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通常包括教材的选择和使用,以及课程进度的安排,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监测学生的进展,并根据需要调整教案,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22小毛虫教案优质6篇,供大家参考。
22小毛虫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毛毛虫变成蝴蝶的基本过程。
2.大胆表现故事中的拟声词“啊呜、啊呜”。
3.乐于参加文学活动,并体验成功的快乐。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准备:
?毛毛虫》课件,毛毛虫、苹果、香蕉、葡萄、巧克力、树叶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通过课件引出故事,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1.播放课件,出示毛毛虫的图片。
2.播放课件,引导幼儿欣赏故事(最前面的引子部分),初步感知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引导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1.播放第一天(故事)。
提问:毛毛虫看见了什么?什么颜色的苹果?
2.按画面方式学讲第二天内容。
3.播放第三、四、五天(故事)。
4、理解毛毛虫与蝴蝶之间的关系。
(1)让幼儿猜一猜毛毛虫会变成什么。
(2)播放课件,幼儿了解。
5、欣赏完整故事。
三、引导幼儿游戏:毛毛虫变蝴蝶
1.找食物。
2.毛毛虫睡觉。
3.蝴蝶一起跟随音乐跳舞。
教学反思:
活动形式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心理特征。给幼儿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刺激幼儿去感受美和表现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好动,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望强烈。及时表扬幼儿的点滴进步,肯定和鼓励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举止,树立自信心,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
22小毛虫教案篇2
一、活动内容:
毛毛虫变蝴蝶
二、活动目标:
1、复习蝴蝶的特征,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转变过程,丰富知识虫卵、幼虫、蛹、蝴蝶。
2、体验用身体模仿毛毛虫变蝴蝶的喜悦,激发幼儿探索昆虫奥秘的欲望。
3、学习简单构图,绘画出蝴蝶的一生。
三、活动准备:
?毛毛虫变蝴蝶》的课件、蝴蝶挂图
四、活动过程:
1、用猜谜语的形式引出蝴蝶。(运用猜谜语的形式,引起幼儿的兴趣,从而引出蝴蝶的话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位神秘朋友,请你猜猜它是谁?”
(出示谜语:长相俊俏,爱舞爱跳,春花一开,它就来到)
2、出示蝴蝶挂图,让幼儿说说蝴蝶的特征。
师:“蝴蝶美不美?可是我听小蜜蜂说蝴蝶小时候可难看啦,不信你们听------”
3、用故事结合课件介绍毛毛虫变蝴蝶, 帮助幼儿更加形象的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提问:“蝴蝶究竟是由谁变出来的?”“毛毛虫又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蝴蝶的呢?”
4、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出蝴蝶的生长过程:虫卵--------幼虫(毛毛虫)--------蛹--------蝴蝶。(出示蝴蝶生长过程图)
5、蝴蝶拳《毛毛虫变蝴蝶》。引导幼儿通尝试用肢体动作来表现蝴蝶的转变。
“毛毛虫呀毛毛虫,结成蛹呀结成蛹,变蝴蝶呀变蝴蝶”。
教师总结:昆虫世界是非常奇妙的,像这种变异的特性在其他昆虫和动物身上也有发生,小朋友可以回家找找看。
延伸活动:绘画------《毛毛虫变蝴蝶》。
22小毛虫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能按点卡匹配相应的图片和实物。
2、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二、活动准备
胸前有袋袋的黄、绿色肚兜,供幼儿系上扮毛毛虫。
与故事内容相对应的食物小图片若干,1~5点卡、5格分类盒、教学课件、欢快的音乐伴奏带、纱巾
三、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趣师:今天天气真好,毛毛虫们快到草地上来玩吧!
(在欢快的音乐伴奏下,师生一起模仿毛毛虫快乐地在草地上爬行、嬉戏,教师不时地用头轻轻触碰幼儿的头或用脸轻轻地贴近幼儿的脸,并大声地招呼:你好!你真可爱!在教师的感染下,幼儿也快乐地相互碰碰头、贴贴脸,整个气氛轻松、快乐而友好。)
(二)逐段欣赏故事,模仿游戏,感知5以内的数量。
1、欣赏第一段故事,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数数中,感知5以内的数量。
师:毛毛虫第一天找到什么食物?有几个啊?
2、教师带领幼儿模仿游戏,感知5以内的数量。
师:宝宝们肚子有点饿了吧?我们也去找苹果吃。
你找到了什么?数数有几个?
师:赶快把这些好吃的食物吃掉吧。
(幼儿啊呜啊呜,将图片放进胸前的兜兜里。)师生在草地上边爬边寻找食物(教师向场地撒小图片)。根据幼儿在场地上聚集的情况,可不断变换着方向向空处撒小图片,保证幼儿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3、出示相应的点卡。
师:你刚刚吃了什么,有几个?
一个苹果,可以用一个圆点来表示。
4、依次类推,欣赏并模仿第二、三、四、五段故事。
5、师:毛毛虫吃饱了,它找到了一片树叶,趴在上面睡着了。我们悄悄的来做游戏吧。
(三)点卡找朋友――匹配
1、教师出示点卡,示范匹配相应数量的食物。
师:圆点宝宝们想和这些好吃的食物做朋友,我们一起来帮助它们吧。
2、操作活动。幼儿每人取一份分类盒,将兜兜中的小图片,按数量匹配到分类盒中相应点子下面的空格里。
3、集体和老师一起验证。
(四)毛毛虫变蝴蝶――感受快乐、
1、(、教案来自:快思教、案网)师:毛毛虫醒来的时候,长出了一对翅膀,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啦!
2、音乐声中,师生一起挥舞着学蝴蝶飞出活动室。
四、附故事:毛毛虫
一条绿色的毛毛虫,爬呀爬呀,它的肚子饿了,想找一些东西吃。
第一天,它看见了一个红苹果,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第二天,它发现两只黄香蕉,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第三天,它找到三片绿树叶,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第四天,它又发现了四块巧克力,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第五天,它找到五颗紫葡萄,又啊呜、啊呜大口吃掉了。
毛毛虫的肚子不再咕噜咕噜叫了,它快乐地趴在叶子上说:我要结一个茧,把自己包起来,好好睡一觉。过了几天,毛毛虫醒来了。它的脚不见了,长出了一对美丽的翅膀。它说:我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啦!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次活动,让幼儿自己动手创造,发挥想象力做出自己心中的毛毛虫,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都很开心。其次在音乐背景中,幼儿和毛毛虫做好朋友,体会着他们的开心与不开心,学会关心爱护毛毛虫及其他好朋友。这次活动气氛活跃幼儿兴趣浓厚,让幼儿感觉在做游戏在玩,而不是在上课。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版本2大班语言《跑跑镇》公开课视频+希沃白板课件+教案(送ppt课件音乐)
22小毛虫教案篇4
教学意图:
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绘本很关键,因为有趣的绘本,不需要家长老师的刻意引导,孩子对有趣的绘本自然而然就感兴趣了,不注重文字的多少,而是以孩子感兴趣的'图画表现出来,《好饿的毛毛虫》图画很生动,文字很少,而且又简洁,很适合孩子看。符合孩子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 了解毛毛虫破茧而出的生长过程。
2. 用肢体表现毛毛虫和蝴蝶的动作。
3. 感受色彩美。培养阅读兴趣,发展观察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
ppt 图片
教学过程:
1.出示ppt毛毛虫面包图片
这是什么?见过真的毛毛虫吗?它长什么样?
2.理解故事内容
结合ppt讲解故事
(1)讲到“它想要找些东西来吃”ppt停止。
毛毛虫想去干什么?如果你是毛毛虫你会去吃什么?一起看毛毛虫去吃什么了!
(2)讲到“星期五,它吃了五个桔子,可是,肚子还是好饿。”
毛毛虫吃了这么多水果,星期一吃了一个苹果,星期二吃了两个梨子,星期三吃了三个李子,星期四吃了四个草莓,星期五吃了五个桔子。星期六应该是几个?数数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