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不断更新教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教案的适切性包括课堂资源和教具的选择,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科三美术教案模板参考6篇,供大家参考。
科三美术教案模板篇1
制作目的:
让幼儿在兴趣中产生创作的欲望。
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笔筒。
制作对象:
漂亮笔筒
制作准备:
矿泉水瓶、简单、硬纸板、彩笔、胶棒、彩纸。
制作过程:
1、在硬纸板上画一个经典的卡通形象,根据自己的喜好确定;
2、根据画好的形象,用剪刀将这个卡通剪下来;
3、用彩笔,描绘好这个卡通形象;
4、用剪刀剪一个矿泉水瓶,留下下面的三分之二备用;
5、剪一些彩纸,用胶棒粘合在塑料水瓶上,做好边缘部分的处理;
6、用彩纸做很多小花边,然后将这些花边粘在矿泉水瓶上;
7、将做好的卡通形象,粘在笔筒的主体上;
8、晾晒之后,漂亮的卡通笔筒就做好了。
结束语:
以上就是个性纸筒的制作方法,孩子们根据上面的步骤提示,自己试着做一个吧。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较好的体现了我对幼儿发展整体观念的理解,在活动中,让幼儿之间互动构建笔筒,我注重指导幼儿在活动中交流学习,分享合作,并在幼儿需要时提供适时指导,在活动中,我十分注重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锻炼。
科三美术教案模板篇2
?彩泥世界快乐多》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一节“造型·表现”课程,目的是激发学生利用彩泥捏、揉、搓等方法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事物,体验彩泥形、色带来的美感。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尝试把生活中原有的物体形象加以变形、夸张或改变,打破原有的色彩定势,通过彩泥的捏、搓、团、压、堆塑等制作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彩泥造型活动的乐趣。在美术游戏中、在团结合作中达到心灵的愉悦,达到审美意识、审美能力的提高。
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少,动手和运用工具的能力较低。但孩子们对美术本身的认识和对艺术创作的思维是自由的,学生在制作活动中,以四人为一小组,尝试着用各种手段进行有趣的造型,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
设计理念:
针对二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节课主要是从对彩泥的感官体验入手,以启发的方式让学生看看、想想、做做,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使学生对彩泥的特性及表现手法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对彩泥的制作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保持下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用彩泥来表现生活中的事物,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3、情感目标:在创作过程中强调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彩泥制作方法的掌握及其运用。彩泥的色彩搭配以及利用彩泥大胆地造型。
教具选择:范作、各种动物、植物和人物头部的图片,彩泥、彩色卡纸、水彩笔、牙签、铅笔、尺、剪刀等。
学具准备:彩泥、垫板、水彩笔、彩色卡纸及其制作彩泥的工具。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师出示彩泥捏制的白雪公主与学生打招呼:小朋友们,我是白雪公主,看我是用什么做的?(橡皮泥)对,橡皮泥不但能做各种人物,还可做出许多其它有趣的东西来。揭示课题──《有趣的彩泥》。
2、拍手歌:彩泥世界快乐多,捏一捏,搓一搓,今天我们来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3、师小结:植物、动物、人物、风景,只要你喜欢的都可以做。
二、教师示范制作,并教学生掌握简单的制作方法。
1、欣赏动化片段“海底世界”:观察鱼的外形特征。
2、师问:鱼儿是什么样子的,请学生说一说,老师现场制作(身体、尾巴、眼睛、花纹装饰等),并由学生挑选颜色搭配,(提醒学生制作时需先后再前,先下再上,运用捏、搓、揉、压、刻、切、割等方法),做出一条美丽的鱼。
3、师启发学生:海水中除了有各种各样的鱼儿,还有什么?请学生配上景色,学生回答,教师从中挑选,依次配上海带、水草或其它景物等。(添加的景色也可用绘画的方式)
三、交流探究学习。
1.师:看了刚才鱼儿的制作过程,你是不是也想玩一玩有趣的彩泥,做一个有趣的动物?植物?人物或者其它的东西呢?
2.分小组交流讨论:想好了?那就说出来给大家听听,看看谁的想法最有趣?
[通过交流,激发出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
四、欣赏开阔视野,拓宽思路。 1.欣赏书中的作品,启发学生想象。
你觉得哪里漂亮?为什么?它运用了哪些方法?颜色有什么特色,是不是跟生活本身是一样的色彩?
2.欣赏中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利用彩泥制作有趣形象,你准备怎么做?怎样做才是最漂亮的?
3.集合集体的意见,进行小结:你所设计的造型与色彩可以突破常规,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想像和创造。色彩搭配要鲜明,对比要强烈,能突出主要的造型。
五、作业布置。
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分工每人制作
一、两件自己喜欢的彩泥作品,然后合在一张彩色卡纸上,有时间可用水彩笔进行添画,做成一幅完整的作品。(出示一些有趣的简笔画或卡通画图形,使创作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有所参考。)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运用合适的泥工制作方法,选择恰当的材料进
2 行添画。特别是造型上加以引导,以创造出富有情趣的形象。
[四人小组进行制作,既是个体又是小集体。因在制作的时候,四个人可以分工合作一幅作品中的某一部分,然后再拼贴添画成一幅完整的有内容的有趣作品。在制作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欣赏、比较、评论,同时在拼贴中感受合作的乐趣。]
六、展示作品,总结评析。
1.通过实物投影进行展示,请学生来介绍本组或自己的作品,说说制作过程与感受,以及自己最满意的是哪里?最有趣的是什么?
2.把介绍完的作品集中在展台上,互相评一评,看哪些作品最有趣?为什么?(教师在旁补充、点评,并及时鼓励表扬有创意的学生。)
七、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制作方法,制作不同的形象。
2、欣赏立体造型的泥制艺术品,鼓励学生课后尝试。
八、收拾与整理。
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整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科三美术教案模板篇3
课题:校园里的花
课时:1课时
施教时间:10月8日——10月10日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细心观察校园里各种植物的枝叶的生长规律、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能运用大小不同的点、流畅富有变化的单线条来写生各种植物,并将点与线结合添加上背景使画面的构图更加完整。
3.通过写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发现美、表现美,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感受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能否通过观察了解写生植物枝叶的生长规律、结构。叶片、花瓣的形状特征以及枝杈的前后穿插变化。
2.在写生过程中能否画出花、枝、叶、杈的形态及前后穿插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在美术教室每一组的桌上摆上一盆植物,再准备一些用不同的材料制成的花卉作品。
学生: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引导思考:是什么把我们的校园装点得如此美丽。培养学生能从身边寻找美、发现美,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活动二:
观察自己组桌子上的植物,通过讨论说一说:植物的枝叶是怎样生长的?叶片或花瓣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特征?枝杈之间是如何穿插的。
任何植物都有它的个性特征。有的茎干粗壮,有的很细弱,有的叶肥厚。教师引导学生讲述植物枝叶的结构,叶片和花瓣的形状特征。
活动三:
教师以讲台上的芦荟为例,引导学生观察并分析,教师简单示范构图与如何写笔写生,着重于绘画的先后、各部分的枝叶、花瓣;根据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