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跳音乐律动教案参考5篇

时间:2023-11-07 作者:Lonesome 教学文档

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随时调整教案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教案有助于教师提前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准备好解决方案,以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123跳音乐律动教案参考5篇,感谢您的参阅。

123跳音乐律动教案参考5篇

123跳音乐律动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跟着音乐节奏尝试模仿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2、体验泡茶、喝茶的快乐,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课件、图谱、泡好的茶。

活动重点:

能跟着节奏模仿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活动难点:

在圆圈上交换舞伴做动作。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这是什么地方?虞山上茶园里的茶叶成熟了,我们一起去采茶吧!

2、看,这些都是我们采来的虞山绿茶,想不想泡一杯尝尝?泡茶的时候要用什么呀?

二、分段学习舞蹈动作

1、找朋友:茶壶和茶杯是一对好朋友,两个人一见面就高兴地跳起舞来。

(1)教师邀请客人老师示范舞蹈。

(2)刚才你们看到小茶壶和茶杯是怎么跳舞的?师生共同回忆并学习动作。

(3)、幼儿随音乐两两相对当茶壶和茶杯做动作,提醒幼儿要跟着音乐有节奏地踏步拍手。

2、了解小茶壶和茶杯外形特征

(1)刚才你们谁是茶壶谁是茶杯啊?他们长的一样吗?小茶壶是什么样的,小茶杯是什么样的?

(2)幼儿自由表述。

(3)提问:你们能不能把自己变成小茶壶和小茶杯呢?怎么变呢?

(4)幼儿自由探索,相互交流模仿动作。

(5)看看老师是怎么变的。教师分别随音乐示范表现小茶壶和茶杯。

(6)教师小结:茶壶:壶把→壶盖→壶嘴茶杯:伸右手→伸左手→单腿跪下

(7)幼儿尝试模仿。

3、探索倒茶和接茶动作

(1)教师:小茶壶要给小茶杯倒茶了,我们来看一看下茶壶是怎么倒茶的。教师随音乐示范倒茶和接茶的动作。

(2)幼儿两两合作模仿

(3)提醒幼儿注意小茶壶和茶杯的动作。

(4)幼儿再次听音乐模仿

三、完整表现音乐

1、请幼儿自由结伴,听音乐完整表现动作。

2、交换角色表演。

四、加大难度,在圆上交换朋友做动作。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茶壶在内圈,茶杯在外圈。提问:现在小茶杯喝到茶了,可是他还想喝其他茶壶里各种味道的茶,怎么办呢?

2、在圆上教师示范,幼儿尝试交换舞伴的动作。小茶壶听到我说“走”的时候,你们就前走一步,换一个朋友。

3、幼儿在圆上随音乐完整表现动作。

4、交换角色做动作。

五、结束部分:刚才我们一起泡了很多虞山绿茶,现在我们一起来品尝一下吧!

教学反思:

春暖花开的时候也是茶叶上市的.时候,今天下午我上的音乐活动让孩子感受采茶的欢快气氛,随着音乐节奏的快慢感受采茶姑娘不同的心情。

在这个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幼儿在学习中的创造学习能力和主体地位,在学习中让幼儿的个性得到自由发展。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达到幼儿创新学习、自主学习的境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不足和遗憾,例如在节奏游戏中,有一些幼儿的创作显得比较简单,体现不出水平,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多进行教师示范,同时注重幼儿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在拓展教学时,我发现有一些幼儿获得信息的渠道较狭窄,今后可带领幼儿做一些资料收集的操作,让幼儿熟悉这个环节。我还需不断改革教学教法,完善自己的教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创新能力

123跳音乐律动教案篇2

《森林音乐家》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图片、故事等多种途径来充分感受音乐,并通过声音、动作等来表现音乐。

2、发展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3、培养幼儿随音乐节奏做动作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热闹的森林图片一张;小提琴、笛子、大鼓、钢琴、沙锤、铃鼓、碰铃等多种乐器;小松鼠、小白兔、小鸟、小狐狸头饰各一,并布置于教室四周。

2、幼儿熟悉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等多种乐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小提琴、钢琴、长笛、大鼓四种乐器,引导幼儿讨论喜欢的乐器。

指导语:

(1)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要请我们开个小小音乐会。你们看,我带来了什么? (2)你们会演奏这些乐器吗?上来试试。

(3)还有谁会演奏别的乐器?

2、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理解歌词内容。

(1)引导幼儿仔细倾听音乐。 指导语:在热闹的森林里,住着一群音乐家,我们听听他们的演奏。 (2)请幼儿说说歌曲里说了什么,并谈谈自己对音乐的感觉。(3)教师出示热闹的森林图片,带领幼儿按歌曲节奏念歌词。

3、引导幼儿再次欣赏音乐,注意听乐曲中四种乐器音色的变化,并在此间奏处模仿演奏乐器的动作。

4、启发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1)自由分配角色。 指导语:森林音乐会就要开始了,现在我们来邀请一些山上的音乐家。(教师介绍四个音乐家的位置) (2)教师当指挥家,引导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5、带领幼儿召开班级小小音乐会,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乐器表演音乐。

6、教师小结。

中班游戏:

鸡的一家

活动目标:

1、愿意用不同的节奏体现角色,尝试复合节奏。

2、通过游戏体验同伴分组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公鸡、母鸡、小鸡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可爱的小鸡

(价值取向:愿意用节奏表现小鸡的歌声,引起活动兴趣。)

t:(出示小鸡图片)小鸡来到草地上唱起欢乐的歌!

(叽叽叽叽 叽叽叽叽)

t:小鸡怎么唱?

二、母鸡找小鸡

(价值取向:愿意用节奏表现母鸡的歌声,区分母鸡和小鸡的不同节奏。)

1、母鸡叫

t:(出示母鸡图片)鸡妈妈也来到草地上找她的宝宝,它是怎么唱呢?

(咯咯 哒 咯咯 哒)

2、找小鸡

(老师扮演母鸡,小朋友做小鸡,节奏对答。)

t:母鸡边走边唱 咯咯 哒 咯咯 哒,想把小鸡找回家,小鸡听到妈妈的叫声说叽叽叽叽

叽叽叽叽 叽叽叽叽 叽叽叽叽 ,妈妈我在这。

3、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三、小鸡、母鸡一起唱歌

(价值取向:愿意分组扮演小鸡和母鸡的角色尝试复合节奏,初步体验分组表演的快乐。)

t:现在母鸡和小鸡一起唱歌,一起开始一起结束

小鸡:×××× ××××∣×××× ××××∣

母鸡:×× × ×× ×∣×× × ×× ×∣

1、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引导幼儿坚持自己的节奏

2、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再次游戏

引导幼儿表现强弱

四、鸡的一家

(价值取向:通过小鸡、鸡妈妈和鸡爸爸的合唱巩固复合节奏,并体验分组合作的快乐。)

t:(出示公鸡图片)公鸡爸爸听到了歌声也想来参加,公鸡怎么叫?

(喔喔 喔)公鸡:×× ×∣×× ×∣

(老师扮演公鸡,与孩子配合一起合唱,分三组分别扮演角色尝试符合节奏。)

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对小动物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平时他们喜欢模仿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因此我选择这节课让幼儿在听故事、说故事、表演中了解大公鸡、小母鸡、鸡宝宝的不同叫声以及一个家庭里的成员,感受大家庭的温暖。

活动目标

1、喜欢听故事《鸡的一家》,理解故事内容。

2、愿意模仿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叫声。

3、尝试角色的扮演,并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感受家的温暖。

4、让幼儿尝试叙述故事,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重点:喜欢听故事《鸡的一家》,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尝试角色的扮演,并学习故事中的对话,感受家的温暖。

活动准备

1、图片:公鸡、母鸡、鸡宝宝;故事桌面教具一套

2、幼儿用书《鸡的一家》;故事《鸡的一家》录音带

3、角色胸饰:公鸡、母鸡、鸡宝宝

活动过程

一、欣赏故事《鸡的一家》

1、教师模仿公鸡、母鸡的叫声,分别引出公鸡、母鸡及公鸡、母鸡图片,吸引幼儿并引出故事名称。

2、教师利用桌面教具,播放故事录音讲述故事《鸡的一家》。

3、提问:故事里有谁?

他们怎样说话?请幼儿模仿大公

...
《123跳音乐律动教案参考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