情,间接抒情是作者的感情渗透在叙述、描写、议论中,使感情同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融合在一起,渗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分为:寓情于事、寓情于景和寓情于理。比较典型的篇目是《陈情表》《我不是个好儿子》《祭十二郎文》《寒花葬志》《项脊轩志》等。

议论,是作者在记叙中对所记事物发表意见,进行议论,有时以叙为主,偶发议论;有时边叙边议。记叙中的议论要注意几点:1、要把记叙的人和物写具体,写生动。记叙是议论的基础,如果记叙本身缺乏具体生动的描述,议论也就无从深化。2、议论要紧扣记叙的内容,自然贴切。或点明文章的题旨,或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揭示所记事物的意义。只有做到这几点,议论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3、议论要言简意赅,恰如其分,点到为止,不可长篇大论。

注意区分议论文中的叙述和记叙文中的叙述:议论文中的叙述是选取人物和事件中最能表现所论述观点的部分,简要叙述这一部分作为论证的支撑,然后紧扣这一部分进行贴近论点的分析,所以,议论文中的叙述是为论证服务的,若叙述部分占据了比较多的比例,则会使议论文文体不明;而记叙文中的叙述描写是文章的主体表达方式,议论抒情占很小的比例,画龙点睛即可。

?片段赏析】

1、两个月前,我们城里死了一个人,他姓别里科夫,希腊语教员,我的同事。您一定听说过他。他与众不同的是:他只要出门,哪怕天气很好,也总要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上暖和的棉大衣。(记叙)他的伞装在套子里,怀表装在灰色的鹿皮套子里,有时他掏出小折刀削铅笔,那把刀也装在一个小套子里。就是他的脸似乎也装在套子里,因为他总是把脸藏在竖起的衣领里。他戴墨镜,穿绒衣,耳朵里塞着棉花,每当他坐上出租马车,一定吩咐车夫支起车篷。(描写)总而言之,这个人永远有一种难以克制的愿望--把自己包在壳里,给自己做一个所谓的套子,使他可以与世隔绝,不受外界的影响。现实生活令他懊丧、害怕,弄得他终日惶惶不安。(议论)

2、母亲收到寄去的钱总舍不得花,听妹妹说,她把钱没处放,一卷一卷塞在床下的破棉鞋里,几乎让老鼠做了窝去。我埋怨过母亲,母亲说:“我要那么多钱干啥?零着攒下了将来整着给你。你们都精精神神了,我喝凉水都高兴的,我现在又不至于喝着凉水!”(语言描写)去年回去,她真的把积攒的钱要给我,我气恼了,要她逢集赶会了去买个零嘴吃,她果然一次买回了许多红糖,装在一个瓷罐儿里,但凡谁家的孩子去她那儿了,就三个指头一捏,往孩子嘴一塞,再一抹。(动作描写)孩子们为糖而来,得糖而去,母亲笑着骂着“喂不熟的狗!”末了就呆呆地发半天愣。(神态描写)

3、她从来不打骂我们。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细节描写)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

...
《复习1-5教案最新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