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迹分为事迹材料和典型经验材料,一定要认真对待,对于事迹材料这一文本,首先要确保的就是它的真实性,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记教师事迹材料优秀8篇,感谢您的参阅。

记教师事迹材料篇1
苏霍姆林斯基说:“什么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呢?可以毫不犹豫地回答,就是热爱儿童。”我想苏霍姆林斯基说这句话的时候,也许他是慷慨激昂,也许是侃侃而谈,也许是和风细雨。但无论怎样,此时他的内心一定是充满阳光的。我深深地爱着我作为班主任所带的孩子,用阳光浇铸孩子的心灵,我的内心也阳光满满。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站在三尺讲台上已经十个春秋。十年来我始终怀着一腔热情,用自己的知识、智慧、人格引领我的学生们一同成长,并肩前行,学生因为有我的陪伴而快乐,我因为有学生的同行而幸福,因学生的优秀而收获满满。20xx年荣获东胜区教学能手称号,20xx年荣获鄂尔多斯市青年教师基本功一等奖;连续所带213、251、306班被评为东胜区“温馨教室”,20xx年6月斩获东胜区班主任基本功一等奖,20xx年11月取得鄂尔多斯市班主任基本功一等奖;连续八年校级优秀班主任,连续九年校级优秀教师。在享受这些幸福与收获的同时,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爱是教育的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一、爱就是了解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为了了解学生我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课间、中午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家庭情况以及学生的在校表现等等。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我知道我班有许多单亲家庭孩子和贫困家庭孩子,对于这样学生我平时总是多关心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有一种父母的味道和集体的温暖。
二、爱就是关?
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师爱要全面、公平,平时我在班级中特别注重潜能生的提升,他们就像干渴的麦苗,更需要雨露的浇灌,其实他们的身上有许多的优点,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去挖掘,去发现。上一届中途接手的班级有一个女同学就是不爱学习,上课总是摆弄一些小东西,和前后桌说话,还在校外结交不良青年、交友不慎等情况,和母亲关系水火不容。那这样的孩子就应该放弃对她的教育吗?不是的,其实她的身上还是有许多优点的,比如说:会组织、公信力强、多才多艺等等,于是我基于她优点安排担任班长一职,加强对她的培训引导,一班之长,不能只顾自己,还得考虑自己的行为能不能在班里起一个好的带头作用,慢慢的她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家庭方面,先和父母沟通,了解情况;学生方面科学引导,引经据典,现身说法,不断跟进,持续转变,现在和母亲亲如闺蜜。在校园足球赛上也让她发挥自己的特长,带领班级女足,夺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一系列措施让她感觉到自己的价值,慢慢的不断追求进步。
三、爱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而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忽视过对学生的尊重,上一届的一个小男生,初二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为鼓励他积极进步,我给他颁发了“数学学习积极分子”,但当家长会结束之后,我发现他把奖状撕得粉碎丢在一地,顿时我火冒三丈,将自己雷霆之怒朝向他。通过了解知道因为成绩不理想被家长批评,觉得给他开家长会很丢人,孩子受不了刺激所以才做出那种不理智的举动。于是我真诚的给他道歉,作为老师没有了解情况就埋怨他,不尊重他。同时也帮他分析自身存在的问题——不能坚持、不能专注。为了帮助他改变,我和家长也配合起来,让家长言传身教,每天坚持给孩子做早点,用实际行动交给他坚持和专注。初三一年时间奋斗下来,他以统招线考上理想的高中。对于他的每次转变,每一点成绩,每一个进步,我都很珍惜,并加以鼓励和赞赏。
孩子是未来,孩子是希望,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爱心来对待孩子;用诚心来打动孩子;用热心去帮助孩子;用微笑去面对孩子;用自己的人格去影响孩子。我想只要我们真诚地捧着一颗“爱心”,真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用心与每一位学生交谈,我们就可以把那些班级小事干得有滋有味、快快乐乐,也定能在平凡琐碎中体味到特有的快乐和幸福!
记教师事迹材料篇2
转眼间,一年的支教生活结束了。但乡村那槐香笼罩的校园和泥土芬芳的菜地,时时令返城后的她魂牵梦绕。
去年八月初,当得到市教育局即将组织一批教师赴偏远的沉湖支教的消息时,支教的想法就在她心里萌发了。起初丈夫不理解,因为他在xx中学代三个毕业班的化学课,不满十岁的女儿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而且离家四十多公里的沉湖条件很艰苦。面对丈夫的极力阻止和女儿期盼的眼神,陷入了痛苦与矛盾之中。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电视上看到由省教育厅组织的8名优秀支教教师的先进事迹演讲时,一股巨大的精神动力激励着她。最后,她说服了丈夫,决定带着女儿到支教。一到,就被分配到xx小学支教,教三年级语文、美术、音乐、品德与社会,并兼任班主任。学校领导坦诚相告,她所带的班学生人数多,学生基础差,班风也不够好。但乐意地接受了任务。
刚开始,超负荷的工作让她有点吃不消,清贫的乡村生活也让她觉得乏味。尤其是一到周末,一种莫名的孤独和寂寞就会在心底涌起。但望着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就会涌上心头,有什么理由不尽全部的力量去关爱孩子们呢?学生李x性格孤僻,衣服又脏又旧,成绩差。家访时得知孩子的父母离异,父亲常年在外,只好跟着年过花甲的奶奶过日子。于是,把她接到学校与自己同吃同住,辅导她学习,给她买学习用品,洗衣、梳头……双休日一有空就到她家帮忙做农活。陈老师的爱温暖了这个失去父爱和母爱的孩子的心,渐渐地,她的成绩进步了,脸上露出了笑容……
关注着班上每个孩子的喜怒哀乐、饥寒饱暖。学生涂壮身体虚弱,经常生病。每次她都及时把孩子送到村卫生室治疗,为他垫付医药费。学生李衣服单薄,她忙脱下自己的毛衣给他穿上。吴手生了冻疮,陈老师给她温敷、擦药……为了不让学生落下功课,她把身患感冒的女儿丢在学校,到学生家里给他们补课。
利用空闲时间,在学校宿舍旁的空地上,开垦了一块菜地。工作一天后,就到菜地里锄锄草,浇浇水,倒也其乐无穷。看到自己种的菜一天天长大,仿佛看到她的学生正沐浴着阳光在茁壮成长……
支教一年来,她上了四次教研课,多次与老师们集体备课、相互听课、相互探讨和交流,带动了学校教研工作,她撰写的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案例,获x市一等奖。年终评比,她所在班级被学校评为文明班级,她也被学校评为先进教师。
重温自己的支教生活,说支教让她受益匪浅,更使她对支教产生了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能成为一名支教老师,是我无悔的选择,支教生活所焕发的光芒将照亮我今后的人生道路。”
记教师事迹材料篇3
大家好!我是狮子楼联校西街小学的张清秀,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爱的无私奉献》。
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的典范。说到无私奉献,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领导和老师,不正是用爱的无私奉献铸就师德,谱写教育新篇章的吗?怎能忘,进行课改、整理档案材料时,领导和同事们加班加点,披星戴月?怎能忘,备课、批改作业时,老师们奋笔疾书,废寝忘食?这些不都是爱的无私奉献,不都是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