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熊猫教案8篇

时间:2023-10-24 作者:Brave 教学文档

教案的适切性包括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师需要根据学科内容和学生的需求来确定最有效的教学策略,我们的教案需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和多媒体资源,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美术熊猫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美术熊猫教案8篇

美术熊猫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教幼儿操作学习。

2.引导幼儿综合运用粘、画、剪等方法,表现动物的主要特征。

3.学会对称粘贴和挖空的方法。

4.愿意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活动的快乐。

5.培养幼儿对美的欣赏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学准备:

(1)范例。干净的纸袋(旧信封)、画有熊猫耳朵轮廓的黑纸若干。

(2)彩笔、剪刀、胶水若干,抹布每组一块。

教学重点:

教幼儿用剪、贴、画的方法,制作熊猫纸偶。

教学过程:

1.用谜语或游戏的形式导入活动。

2.教师出示范例、讲解制作方法。教幼儿利用干净的废旧纸袋制作纸偶:在纸袋的上半部画上熊猫的眼睛和嘴,在纸袋上端两个角的位置上,粘贴熊猫的两只耳朵(纸袋前后两面都要粘)。然后,在纸袋中部的两边剪两个小孔,孔的大小能伸进手指即可。

3.让幼儿剪下熊猫的耳朵。

4.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粘耳朵、画眼睛的位置要正确。

5.引导能力强的幼儿,用同样的'方法做出其它动物纸偶,并用来做游戏、表演故事等。

教学反思: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种需要他们手、眼、脑并用,并需要把自己的想象和从外界感受到的信息转化成自己的心理意象,再用一定的美术媒介把它表现出来的操作活动。

美术熊猫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游戏活动感知泡泡的特征,如:小、颜色、形状等。

2、引导幼儿巩固学习画圆的技能,并能应用线条、色彩进行装饰。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巩固学习画圆的技能。

活动难点:

能应用线条、色彩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吹泡泡玩具两套,熊猫头饰一个、人手一张印有熊猫吹泡泡的画纸、作画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游戏:“吹泡泡”(室外)

1、引导幼儿观察泡泡的特征。

师(周):“熊猫宝宝们,你们看,谁来啦?”

师:“孩子们,今天妈妈想和你们玩吹泡泡的游戏,你们高兴吗?”“但是我有一个要求,玩的时候要看清楚泡泡的形状、颜色、小,明白了吗?”

2、集中幼儿,提问:“你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小颜色呢?”

3、小结:“泡泡圆圆的,有的有的小,五颜六色的真漂亮!”

过渡:“孩子们,听说教室里也有一个熊猫宝宝在吹泡泡呢?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好吗?”

二、引导幼儿添画泡泡。(室内)

1、出示放的作画图,“你们看,它吹得泡泡怎么样?”(太少了,而且也不好看)“你们想不想助它们吹出更多的泡泡?”(引导幼儿添画圆)“用什么办法使这些泡泡更漂亮?”

(引导幼儿运用已学过的线条、色彩进行装饰。)教师

边说边根据幼儿意愿演示。

2、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三、幼儿自主评价:

教师将幼儿的全部作品展示出来,让幼儿自由地评价,并将自己认为最好的贴上小粘贴,最后看谁的奖品最多,谁就是能干小宝贝。

活动思:

陈鹤琴先生说:“我们主张幼儿园应当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去引导儿童。”他主张在玩中学,因为玩是孩子学习的第一需要。美术活动是以鲜明的形象性为特征的,是必须动手动脑的。美来自客观事物,美感是主体对客观刺激的映。有了美感,才能有美的表现。这段时间以来,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们主要采用“看看、想想、做做、画画、玩玩”,的方法,让幼儿在自由自在的天地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本课堂,我们主要是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让在幼儿生动,活泼的情境中感知圆的特征,从而由感知————熟悉————记忆————再现,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这样,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自然会用他全副的精神去做他要做的事情,整个过程充满轻松、愉悦的气氛。

活动结束时,让幼儿相互评价,教师参与评价,再次达到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效应。同时也充分体现以幼儿为活动的主体,让幼儿自主评价,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参与性。

美术熊猫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拼贴并添画的方式表现熊猫的快乐生活。

2、在表现熊猫照片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课件、音乐(熊猫来了)

2、幼儿操作材料:熊猫头、身体、四肢的拼图,水彩笔,胶棒等。

操作提示:

一、引出

ppt1:这是谁呀?(图图)图图最近是个小小摄影师,为一种小动物拍了一套很可爱的照片。“耳朵黑,眼睛黑,手黑黑,脚黑黑,身体圆滚滚,爱吃嫩竹子。”猜猜是什么小动物?(熊猫)

小结:大熊猫,胖乎乎,头和身体圆圆的。耳朵黑,眼睛黑,四肢也是黑黑的。

二、欣赏讨论

师:熊猫的生活很快乐,一起来看看图图为他们拍的照片吧。

1、ppt3(吃竹笋)。提问:熊猫在干什么?他的手是怎样的?脚是怎样的?你猜它的心情怎样?

小结:坐在地上吃竹笋,熊猫真快乐。

2、ppt4(玩皮球)。提问:这只熊猫在干什么?他是怎样玩球的?

小结:抱着皮球走一走,熊猫真快乐。

3、ppt5(多幅)。熊猫还会干什么呢?谁来说一说。请幼儿欣赏。

小结:爬树、睡觉、玩轮胎、玩滑滑梯、还会吹泡泡,熊猫真快乐。

三、共同示范

1、出示乱掉的照片。师:哎呀,图图不小心把这张照片弄乱了,我们来帮他拼好吧!

2、头和身体:先要找到熊猫的头和身体。头和身体碰一碰,变成一只大熊猫。教师示范将头和身体贴在一起。

3、手:健康熊猫最快乐,手脚要摆摆好哦。手和身体碰一碰,摆摆好。

4、脚:熊猫的脚会怎样呢?谁来试试看?请个别幼儿帮忙。

5、快乐生活。这只熊猫会在干什么呢?教师和幼儿根据现场添画。

小结:谢谢你们的帮忙,我们拼好熊猫的照片喽。头和身体碰一起,手脚都有摆摆好,熊猫真快乐,吹泡泡喽。

四、操作指导

1、师:图图说还有一些熊猫照片被打乱了,需要你们的帮忙一起来制作熊猫照片。请你们先将熊猫拼拼好,再画一画熊猫会在干什么?制作一张熊猫的快乐生活照。

2、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五、交流分享

师:你的熊猫照片好了吗?一起来看看。

交流:这只熊猫健康吗?他在干什么?它快乐吗?

结束:今天我们帮图图做好了熊猫的快乐照片,好开心!

美术熊猫教案篇4

目标:

1.感受故事中熊猫伯伯乐于助人的美好情感。

2.有兴趣地学讲故事中的角色对话,理解词语:合适。

准备:

1.故事录音、教学挂图。

2.围巾、口罩、帽子、手帕、鞋子等物品。

过程:

1.交代故事名称,引发兴趣:

什么叫百货商店?百货商店里卖些什么?”

猜猜,谁会来熊猫百货商店买东西?它们会买些什么?”

2.看看听听议议,理解故事主要内容:

教师边操作教具边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第一部分内容(从第一自然段至第四自然段):

——“长颈鹿、河马、大象为什么都不高兴?”(初步理解词语:合适。)

请你猜猜,熊猫伯伯会怎么做呢?

如果你是熊猫伯伯,你会怎么办?

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第二部分内容(从第五自然段至结束):

——“熊猫伯伯想出了什么办法?”

“熊猫伯伯对长颈鹿、河马、大象是怎么说的?”(请幼儿学着说一说。)

最后,长颈鹿、河马、大象对熊猫伯伯说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3. “长颈鹿、河马、大象高兴吗?为什么?”

“我们也来学一学熊猫伯伯吧!”

4.体验买卖游戏的乐趣:

在游戏中,教师引导扮演售货员的幼儿学说:“请问你要买什么?”指导扮演顾客的幼儿正确使用量词,如:“我要买一顶帽子。”或者“我要买一顶红红的帽子。”

美术熊猫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知道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惜动物。

(2)知道熊猫是生活在深山

...
《美术熊猫教案8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