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剪纸教案5篇

时间:2023-10-27 作者:loser 教学文档

编写教案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的复习和准备,教案中的活动和任务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相联系,以增强学习的相关性和吸引力,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学美术剪纸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美术剪纸教案5篇

小学美术剪纸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显性目标

通过欣赏民间剪纸艺术,分辨阴刻和阳刻,学习这两种方法,并灵活应用到自己的仿制作品中。

隐性目标

感受民间剪纸的质朴、单纯,体会其特殊的艺术魅力,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态度,提高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剪纸阳刻、阴刻、混合刻的方法,剪纸图案的设计、制作方法。

难点 阴刻的技法和三种方法的灵活运用。

三、教学准备

课件、彩色纸、剪子、胶水、卡纸……

教学过程

第一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课前作业: 请你收集一些剪纸。 回家寻找自己喜欢的剪纸资料。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赏回忆。(课件出示)a欣赏团花,回忆纹样种类。b欣赏吉祥图案(剪纸),回忆剪纸的寓意。

2、欣赏分析。(课件出示)剪纸的表现手法有许多种,其中最主要的是阳刻和阴刻。请仔细看看、想想,剪纸中的这两种手法分别是什么样?你能从中找出来吗?这两种表现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你认为应该怎样应用?

3、仿照书上的剪纸做一做吧。 个别回答。观察分析。小组交流,讨论。仿制。

三、交流与互助

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怎样解决的?

谁还有办法? 学生交流。(演示)

四、课后作业

下次我们要做一件大的剪纸,请准备好彩色纸(8k)。 记录,准备下次的工具。

第二、三节

教学流程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调整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讲授新课

1、 欣赏剪纸作品。(课件出示)

2、 你能说说,你看了这些剪纸后有什么感受吗?

小结:剪纸的特点是质朴、单纯、平面化、遮挡关系少。

3、 你能仿照或自己创造一件剪纸吗?

a你准备用什么颜色的纸来制作?用什么色的纸作底色?

b想一想要用什么图案来设计剪纸?

个别回答。小组交流,讨论。仿制或创造。构思、设计。

c使用哪些纹样?主要运用那种技法?

d想一想,剪纸能运用在什么地方?(剪纸有什么作用?)你准备把剪纸运用到哪里?(做成什么形式?)

三、交流与互助

说一说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怎样解决的?谁还有办法?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学生交流。(演示)创造与表现。

四、课后作业

完成本课作业。下次交。 记录,准备下次的工具。

板书设计

剪纸中的阴刻和阳刻

纹样寓意 阳刻 色彩技法 阴刻 图案 构思时要考虑 混合刻 用途

教后小结:

这节课学生们欣赏了不少剪纸,对剪纸的阳刻技法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同时,在设计是应用阳刻技法的学生也比较多。我在讲解阴刻技法时,出现了一个误区,好在及时矫正,并利用剪纸作品,给了学生一个正确的概念。学生在制作时发现大部分学生是仿制的,也有一部分是创造,出现了不少好作品。

教学反思

小学美术剪纸教案篇2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和区别对称、不对称(随意)纹样;学会对折一次剪纸的方法,剪出角花纹样;培养学生手脑协调的能力和简约、概括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

(1)对称(对折后剪)与不对称(随意)剪的认识和剪贴方法步骤。

(2)角花的设计制作的步骤、方法

2、难点:

纹样的简约、概括、变化、虚实得当。

教学准备:

角花纹样剪纸范品,。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开头叙说。

剪纸是中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根据考古其历史可追朔到公元六世纪,但人们认为它的实际开始时间比这还要早几百年。剪纸常用于宗教仪式,装饰和造型艺术等方面。

剪纸不是用机器而是由手工做成的,常用的方法有两种:剪刀剪和刀剪。顾名思义,剪刀剪是借助于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8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用锋利的剪刀对图案进行加工。刀剪则是先把纸张折成数叠,放在由灰和动物脂肪组成的松软的混和体上,然后用小刀慢慢刻划。剪纸艺人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成所要的图案。和剪刀相比,刀剪的一个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个剪纸图案。(板书课题)

二、插入新知。

教师传授角花的折纸方法。

(1)指导学生看书自学,教师提问:制作单个、两个、四个相同的角花分别怎样折纸?

1、制作一个角花:

2、制作两个角花:

3、制作四个角花:

(2)学习设计描绘花纹。

(3)剪制纹样。

请看老师剪。(教师示范剪)

是不是很难?你们自己剪剪看。学生试剪,教师观察,发现问题提请大家注意。针对学生在剪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边讲边示范分解步骤:

(4)、贴。在考虑好构图大小布局的基础上开始粘贴。角花最好贴在有色底纹纸上。鼓励同学们套色剪贴。

三、补充观摩。

上教师将收集的图案给学生看,稍加特色说明,引发学生的创作愿望。

四、随后作业。

布置学生剪出大小形式各异的角花,剪得好而快的同学可让其粘贴在底纸上,提请注意底纸要尽可能把角花衬托明显。教师巡行指点,并不断出示剪得好的角花,加以表扬。

五、学生自评、师生互评作业,课堂总结。

小学美术剪纸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用红纸剪双喜的方法,

2.学会运用剪纸的基本技法制作剪纸作品;

3.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唤起学生对民间剪纸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用折叠的方法剪双喜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花纹设计。

2、设计出富有装饰美的多种效果的双喜纹样,启发创造性思维。

教学用具:

1.教师:范画、红宣纸、剪刀、等

2.学生:铅画纸、红宣纸、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

1.双喜的由来

2.提问: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还能见到双喜吗?它表达了人们一种什么样的心理?

3揭示课题:剪喜花

二、 分析与尝试。

1、分析喜字的结构特点(找对称轴)

2、示范讲解喜字的折叠方法

3、重点讲解喜字剪法的关键

4、学生试剪双喜

5、评价学生作品找出剪错的原因

三、感受与体验。

1、欣赏民间优秀喜花作品

2、分析民间剪纸的内涵

谐音:连(莲)年有余(鱼) 喜上眉(梅)梢 蝙蝠(福) 鸡(大吉大利)

寓意:石榴 ( 多子多福) 牡丹(富贵)龙凤{吉祥}

3、讲解剪纸制作的步骤:画稿设计-剪刻-托裱

4、教师示范剪纸制作过程

启发学生在喜字基础上怎样进行变化创作

四、 想象与创作。

1、出示作业要求,

请同学们设计一幅带花边的喜字

要求

(1)、花边内容不限,要与喜子巧妙结合

(2)、形式不限

(3)、将作品粘贴在白色铅画纸上

五、展示与评价。

1 、请学生将作品按要求贴在黑板相应的区域(创意好、形式美、需努力)

2 、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请学生评价, 并发布金点子

3 、教师简评

小学美术剪纸教案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发展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了解剪纸文化,锻炼语言组织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

掌握剪、刻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准备了一段特别的故事,听完请想想,它特别在什么地方?

2.教师口述“我和妹妹去公园喂鸽子”故事。(画面)

二、故事交流

1.在你的身l或者你的身边曾经发生过有趣的故事吗?

2.先在小组交流,再由组长用3~5句话写下来。

三、讨论、演示分工合作过程

1.(从各小组中挑出一个典型故事)清三位同学来跟老师合作

...
《小学美术剪纸教案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