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扮演了指导教学的重要角色,它是为教师有效地传授知识和技能而制定的路线图,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随时调整教案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10的减法教案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
10的减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会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2.过程与方法
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记清计算器中常用功能键的用法,多进行实际操作,逐步熟悉计算器的用法.
难点:准确地用计算器进行加减运算.
教与学互动设计
观察体验 大家看这样一个算式:-15.13+4.85+(-7.69)-(-13.38)要计算出它的值,你能有什么方法吗?
引导 使用计算器、电子计算器,简称计算器,具有运算快,操作简便,体积小,功能多等特点,既可帮助我们进行各种复杂的数学计算,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数学概念,有时计算器还可以编程序或绘制各种图形.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它已成为人们广泛使用的计算工具。
10的减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减法的概念,初步了解减法的含义。2、认识减号,会读写减法算式,正确进行减法计算。
教学重难点
1、会计算减法。
2、理解减法算式的意义,会找被减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在□里填上合适的数。5 □ 2 1 □ 1 □ □ □
二、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建立减法的概念。教师课件演示课本例题。
通过课件,演示小丑手中飘走1个气球的过程,让学生认真观察。
教师:谁能说说,你从动画中演示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汇报:原来小丑手中有4个气球,不小心飘走了1个。
教师:说得很好。那么你能根据这两个条件,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个气球,飘走1个,还剩几个?
教师:说一说飘走是什么意思?(少了1个)教师指出:像这样飘走、拿走、飞走、吃了、坏了、破了等等,都是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是多少,要用减法来计算。(板书课题)
2、认识减法算式。
教师:那么要求还剩几个气球,该怎样列式?学生汇报,教师板书:4—1=3。
教师:你会读这个算式吗?和同桌互相读一读。同桌互相读,再组织全班读算式:4减1等于3。3、进一步理解减法的意义。
教师:谁来说说,算式中“4”“1”“3”分别表示什么?学生汇报。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做一做”。
教师出示课本“做一做”中的三幅图。
教师: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在这几幅图中,算式所表示的含义。
个别学生汇报,看图说算式的含义。教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
2、完成教材练习五第3题。
教师先让学生观察图,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再将算式补充完整。
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课堂作业
10的减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2、在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
3、利用已有的认知基础,提高估算意识和分析概括的能力。
4、在探究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探索过程。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练习题纸。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二、复习引入
师:老师伸出一个手指头,可以用什么数表示?两个手指头呢?如果要把这两个数合并起来,算式怎么写?(板书:1+2=3)
师:接下来老师还是伸出一个手指头,除了1以外,你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生:1/5。(师:谁明白他意思?他是怎么想的?)两个手指头呢?(板书:1/5 2/5)
师:大家能比较出这两个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吗?
三、新课教学
(一)同分母分数
1、设疑。
师:如果把这两个分数也合并起来,结果是多少?肯定吗?可我上二年级的女儿不这样认为?她认为是3/10(板书),而且她振振有词地找到了理由,你们和我一起做一做,左手用1个手指表示1/5,右手用两个手指头表示2/5,合起来3/10。
2、解惑。
师:究竟谁的对?请说明理由。
师:谁来解释一下我女儿的问题出在哪儿?
师:对,在学习分数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关注单位1。实际上我们得到的不是3个1/10,而是3个1/5,所以结果等于3/5。(板书)
3、明理。
师:这个例子说明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它们的分数单位没有发生变化,相加的只是分数单位的个数。
师:1+2=3与1/5+2/5=3/5有联系吗?想一想它们的算理一样吗?
师:对,它们的算理是一样的,只是计数单位发生了变化而已。
4、应用。
师:有了这种认识,这两个题目一定不成问题,谁能迅速说出答案?
师: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在计算8/9—5/9时,你想到了哪个算式?你能用8—5=3解释这个算式吗?
5、总结。
师:观察一下我们做过的`几个题目,有什么显着的特点?(板书:同分母)
师:你能总结出计算这类分数加减法的方法吗?(课件)
6、揭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深入研究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遍。
(二)异分母分数
1、承上启下。
师: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个得数:3/6和3/9,我们还应该对它们作进一步的处理,谁能明白老师的意图?对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不是最简分数的要化成最简分数。
引导学生约分。
师:约分后得到两个最简分数1/2和1/3,(板书)如果只让大家找它们的不同之处,你能找到哪些?
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意义、大小、分数单位、分母不相同(板书:异分母)等。
2、提出问题。
师:如果老师要把这两个意义不同、大小不同,分数单位也不相同的异分母分数也合并起来,我想除少数同学以外,绝大多数同学一定感到为难,实话实说,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师:如果老师允许你们改写这个算式,而且想怎么改就怎么改,直到你会做为止,你想怎么改?
3、明确方向。
师:从我们听取这些想法中,我发现一个共同的倾向,把它改成分母一样的算式就简单了,我们从这些同学的想法中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4、转化学习。
师:是呀!我们可不可以在不改变这两个分数大小的情况下,把它们的分母统一起来吗?请大家在草稿纸上试一试。
(1)学生尝试,教师巡视。
(2)板书讲解。
(3)课件展示。
师: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用同样大小的两个圆分别表示出1/2和1/3,为什么这两个分数的分子不能直接相加呢?
师:即使我们简单的把这两份合在一起,我们也不能准确的说出它究竟占了这个圆的几分之几,因此,只有通过通分的方法,把这两个分数细化为3/6和2/6,从而得出它们的结果是5/6。
(4)归纳方法。
师:如果让你用一句话高度概括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你准备怎么归纳?
(三)总结方法并介绍数学文化
师: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学习过程,我们在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是以什么作为基础的?我们又是用什么方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呢?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又是以什么作为基础的呢?
师:实际上,我们是用层层转化的思想,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知的旧知识来学习的,转化是学习数学学习一种重要的方法,可以使新知识更为简单易懂,你们现在觉得分数加减法简单吗?
师:让你们不可思议的是,这个简单的知识曾令欧洲人十分头痛,德语有句古老的谚语:掉进分数里去了。就是指说一个人遇到困难时束手无策的尴尬处境。这句话是怎样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