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包括评估方法的计划,以测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的效果,教案可以帮助我们达到课程的教学目标,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设计t台的教案参考6篇,感谢您的参阅。
设计t台的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十元以内人民币,并能说出他们的单位名称。
2、学习看钱币上的数字,知道钱币可以用来购买相应同等币值的商品。
3、学会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与在超市做营业员的幼儿做好事先的购物安排。
2、10、5、2、1元的人民币若干,10元以内人民币人手一份。
3、音乐、录音机、小篮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一)游戏:《开火车》复习10以内的加法。
(二)以变魔术形式分别出示1元、2元、5元、10元的钱币,让幼儿认识,并说出钱币的名称。
教师:魔术、魔术、魔术变变变,这些是什么?你们知道它们各自代表多少钱吗?(10元、5元、2元、1元)这些钱是哪个国家?(中国)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人民币)人民币有什么用途?
(三)引导幼儿分别观察钱币正面和反面的图案,并读一读上面的数字。
教师:好,现在我们一起来和人民币做朋友,看看他们有什么特征?
(四)幼儿学习用10元兑换5元、2元、1元。
教师:小朋友,我考考你们,10元的人民币可以兑换几张1元?又可以兑换几张5元?还可以兑换几张2元?引导个别幼儿进行操作,并请幼儿出自己是如何兑换的。
二、组织幼儿观看软件图片,引导幼儿了解人民币的兑换过程。
小朋友,真聪明,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商店里的顾客是怎样购物的。
三、组织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物品图片及价钱进行尝试购物。
今天,我的商店要开张了,我的店里有很多物品买,我们来看看哪些东西,它们卖多少钱?教师当售货员,小朋友当顾客,进行游戏3—4次游戏。
四、幼儿进行角色游戏
1、请几名幼儿当售货员,部分幼儿是顾客。提出超市购物要求:明天,我们要出去冬游活动,为冬游活动准备一些小食品,每个小朋友就用自己蓝子的钱,每个小朋友事先考虑好,要买什么东西,观看商品的价值,然后用自己以有的钱范围内购物。
教师:现在我们出去购物了
3、来到超市,自主购物。教师指导幼儿观看商品的价值,购满需要的商品。
4、到柜台结帐。自己核对商品和价钱。
5、组织幼儿讲述自己买了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
五小结,结束活动。
1、人民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方便,我们用过了钱之后就要洗手,因为钱有很多细菌。
2、组织幼儿听音乐(小汽车)结束活动。
幼儿园认识钱币教案,我们的生活中最重要的流通货币就是人民币,所有的东西都需要用人民币来买,所以教会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很重要,这是幼儿们正式踏入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设计t台的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和合成,知道5可以分为两个数,两个数合起来仍是5。
2、初步体验总数与分出的两个部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3、记录自己的操作结果并正确表达。
活动重点:掌握5的分合。
活动难点:体会总数与分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活动准备:桃子树、蘑菇地可操作教具、记录卡、数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带小朋友去郊外玩玩,来到了桃树下,来到了蘑菇地里。小朋友数一数有几颗桃?几个蘑菇?
二、幼儿操作
1、请小朋友分别摘掉一颗桃或一个蘑菇到篮子里
2、说一说剩下几颗桃或几个蘑菇,并用数字表示出来
3、观察剩下的桃子和蘑菇与篮子里的桃子和蘑菇之间的关系
三、完成记录卡
幼儿自由摘取不同数量的桃子或蘑菇到篮子里,并用数字卡片在记录卡上表示结果。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认识数的组成,体验分与合,所有的操作和练习都是把若干个实物分成两部分,再把分实物抽象成分解数,从数的分解体会数的组成。孩子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断体会分与合,感受分与合既是不同,又是有联系的。
设计t台的教案篇3
?少年闰土》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能力目标:快速阅读课文,能用讨论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3、情感目标:体会人物性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重点分析:
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学媒体:
硬件媒体:计算机、扫描仪、投影仪、录音机、录音带。
软件媒体:文字、图形、音乐。
四、教学过程
设计
1、导入
新课。
(1)教学过程
与教学内容。
含苞欲放的早字。图1(略)
教学策略设计:用“早”字引出作者,简介作者,为学生了解闰土后,从鲜明的对比中体会社会的不平等,以为后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埋下伏笔。
2、学习课文。
(1)教学过程
与内容:听录音。
策略设计:纠正生字读音,感受语音变化;认读生字新词。
(2)教学过程
与内容:
①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图2(略)、图3(略)
a:脸——紫色
b:头——小毡帽
健康
c:颈——银项圈
活泼
d:怕见人
怕羞
策略设计:引导学生抓住人物外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②讲述闰土的新鲜事,了解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图4(略)、图5(略)、图6(略)、图7(略)。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说说讲了哪些事?选一件你最喜欢的讲给同学们听。
教学策略设计:体现自主学习,结合口语交际,力求读写合壁。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和我都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提问)
和闰土相比,“我们”的知识太少了,目光太短浅了,写出了作者不满现实,追求自由生活的心态。
④惜别
作者:大哭。
闰土:躲在厨房不肯出门。
策略设计:从人物的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作者与闰土的浓厚情谊。
3、课外延伸:(图书室或网站)
向同学们推荐《中年闰土》、《故乡》,交流读书体会。
设计t台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在欣赏的基础上,表达对邮票的认识和感受。
2.学习用画和剪等方法设计和制作邮票。
3.知道寄信时一定要贴上邮票,不同的地方需要的邮资是不同的。
活动准备:
1、幼儿对邮票有初步的认识。
2、教师收集各种邮票的图片,供幼儿欣赏。
3、画一封给父母的'信装在信封中。
活动过程:
一、回忆已有经验
1、教师:你见过邮票吗?邮票是什么样子?(边缘有锯齿,上面有各种风景、人物、动物等画面。)
2、教师:邮票有什么用?(寄信时贴在信封上)
3、教师:为什么寄信时要贴邮票?(是已付邮资的表现)
二、欣赏邮票,感受邮票图案的美。
1、教师:邮票是什么样子?边缘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邮票上有什么?(风景、人物、动物------)
3、教师:这些图画和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同?(比较简洁、因为画面比较小)
4、教师:除了图画,还有什么?数字表示什么意思?(付了多少邮资)
三、制作工具,讨论制作方法。
1、教师:看看桌上有什么?(教师为幼儿准备的各种工具)
2、教师:你知道这些东西怎么样制作邮票?(制作步骤、使用方法)
四、设计和制作邮票。、
1、教师:你想设计一张什么样的邮票?
2、教师:邮票上画些什么?(风景、人物、动物等)。画在哪里?数字怎么写?写在哪里?
3、指导幼儿进行设计和制作。
五、展示和。
教师:你最喜欢哪张邮票?为什么?邮票上画了什么?齿形的边缘是什么做出来的?你的邮票是多少邮资的?给信贴上邮票
设计t台的教案篇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走近作者,认识生字、生词。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散文的特点及散文的选材。
能力目标:学习在平实的叙述、抒情中蕴藏着的极为精巧的构思;关键语句含义的理解
情感目标:,认真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的感情,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