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反思和改进他们的教学方法,教案的编写需要不断的自我反思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剪贴画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剪贴画教案篇1
设计背景
在进行活动“豆豆王国”中,提供了有关秋天的种子,开展了“分豆豆、豆豆艺术:等活动后,孩子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在”豆豆艺术“中,发现所提供的黄豆由于太大,孩子们在粘贴时有些困难,同时,只是单一粘贴相框,对孩子们没有挑战性,粘上去以后容易掉下来,影响了作品的质量,这也给粘贴造成困惑,尽管这样,可孩子们仍是很感兴趣。因此,我选择了较小的豆子“绿豆、赤豆”,还为孩子提供了部分由老师勾画好的物体轮廓纸,这样兼顾到了能力差的幼儿,体现了材料的层次性,满足幼儿的创作愿望。
活动目标:
1、尝试用绿豆、赤豆,进行种子贴画。
2、体验创作的快乐。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每桌绿豆、赤豆各一盒,若干勾画了物体轮廓作品、双面胶。
2、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欣赏“种子贴画”范例。
师:“你喜欢哪幅画?它用了哪些豆豆?”了解可以用一种豆或两种豆交替排列,也可以用一种豆贴出轮廓,细小的部分用另一种豆。
2、教师示范,勾画物体轮廓,要求幼儿画的要大。
3、教师提出要求:
(1)可以选择老师提供的纸来贴,也可以自己设计,勾画时要画的大一点。
(2)粘贴时,不用取很多豆子,豆子落到桌子要拣起来。
(3)全部粘贴后,用手掌轻轻地压一下。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提醒幼儿粘贴豆子时,手不要压到双面胶上,以免粘不住。
5、展示作品,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喜欢的作品。
活动反思:
由于原来的“豆豆艺术”是区域化活动,给相片做相框、种子贴画,在提供的材料上没有兼顾到能力差的幼儿,所以在粘贴时豆豆是挤在一起,看不出所贴的物体形象;黄豆太大,粘上去后,当作品拿起来时,却掉了下去,而重新设计、组织的活动,有了较好的效果,当作品贴到柜面上时,孩子们看到了一幅幅形象逼真的“轮船、小熊、房子、火箭、蜡笔……真正体验到了创作带来的快乐,同时也提醒我们所提供的材料的难度要与孩子日常经验相结合,对幼儿的技能要求也要作出正确的评估。观察、了解孩子的需要是一个前提条件,只有通过细心的观察,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才能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材料,让他们积累学习的经验和方法,从而不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原来的粘贴相框的活动只是单一的技能要求以直线条为主,这一操作任务对孩子已经不再具有挑战性了,这就向我们发出信号,提醒我们要调整材料,作出应答。这正是《纲要》中提倡的教师在组织实施活动时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的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应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
小班剪贴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根据要求进行美工创作;
2、通过美工活动的进行学习运用手部小肌肉进行“撕、贴”活动;
3、通过活动的进行让幼儿体会美术创作的积极情绪。
4、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5、体验想象创造各种图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16开彩色纸(画有橘子)。
2、橘红色、绿色美工纸若干。
3、固体胶管。
4、桌椅。
活动过程
一、导入过程
1、呈现画有橘子的彩色纸,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②你们想一想橘子是什么颜色的
2、讲述及活动目的,并想一想自己想把橘子贴成什么颜色的。(强调要张贴在橘子图形内部)
3、进行示范活动告诉幼儿怎样用手指撕
4、怎样用胶水粘贴。
二、操作过程
1、幼儿进行撕纸活动。
2、老师不断指导,表扬再指导。
三、展示、交流、分享
1、表扬幼儿贴的橘子非常的漂亮。
2、请喜欢介绍自己橘子的小朋友来讲讲。
3、写名字(可以老师替写,也可以鼓励幼儿自己创作不同符号表现自己的名字)
四、延伸活动
假如时间允许,或者孩子们爱好还是很高的话,可以鼓励幼儿给自己的橘子画上叶子等其他的添画。
五、评价
1、在图画之内进行粘贴
2、撕纸粘贴得快面小
3、画面丰富,最好没有空白。
4、颜色(会选两种颜色的)
活动反思
对于小班幼儿知识经验还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事物充满兴趣。纸是幼儿在一日活动中常接触的,幼儿喜欢撕,剪,画。这次活动的设计,探索创新活动的引导就从幼儿最贴近的自身开始。在整个活动中,教师遵循幼儿年龄特征及美术活动中创新的要求考虑,给每一个幼儿提供创作的环境,让每一个幼儿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潜力。因此在活动前,教师应注重幼儿内在图式的积累,让幼儿对橘子有了充分的感知,使幼儿将视觉和大脑理性思维对感知经验进行加工,并伴随经验在记忆中储存。活动中幼儿通过手的技能运作,创造性的表现不同大橘子,反映了幼儿独特的创造力。虽然幼儿最后的作品可能在成人看来不成样子,但幼儿的思维得到扩散和拓展。幼儿美术活动是满足儿童感受美的需要的情感活动,幼儿能用作品自由地、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从而获得精神上的满足。
小班剪贴画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通过嗅觉、视觉、味觉等感官了解水果的基本特征,能够比较出各种水果的不同。
2、尝试动手制作水果宝宝。
3、能够用简单语言同老师和同伴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
1、老师和幼儿共同收集不同种类的水果。
2、把水果切成小块请幼儿品尝。
3、制作水果宝宝需要的材料:浆糊、牙签等。
活动过程:
1、找不同
老师把各种水果放在桌子上,请幼儿摸摸、闻闻、看看,说一说这些水果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教师可引导幼儿从水果外形、颜色等处发。
二、制作水果宝宝
1、教师拿出自己的作品请幼儿欣赏
老师:“小朋友们,老师要变魔术啦!”
老师一边说一边给水果贴上五官,请幼儿说一说贴上去的都是什么。
2、幼儿自己选择材料制作水果宝宝。
教师在一旁给予指导和鼓励。
三、水果宝宝展示
请幼儿把只做好的水果宝宝放在用积木搭好的火车上,并数一数火车上坐了几个水果宝宝?都是哪些水果?
小班剪贴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能利用种子进行粘贴作画,根据种子不同的外形特征表现一定的物体形象。
2、发现自然材料的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3、能在活动中耐心、细心完成作品。
4、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5、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活动准备】
1、收集不同种类的种子如瓜子、芝麻、绿豆、黑米、大红豆等,每组提供一份。
2、不同颜色卡纸画、胶水、棉签、卫生纸若干。
3、课件《种子粘贴画》。
【活动过程】
1、出示“种子盒”,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摇动盒子,请幼儿根据声音来猜测盒子里装的是什么。猜完之后,导入透明盒子里请幼儿看一看都有哪些种子。
2、小朋友想一想种子可以用来做什么?
幼儿自由回答。
教师小结:小朋友刚才说了种子可以发芽,可以做粥等等。今天老师带来了许多好看的图画,我们一起请它们出来好不好?
3、播放课件,边看边讲解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1)出示种子示范画,引导幼儿欣赏观察。
师:小朋友们,种子宝宝们可真厉害啊,这些图画可真漂亮啊!由各种各样颜色和形状的种子宝宝组成的的图画就叫做“种子粘贴画”。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
师:刚才看了这么多好看的种子粘贴画,相信小朋友们很好奇是怎么做出来的吧!下面就跟着老师一起看看样该怎样操作。
师:首先,用棉签沾上胶水涂在图画里,不能涂的太多哦!然后选择你喜欢的种子宝宝粘在胶水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