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通用7篇

时间:2023-10-10 作者:Lonesome 教学文档

教案可以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参考文档,供教师随时查阅,教师应该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以及学生的学习进展,以及及时调整教案,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小班音乐教案通用7篇,感谢您的参阅。

小班音乐教案通用7篇

小班音乐教案篇1

活动内容:

音乐活动——《猫和小老鼠》

设计意图:

?纲要》艺术领域中明确指出:“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针对小班幼儿年龄的特点,我选择了许卓娅老师主编的《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不倒翁诙谐曲》,曲风幽默,乐曲的ab两段节奏,(a段欢快,b段低沉)两段形象对比鲜明,适合小班幼儿欣赏。我设想借助机灵、可爱的小老鼠形象,巧妙地将“猫和小老鼠”的故事贯穿在整个音乐活动中,为幼儿创设了一个游戏的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充分感受音乐中欢快和紧张的情绪。同时,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大胆地表现出小老鼠的走路时东张西望、高兴时摇尾巴、紧张时灰溜溜的各种可爱形态。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感受音乐所表现的不同形象,体验它所带给人们的不同情绪。

2、大胆地用自己想象的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

3、愉快跟随音乐有节奏地做简单的动作。

活动准备:

音乐《不倒翁诙谐曲》、《数星星》。

活动过程:

一、以小老鼠的口吻,激发幼儿欣赏的兴趣。

1、随律动进场,感受轻柔的音乐。师:天黑了,小朋友都睡着了。

2、吱吱吱,听!是什么声音呀?哦,原来是小老鼠呀!

“天黑了,主人都去睡觉了。老鼠我可得好好享受享受!不知,那只可恶的猫在不在?出去看看再说!我左看看,猫不在,我右看看猫不在。哈哈,真高兴

呀!(喵——)呀!不好!猫来了!赶快躲起来,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跑回去。”

二、欣赏音乐。

(一)完整欣赏,引导幼儿感受音乐中的不同形象。

1、这个故事好听吗?这个好听的故事还藏在一个音乐里呢?我们一起来听吧!

2、音乐里的哪一段是表现小老鼠来了,音乐里的哪一段是表现猫来了?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二)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音乐节奏带来的不同音乐情绪。

1、欣赏a段,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小老鼠走路的样子。

今天,我们一起来当小老鼠,学学小老鼠走路,怎么样呀?小老鼠是怎么走路的?还可以怎么走?

2、欣赏b段,引导幼儿感受不同音乐情绪。

刚才呀,猫不在,我们玩得可高兴了。现在来听听第二段音乐,听完这段音乐,心里有什么感觉呀?(害怕)猫来了,小老鼠又是怎么走路的?

三、结合音乐进行游戏。

1、现在,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玩《猫和小老鼠》的游戏。

2、请个别幼儿当猫,其余幼儿当老鼠,进行音乐游戏。

四、延伸活动。

孩子们,这里有猫不好玩,我们还是到别处去玩吧。

小班音乐教案篇2

目标 :

1、幼儿熟悉音乐,了解旋律中出现休止符的地方。

2、能根据音乐的旋律通过想象,创设小老鼠的活动。

准备:图片:小老鼠、美食、猫 音乐《莫扎特第四十交响曲》

过程:

一、导入

师提问:小朋友们,今天方老师请了很多小客人来我们班做客,请你们来听一听,老师请了谁呢?(播放音乐)

幼儿根据音乐来想象回答.引出小老鼠。

二、过程

师:今天,方老师请来了小老鼠,来我们班做客。那请你们告诉我,刚刚小老鼠是怎么出场的呢?(偷偷摸摸的、很小心)

请小朋友们跟着音乐来模仿小老鼠的动作。

师:小朋友们请你们来猜猜小老鼠们偷偷的爬出来干什么呀?(找吃的)

师:对呀,他们爬出来要去找吃的了。那他们今天有没有找到吃的呢?我们再来听听看.(播放音乐)

幼儿回答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它们找到了好吃的东西的。(幼儿回答)

师:那他们发现了几种食物呀?我们来听听。(播放音乐)

教师跟幼儿一起听旋律中的休止符。一个休止符代表一种食物。并出示图片。

师:原来它们发现了五种食物,那我们跟小老鼠一起去搬美食把。我们先来听一听,它们是怎么搬的。(一个音搬一样东西)

老师跟幼儿一起搬美食

三、结尾

师:小朋友们你们听,发生什么事了,谁来了。

幼儿回答

师:小猫来了,我们接下来听,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幼儿回答。

师:小猫来了后,老鼠把手里的食物全扔掉了,老鼠跑,小猫追。那最后有被追到吗?

你们来猜猜看。

幼儿回答。

师:你们说的都有可能发生,现在,我们来完整的听一遍音乐。

等下老师请小朋友们来表演。

小朋友们,老师下次再带你们玩好吗。

反思:

首先拿到这首歌,给我的感觉就像老鼠出来找食物,反复的听了几遍,我用一个故事来把这首歌进行了欣赏。开始是老鼠偷偷的出来看看有没有人,看了没有人之后,就找了自己的同伴出来,一起去找美食,它们找到之后,就跟老鼠们在分享美食。之后猫来了,老鼠与猫有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斗争。

这首歌我主要是让孩子自主,让他们自己听,自己去感受,感受这个时候老鼠在那里做什么事情。通过它们的感受和表演,老师的引导。把整个故事串联起来。

不足的地方时,在听这首歌时候,我并没有把歌的一节节剪切出来,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这个时候老鼠在干什么,让他们有点混乱。并且自己在准备动作上还不足,回应孩子的话不专业。孩子们做动作上让他们不够自主。希望下次上课我能做好这些小细节的问题。

小班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学习用蜡光纸、毛线装饰伞面,培养手工制作的兴趣。

2.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场景布置:下雨;

2.大果冻盒人手一个(贴好双面胶);

3.彩色蜡光纸若干(部分画上图案)、各色毛线若干;

4.铅丝做的伞柄人手一个(绕好即时贴);

5.剪刀、铅笔各人手一份;

6.范例花伞一把;

7.视频展示台。

活动过程:

一、导入(在“下雨”的场景中)

师:小朋友,你们看下雨了,我们一起来唱《大雨小雨》吧。

(师幼齐唱)

二、回忆所见到的伞的样子。

师:谁来说说你见过的伞是什么样子的。

(幼答)

三、出示“小花伞”引起幼儿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玩具的兴趣。

1.师:这儿有把小花伞,你们猜它是用什么做的?

伞上的花纹和图案是用什么装饰的?

2.打开视频展示台,引导幼儿观察蜡光纸和毛线不同的用法。

四、引导探索不同的装饰方法,并请部分幼儿在视频展示台上示范。

五、幼儿操作,教师交代操作要求。

六、在“下雨”的场景中互相欣赏“小花伞”,教师把幼儿作品挂在“雨滴”中展示。

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欣赏用他们的作品布置的教室环境,互相评价,体验成功的喜悦。

小班音乐教案篇4

设计意图:

母鸭带小鸭是一首较经典的歌曲,而且旋律欢快、歌词简单,较适合小年龄段幼儿演唱并表演,根据小小班好进入情境的特点,教师营造母鸭带小鸭的氛围帮助幼儿感受音乐作品快乐的感觉。

重点:能跟着老师演唱歌曲。

难点:边唱边做动作

难点形成原因及解决:

幼儿年纪小,肢体和言语同步匹配还有些困难,因此教师运用多媒体、加强示范来帮助幼儿解决难点。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乐意用"鸭走"、"鸭叫"、"鸭子游水"等模仿动作来表现歌曲的内容。

2、体验参与音乐表演、游戏的快乐。

工具材料:

?母鸭带小鸭》多媒体,小鸭头饰、母鸭头饰、小鱼卡片数目与幼儿人数相同。

活动过程:

一、激趣引题

以讲故事的口吻提出要求:今天,老师请了一位客人和大家一起玩,它是谁呢?我们来看一看,听一听。引导幼儿学鸭叫,模仿鸭叫的动作。

提问:"鸭子在说什么呢?让我们看一看吧。"

二、媒体辅助,学习歌曲

1.观看多媒体母鸭带小鸭。

提问:小鸭怎么叫?学习唱词:嘎嘎嘎嘎嘎嘎嘎-

小鸭跟在谁后面?介绍题目《母鸭带小鸭》

2.能跟着教师演唱.

以鸭妈妈带领小鸭学本领的形式学唱歌曲。

三、歌曲再现

在音乐声中师生一起边唱边表演

...
《小班音乐教案通用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