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的研究和策划,我们需要定期评估教案的效果并进行改进,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神圣的土地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神圣的土地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大地的情感,懂得必须用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2、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优美,感悟语言蕴涵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诵读,感悟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人与自然息息相关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的语言;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获得对自己生存的土地、家园的深刻认识,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
一、创境导课,感知“神圣”
1、复习生字:这些词语会读吗?好,老师看那一小组读的最响亮最准确。
2、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被誉为有史以来在环保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西雅图酋长和印第安人对这片神圣土地的敬畏深深感染了你,感染了我。请大家把1至3自然段读一读吧
3、此时这片土地即将要转让给华盛顿的白人,他们将成为这片土地新的主人。如果你是一个印第安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此时此刻,你最想对购买这片土地的白人说些什么呢?
二、潜心读文,感悟“神圣”
1、同学们,现在请自由朗读4至8自然段,从课文中找出西雅图酋长向白人领袖提出了哪些要求?
(一)善待河水
(1)西雅图认为应该怎样善待河水呢?请找出文中的句子。
(2)通常情况下,只有人与人之间才会互称兄弟,而这里印第安人将河水视为兄弟,体会到了什么?
(3)为什么作者说要像善待兄弟一样善待河水?请读第4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4)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二)善待空气
(1)西雅图认为应该怎样善待河水呢?请找出文中的句子。
(2)空气是大自然中最平常不过的,但在西雅图和印第安人的心中,空气是怎样的?请读6,7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
(3)那对我们来说,空气意味着什么?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三)善待动物
(1)西雅图认为应该怎样善待动物呢?请找出文中的句子。
(2)如果不照顾好动物,后果会怎样?请读第8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
(3)那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需要动物吗?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
三、升华情感,深化“神圣”。
1、这部分内容中,西雅图反复强调的观点是什么?看谁最先找到?出现了几次?分别在第几自然段?
(1)这是深深的无奈呀,······
这是万分的不舍呀,······
这是真诚的叮嘱呀,······
2、西雅图还希望我们做什么?快速浏览9至11自然段,再次用心灵和这些文字对话。
(1)印第安人有太多想叮嘱我们的了,所以在演说的最后,千言万语只汇成一句话,
(2)为什么会这样说,前面第三段不是说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吗?
四、提出希望,践行“神圣”
1、可是,如今,土地,我们的母亲,已灾害频频,伤痕累累,血迹斑斑,此时,让我们共同说出我们的心声:保护环境,爱护家园,这是我们读了西雅图酋长动人的演说所体悟到的,我们在生活中要做些什么,注意些什么呢?很好,希望同学们能够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用自己的切实行动来保护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
2、不少的作家、诗人,也写出了不少热爱土地的诗歌,下面我们共同欣赏艾青的诗歌《我爱这土地》,诗人艾青对这片土地的一片赤诚之心都渗透在诗歌的字里行间了。
五、作业布置
神圣的土地教案篇2
学习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圣洁、回荡、滋润、眷恋、闪闪发光”等“词语盘点”中列出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局部。
3、揣测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4、体会人类与大自然休戚相关、不可分离的密切关系,懂得应该维护环境、保护家园。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在黑板上出一道词语填空题:请在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使得词语间能搭配起来:这片土地是()的。(坚硬、黑色、充溢希望、纯洁等)
那么,我们的课题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板书)
“神圣”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仅留作悬念,不必回答)
交流信息,了解背景
同学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美国印第安人和首领西雅图的知识,教师作简要介绍,为感知全文作铺垫。
感情朗读,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各自放声把课文读一遍,想想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自告奋勇,分段试读。
教师随机指导易读错的字词的读音。
同桌对读,互相指正纠错,互相指导。
默读考虑,理清文脉
默读课文,想一想西雅图的信中都讲了哪些内容?(土地是圣洁的──大地和人的关系──善待河水──维护空气──照顾动物──热爱大地)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什么地方读明白了,什么地方还没读明白,做好标志。
第二课时
再读课文,提出问题
1、默读全文,提出自身不能解决的问题。
2、师生一起解决问题。(与后面学习内容重复的,可留等后面解决)
走进文本,研读课文
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1、提出问题:“这片土地的每一局部都是神圣的”,课文的哪些段落讲到了“这片土地的每一局部”?(2、3自然段)
2、同学读2、3自然段。
3、一起交流难理解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第2、3自然段。学有余力的可以背诵下来。
这一片生生不息的土地,这一片美丽圣洁的土地,这一片满载希望的土地,这一片印第安人美好的家园,假如被转让出去,西雅图和他的同胞们是多么的眷恋和不舍呀!西雅图将这份感情转化为对白人的谆谆告诫,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哪些句子引起了你的考虑?在文中画下来。再想一想,他重点是从哪几个方面告诫他们的?(善待河水、维护空气、照顾动物、热爱大地)
5、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善待河水?(4、5自然段)
(1)解决不懂的问题。
(2)有感情的朗读第4、5自然段。
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维护空气?(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
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照顾动物?(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
课文哪几个段落强调了要热爱大地?(教学过程同“善待河水”)
回应课题,再读全文
1、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这一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话的含义。
2、选择自身感受最深的段落背诵。
联系课文,拓展延伸
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家乡的土地、身边的资源。它们是得到了维护还是遭到了破坏?就这个问题,写一写自身的感受和发现。
神圣的土地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嗡嗡、麋鹿、骏马、雄鹰、潺潺、松脂、婴儿、眷恋”9个词语,并理解“神圣、眷恋”的意思。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体会深刻的句子,揣测优美的语句,来理解土地的神圣。
3、体会人类与自然休息相关、不可分离的关系,懂得应该维护环境,保护家园。
【教学重点】
引导同学通过朗读来深入感受文章的语言文字,体会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的丰富内涵,深刻寓意。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先来做个小测试:_____的土地。
生回答。
师:肥沃的、贫瘠的、松软的土地,使我们对土地的认识,而有些人却认为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神圣”是什么意思?引导:我们可以用近义词或把两个字分开组词的方法理解“神圣”。
师:把大家的理解综合起来,就是“神圣”的意思,那就是极其庄严、圣洁,不可侵犯。谁认为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呢?(印第安人)
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去读书,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开始。
二、整体感知,认识字词
同学读书。
学习字词。
第一组:潺潺、嗡嗡。
生读,注意纠正“嗡嗡”的读音。读了这两个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象?
第二组:松脂、麋鹿、骏马、雄鹰。
谁来读第二行?读了这四个词,你又仿佛闻到了?看到了什么?
师引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