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鼓励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案设计,我们的教案涵盖了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资源,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教案模板5篇,感谢您的参阅。
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3、品味、积累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
1、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2、品味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种看似普通却又非同寻常的花。展示丁香花图片,请学生谈谈对丁香花的印象以及了解,为理解“丁香结”的内涵做铺垫。
板书课题。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文本,作者从“赏花”和“悟花”两部分描写了丁香花。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了丁香的美?并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
(二)品读文本,理解感悟。
1、细读课文,看看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
①城里丁香花
②城外丁香花
③斗室外三颗白丁香
④雨中丁香图
2、描写角度有哪几个?
①颜色
②形态
③味道
可结合练习“思考探究一”想想作者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赋予丁香灵动幽雅、洁白无瑕、可爱芬芳的品格。)
3、写出了丁香什么特点?
①繁密耀目
②幽雅的甜香
③娇俏灵动
④鲜润妩媚
4、赏析描写优美语句。
出示句子: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么?
参考“问题探究”的具体分析,让学生深入文本,品味语句,理解文章意境。
穿插“思考探究”第二题,让学生边赏析,一边深入思考。阅读中,你看到了、想到了什么,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想象?
5、问题探究:
(1)“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作者在这两句话中用“积雪”和“莹白”替代“丁香”,有什么好处?
(2)如何理解作者把雨中丁香比作“印象派的画”?
(三)理解情感,品悟中心。
1、结合文章,进一步说说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引发了作者对人生的哪些思考?
(1)出示丁香花蕾图和中式衣襟盘结图。丁香花蕾之所以称为“丁香结”,从外形上看,也许是因为它跟衣襟上的盘花扣很相似。
(2)理解古人何以发明“丁香结”:结合“积累拓展”第四题,也可以再补充其他诗句,让学生了解“丁香结”常出现在表达问怨、愁思的诗境中。
(3)理解作者流露的情感:结合文段的理解,此处的“丁香结”指的是生活中不顺心的事情,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
2、结合自身经历,赏析文中哲理性的语句。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给我们怎样的人生启示?
过渡:丁香这种看似普通却又非同寻常的花,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而郭沫若先生笔下那”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的石榴,与”丁香结“有着相似之处,我们来共同阅读吧。
(四)展开阅读,开阔视野。
整合阅读图书中郭沫若的《石榴》。
1、用简洁的句子或者词语去描述一下石榴。
2、在夏天,许多花都不再争奇斗艳,石榴花却开了起来,这表现了石榴怎样的性格?
3、说说”石榴“与”丁香结“的相似之处。
4、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想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课后练笔:体会学习本文由事物引发联想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150字)
板书设计
丁香——丁香结
①城里丁香花①颜色①繁密耀目
②城外丁香花②形态②幽雅的甜香无畏无惧
③斗室外三颗白丁香③味道③娇俏灵动
④雨中丁香④鲜润妩媚从容豁达
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开、竖折3个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开、竖折3个基本笔画。
教学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一猜。谜底是(云)(风)
2、板书课题,老师范读,再齐读。
二、朗读课文
1、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听,一共有几句话?
2、老师带读一句,学生读一句。
3、指句来读,分男女读,齐读。
三、感知内容,学习生字。
(一)学习第一句。
1、出示图片,说一说图上的内容。认识“云、雨、雪、风”,抽认生字,看图了解意思。
2、为什么云对雨,雪对风?对对子,一个字对一个字。
3、“云、雨、雪、风”都是什么?(自然现象)
4、朗读第一句,注意节奏。
5、指名朗读,齐读。
6、老师范写“云”,学生跟着书空字形。强调“撇折”的写法,不要分成两笔去写了。
7、老师板书笔顺,学生跟着书空笔顺。
8、云可以组哪些词?学生说,老师板书(白云)(云朵)
(二)学习第二句
1、出示图片,说图上的内容。认识“花、树、鸟、虫”。
2、指名读生字,打乱顺序认,齐读。
3、“花、树”都是什么?(植物)“鸟、虫”都属于什么?(动物)板书植物、动物,齐读。
4、朗读第二句,老师教读,学生跟读,读出节奏。
5、老师范写“虫”,学生跟着书空。强调“提”的写法,让生反复书空,跟着老师写。“虫”的第二笔是(横折)
6、老师范写笔顺,学生跟着书空笔顺。
7、让学生给“虫”字组词,老师板书,(虫子)(虫牙)
(三)学习第三句
1、出示图片,说图上的内容,认识“山清、水秀、柳绿、桃红”
2、指名学生读,老师教认,打乱认,齐读。
3、“山清水秀、柳绿桃红”都是美丽的景色。双字对的形式。
4、朗读第三句,指名读,分男女读,齐读,以对子的形式来读。
5、老师范写“山”,学生边书空边说笔画名称。
6、认识“竖折”,让学生反复书写,强调这是一笔,不要分成两笔书写。
7、让学生给“山”组词,老师板书(大山)(山上)(山下)
四、对对子
1、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对子,分男女来读对子。
2、对对子的要求是什么?
3、让学生试对对子。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占位,让学生说一说每笔占什么位置。
2、老师强调易错的笔画和笔顺。
3、学生先描红,再独立写。
4、老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把生字和笔顺记住,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一年级上册教案语文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会认9个字,会写12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过程和方法:通过集体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情趣和蕴含的道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悟张衡从小勤于思考、善于观察、乐于探究的精神。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在愉快轻松的学习中掌握生字,记忆字形,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生字;能正确、流利、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中蕴含的道理,通过细读品味使学生养成善于观察和思考,热爱科学的好品质。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一、板书课题,指导读题。
1、1900多年前,就在这美丽的星空下(课件出示星空图)有一个数星星的孩子。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