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活动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3-10-10 作者:Trick 教学文档

教师应该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以及学生的学习进展,以及及时调整教案,教案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专业水平,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活动教案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活动教案优秀8篇

音乐活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听辨各种东西发出的声音,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2、通过探索、操作活动,激发幼儿对各种声音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录音机,音乐磁带

2、电脑,各种声音的录音

3、探索声音所需材料:饮料瓶(有空瓶,有装沙子、黄豆的);筷子(有单根,有成捆的);三角铁棍,水彩笔

活动流程

谜语(耳朵)—听音乐—探索身体发出的声音—分组探索各种物体产生的声音—为音乐伴奏—延伸

活动过程

一、 谜语耳朵:左一片右一片,隔着山头看不见,你也有我也有,没它什么也听不见。

提问:耳朵有什么用?

二、 听音乐

1、 请小朋友听听,是什么声音?

2、 幼儿回答所听到的声音

三、 探索身体发出的声音

1、 教师拍手,然后问幼儿: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并请幼儿集体模仿一遍。

2、 幼儿探索自己的身体哪部分能发出声音,并示范

3、 集体模仿示范的幼儿

四、 分组探索各种物体产生的声音

1、 把准备好的东西分组发给幼儿,自由探索

2、 各组找幼儿示范自己探索的结果

3、 集体模仿

4、 让幼儿用语言描述自己听到的是什么声音

五、 为音乐伴奏

大家分别用自己手里的.物品按教师的指挥,为歌曲《春天在哪里》配节奏

六、 延伸

教师小结:声音就是物体震动后产生的,生活中离不开声音,但也不能制造噪音。启发孩子寻找大自然中的声音。

音乐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初步学会唱歌。

2.在老师的提示下,探索使用图示理解、记忆歌词。

3.体验通过自己探索学会唱歌的快乐。

活动准备

图谱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是啊?(春天)

老师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曲子,叫《歌唱春天》。请小朋友一边听,一边回忆一下,听了这首曲子你好像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象。仔细听。

二、学唱歌曲。

1.感受歌曲旋律。

(1) 幼儿听乐曲。

提问:听了这首曲子,你感觉怎么样?你觉得看到了春天的什么景象?

(2) 观看教师随音乐舞蹈一遍。

师:刚刚老师把小朋友说的东西都编成了一些动作,请你们一边看,一边来猜一猜,这些动作可能是什么意思。

2.学唱歌曲《歌唱春天》

师:刚刚我们听了春天的曲子,也看了老师做的春天的动作,那下面老师来唱一首春天的歌,名字叫《歌唱春天》。

(1)老师范唱歌曲。

提问:你听到了什么?

师:看来这首歌曲有一定的难度,有什么好办法能尽快学会?大家想想以前用过什么方法学唱歌的。

今天老师教你们一个新的方法,看看是什么方法?

(2)学习使用图谱记忆。

师:看这张纸的最上面,写这什么字。(题目)

这张纸从哪开始看呢?(从图一开始看,一在哪?在下面。)

a.听老师唱,尝试用手指图,记忆歌词。

师:下面听老师唱,请小朋友用手指,我唱第一句,你们就指第一个格子,唱最后一句,就要全部指完。好,我们来试一试。

要边听,边看,边想,看看有什么看不懂的地方?一会可以提问。

师:听完了,来,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幼:有空白的地方)

把空白格子的数字,报上来!(6.7.8.11.12)

师:怎么多空白的地方,那空白的地方,我有没有唱?

看看这张图片,空白的地方在哪里?(下面) 妈.咪.爱.婴.网.幼儿园教案频道

师:还有什么问题吧?好,没问题了,我来问,第一个格子子什么意思?(嘿,啦啦啦)

音乐活动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

2、在音乐变化的时候,能根据教师的体态语或语言提示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动作时不影响同伴。

二、活动准备:

1、剪辑音乐,加入捉螃蟹的音乐。

2、自制一张螃蟹网。螃蟹一只。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学习a段音乐的动作。

(1)师:小朋友,你们见过螃蟹吗?螃蟹的脚是怎么动的呢?(请几位幼儿用手做动作)

(3)引导幼儿用脚自由练习

(4)集体练习用手脚跳螃蟹舞(a段音乐第一遍)

(5)用优美的动作再跳一遍(a段音乐第二遍)

2、创编、学习b段音乐的动作。

(1)教师:小朋友知道螃蟹生活在哪里吗?它最喜欢干什么?

(2)请个别幼儿示范螃蟹走路、吹泡泡的动作。

(3)集体练习螃蟹吹泡泡、走路的动作(b段音乐第一遍)

(4)提醒幼儿找空地方再做一遍(b段音乐第二遍)

3、创编、学习c段音乐的动作。

(1)教师出示螃蟹给老师挠痒痒。

(2)引导幼儿从不同方位创编多种挠痒痒动作。

(3)集体学习螃蟹挠痒痒动作。(c段音乐第一遍)

(4)提醒幼儿把动作做得整齐好看一些。(c段音乐第二遍)

4、听音乐完整地练习动作。

(1)教师:刚才,我们学了螃蟹的好多动作,下面我们一起来跳个螃蟹舞吧。(完整音乐第一遍)。

(2)再次听音乐跳螃蟹舞(完整音乐第二遍)。

5、倾听并感受尾声音乐。

(1)教师:听,是谁来了?他来做什么呢?(尾声音乐第一遍)

(2)出示鱼网,交代游戏规则,提醒幼儿仔细听好音乐,师幼玩捉螃蟹游戏(尾声音乐第二遍)

6、散点站位,听音乐完整做动作。

(1)请一位幼儿做捉螃蟹的人,听音乐完整做动作,再玩一次游戏。

(完整音乐一遍)

分析:最后的捉螃蟹游戏主要是引导幼儿能仔细倾听音乐,根据音乐的不同和变化做出相应的动作,注意在做躲藏动作时不影响同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幼儿互相合作、互相谦让的精神

教案简析:

本次活动的音乐选自美国的儿童舞曲以及《水族馆》片段,这段音乐分为abc三段,a段音乐是学习螃蟹跳舞,b段音乐是学习螃蟹吹泡泡、走路的动作,c段音乐是创编挠痒痒的动作。由于螃蟹是小朋友很熟悉而且比较感兴趣的一种动物,所以活动主要是引导幼儿在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来创编螃蟹的各种动作。

所以我把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在:

1)随音乐合拍地做出“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痒”动作。

2)在音乐变化的时候,能根据教师的体态语或语言提示做出与音乐相匹配的动作。

3)在做螃蟹横行、躲藏动作时不影响同伴。

在整个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的积极性较高,他们能大胆响亮地回答问题,把螃蟹跳舞、吐泡泡、挠痒痒的动作表现得优美、到位,完全沉浸在整个音乐活动中。

另外,我们也想通过让幼儿学习互相吐泡泡、挠痒痒的动作,使孩子互相帮助、互相合作的能力得到提高,这一点小朋友在活动中也很好地体现出来了。

在教学活动的组织方面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音乐活动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掌握歌曲的节奏,能熟练地演唱歌曲。

2.能即兴在念白部分创编“捏一个xx什么干什么”的歌词。

3.感受说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课件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ppt课件导入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老爷爷,看看老爷爷在做什么呀?(出示ppt)哦,原来老爷爷在捏面人,那你们见过捏面人吗?在哪里见过?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捏面人也叫面塑,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用面和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加上一些色彩、石蜡、蜂蜜等制成各色面团,经过捏面艺人的巧手,捏成各种戏剧人物、动画形象或飞禽走兽等等,变成人们喜欢收藏的工艺品。这位老爷爷本领可大了,他呀会捏各种各样的面人。来!瞧瞧看!老爷爷都捏了什么面人呀?(幼儿回答)

二、学习歌曲第一部分

1.教师:老爷爷捏的面人好多好多呀,把我们的眼睛都看花了,老爷爷本领大不大呀?有个小朋友忍不住要夸夸老爷爷啦,请仔细听小朋友是怎样夸老爷爷的?(放音乐)

2.教师:

...
《音乐活动教案优秀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