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包括传统课堂教学、在线教育和混合式教育等,在教案中,教师可能会列出所需教材、教具和技术设备,以确保教学所需资源的齐备,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玩平衡板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玩平衡板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练习在宽25厘米的平衡的动作要领。
2、在儿歌的帮助下,掌握走平衡木的`动作要领。
3、知道一个一个排着队走,不推挤前面的同伴。
活动准备
1、教学大书、幼儿用书、教学cd、学习dvd。
2、在场地的一端平等摆放4~5块平衡木。
3、小熊的头饰或挂牌,人手一个。
4、报纸球、篮子若干(数量和幼儿的人数一致)。
活动过程:
1、教师翻开教学大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
师生头戴熊的头饰听音乐做小熊的动作进入场地。
师引导观察提问:果园里有很多什么?这些苹果成熟了,长得又大又圆,小熊们想不想到苹果园里摘苹果啊,可是到苹果园要过一条小河,河上只有一座窄窄的桥,小熊们敢过吗?过这窄窄的桥呢,大家不要怕,只要我们掌握方法了,就可以顺利过桥了,现在熊妈妈要先过小桥摘苹果了,看看熊妈妈是怎样顺利过桥的,小熊们要仔细看哦。师边示范边讲解走平衡木的动作要领。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熊怎样过桥,并念儿歌告诉幼儿走平衡木的要领。
教师通过示范帮助幼儿明白走平衡木的要领,鼓励幼儿大胆的走平衡木,走完后拿起一个报纸球当作苹果,放进篮子里。
(1)教师边念儿歌,边演示走平衡木。
教师:熊宝宝们,现在熊妈妈要过桥了,看看我是怎样过的。
(2)教师:熊妈妈是怎么走过小桥的?(眼睛向前看,一步一步的走过去。)
(3)教师引导幼儿说说“吃苹果”后的愉快心情。
延伸活动:
1、可用球开展延伸活动,如滚球、踢球等。
2、请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小熊过桥》幼儿用书,学念儿歌,并巩固走平衡木的能力。
玩平衡板教案篇2
活动目的:
1、利用提供的辅助材料来进行动手操作活动,感知物体的平衡现象。
2、大胆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在操作中的感受,体验探究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正方形的泡沫板,牙签,橡皮泥。
2、录音机,磁带。
3、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材料要和大家一起来进行操作活动,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些有些什么材料吧!”(教师和幼儿一同认识操作材料)
二、操作探索:
(一)第一次操作
1、提问猜测:如果让正方形的泡沫板站在小朋友的手指上会发生什么状况呢?
2、幼儿操作探索,提问:小朋友你的正方形娃娃站在手指上会怎样呀?
(帮助幼儿区分“躺”和“站”。)
(二)第二次操作
1、设疑:那你能让正方形娃娃这样“站”起来吗?
(教师演示:让正方形图形娃娃一个角站在手指上,保持平衡来回晃动。)
2、要求:
(1) 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除了带来了正方形的泡沫板,还给大家准备了什么材料?
(2) 小朋友在使用牙签时要注意些什么?
师:“现在请大家利用老师提供的牙签和橡皮泥,来让正方形泡沫板变成一个能站在手指上的平衡娃娃吧!”
3、幼儿动手探索操作:
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娃娃能不能站立?为什么不能?
(帮助幼儿找出原因,从而调整制作方法。)
个别指导:你能给娃娃装上脚试试吗?(提醒幼儿制作成左右晃动的跳舞娃娃样子。)
4、集中提问:
你的娃娃能站在手指上吗?你是怎样让娃娃站到手指上的?
比较: 你觉得哪个娃娃有趣?为什么?
5、小结:小朋友真能干,发现了跳舞娃娃的秘密,只有当娃娃左右两边的脚重量保持平衡时它才能在手指上跳舞。
(三)第三次探索:
师:“老师知道刚才有一些小朋友没有成功,没关系现在我们就用刚才小朋友说的方法来制作一个在手指上跳舞的平衡娃娃吧!相信这次我们都会成功啊!
1、幼儿操作,完成制作。
2、幼儿添画五官。
3、随音乐跳舞。(结束)
玩平衡板教案篇3
游戏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2、发展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增强幼儿的体质。
3、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走过平衡木、渡过攀岩墙,发展幼儿平衡、攀爬、协调等基本动作。
4、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5、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游戏准备:
攀岩墙一面、平衡木一条、荡木一条、跳绳两根、大皮球若干。
游戏玩法:
1、小班:"过小桥"。从起点开始自己独立走过平衡木,到达终点后连续拍球20下,即可获得奖品。
2、中班:"过荡桥"。从起点开始自己独立走过"荡桥",到达终点后连续跳绳10下,即可获得奖品。
3、大班:"过攀岩"。从起点开始自己独立走过"攀岩",到达终点后连续跳绳20下,即可获得奖品。
游戏规则:
1、幼儿必须按规定数量完成游戏。
2、一切活动都要幼儿自己独立完成,家长可以提醒,不可以帮助。
活动反思:
一、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课堂教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阵地,在时间、空间和学习方法上体现一个“放”字,确保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更多,自主选择学习方法。《攀爬》一课我从教案的设计上进行改变,使课的目标更具体细化、更有针对性,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自主、合作、创新的模仿各种动物的.爬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过程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攀爬》一课,从教学内容上看体现了知识性、趣味性、实效性的有机整合。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组织形式,让学生散点自锻、分组结伴(分组创新尝试练习),如:创想活动这一环节中,教师通过言语启发、鼓励,让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积极创想、合作探究,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了螃蟹、蜗牛、小蛇和毛毛虫等动物的模仿爬行,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创想也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在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氛围中,学习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的调动。
三、教师时刻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 《攀爬》一课学生在“模仿各种动物的爬行、模仿各种动物的跳的接力”的自主学习中,为了使学生体验快乐和成功,我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势,在模仿各种动物的爬行创想练习中,学生大胆创新、积极尝试;在模仿各种动物的跳的接力时,学生分组合作,显示出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小伙伴一起研究性学习。
四、实践与反思 在《攀爬》一课的实践反思中,我感到对教材的目标把握还得不够,要进一步学习、研究、探索、运用学生自主学习这个教学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引导、关注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思考了什么,感悟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使学生得到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高和情感的升华?还得实践、反思、实践、反思、再实践。 今后我在教学中还有待改进的地方是: 1、由于创想活动的时间我没有掌握好,只好把调节游戏给省了,直接进入到下一步的教学中,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分钟,但是却给我留下了不小的遗憾,也使整节课显得不够完美,所以在教学时间的把握上,我今后要更加注意。 2“模仿各种动物的跳的接力”的教学设计上,我还要动些脑筋, 采用更多的不同形式进行教学,注意小组成员间的通力配合。在巡视指导方面,我照顾的范围还有待进一步扩大,应更加注意对差生(行为偏差生、完成动作不好的学生)的帮助,使他们取得进步,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步伐,也让他们体会到进步、成功的喜悦。
玩平衡板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在探索和实践活动中,探索平衡木的多种玩法,利用平衡木进行身体的各种平衡能力的训练,发展孩子的创造性。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体验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平衡木4个,音乐,头饰(乌龟、兔子)各一个。 活动重点:双手支撑,双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