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来设计吸引人的教案,教案通常包括教学活动的详细描述,包括所需的材料和资源,以便教师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铺工作毯教案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铺工作毯教案篇1
为体现开学初教导处下发的“xx小学教案编写的要求”,全面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规范化,10月11日,我们教导处对全体教师的教案进行了检查。现将具体情景总结如下:
一、优点
1、总体检查情景良好,绝大多数教师能根据所任学科教材及所在班级实际书写教案,以指导自我的教学实际。每个课时教案突出“三维”目标,渗透新课程理念,以人为本,面向全体,进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有必须的教学准备,过程清晰。如语文组的戎琦教师的教案写得十分认真,结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配合一年级的汉语拼音教学及简单的.汉字教学画了许多的简笔画,看上去形象生动,我想一位老教师以这样的态度对待教学,没有教不会的学生。数学组陶桂莲、郝红敏2位老教师也是如此,认认真真地备课,她们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
2、大部分教师的教案能够按照学校的教案编写要求进行备课。既有全册的课标要求和教材分析,也有教学进度安排;既有单元知识结构分析,也有每单元的考试分析,语文教师还有作文讲评记录。如吴信志教师的单元测试分析写得十分具体,十分针对性。附(吴信志教师写的第一单元试卷分析)再如:艾漪教师的习作讲评记录了学生写作的真实过程,如果一位教师没有细致的批阅学生的习作,就不会有这么细致的分析,经过作文讲评,我们也体会到了教师们精心批阅作业的过程。附(艾漪教师的习作讲评设计)。
3、大部分教师能及时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及时写教后记,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再设计(写教学边记或者是教学旁注),真正到达了反思的效果。
语文组的刘珺、艾漪教师,她们采用的是电子备课,旁注及反思记录得异常详细,切合教学实际,并且能够将自我的教学与课余读到的.教学理念结合在一齐反思,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如刘珺教师写了这样一个旁注:原先的设计是“想象一下‘叠翠流金’这个词在你眼前展现出怎样的画面?刘珺教师在这个问题下画上了一道线,在教案的旁边写道:“这个问题提出后,没人举手,我突然意识到难度大了,于是,我只好自我作答,帮忙学生理解词意,下次再教这一课时,我想我会用多媒体或用一幅图画展示给学生,效果可能会更好。”再如她写的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后的反思(附),再如艾漪教师《梅花魂》一课的教学反思(附),我想,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够像这2位教师一样用心反思自我的教学,对于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应当是很有好处的。
另外,数学组的王欢教师,带2个班的数学加上班主任工作,英语组的王德芳教师担任教研组长还带3个班的英语课,语文组的于延英教师担任四年级的语文教学任务兼班主任,能够说是语文组的元老,她们3位教师的工作量都十分大,可是她们依然能认真地记录着每一课的教后反思(展示:于延英、王欢、王德芳的教案)。综合组的陈自权校长担任的是信息技术课,虽说是个小学科,但陈校长就和我们主课教师一样认真写着每一课的教学旁注,教学反思。如他在反思中写道:这节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挺高,由于有一部分学生未带鞋套,加之第一节课,课堂节奏不紧凑,学生的注意力易分散,所以,精讲、细讲又不拖时,确实是个可研究的课题。此外,综合组的汪莉、沈月的教案,数学组曹春燕,语文组李婷,她们的教案写得都是很不错的。
二、不足
1、在本次教案检查中,绝大部分的教师都能做到先备课,后上课的要求。可是个别教师的教案问题设计没趣味味性,不能引发学生思考。
2、对照学校的教案编写要求,检查中我们发现个别教师开学初上交了教学计划、进度,但自我的教学案里没有体现。有些教师的电子备课教案,没有做调整设计,也就是没有旁注。部分教师对每一单元考试情景没做分析,更谈不上下一步有哪些改善措施,这样,教学会存在盲目性。个别语文教师没有备作文评讲课。个别教师的教案缺少板书设计。
3、个别教师教学反思的书写不及时,有些教师的课后反思过于简单,一句话、两句话就结束,教学的反思停留在形式化,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起到反思——调整——改善的作用。
三、改善
1、教导处要加大检查的力度,要增加抽查的次数。改变检查的方式,尽量让大家互相检查,互相约束,互相学习。
2、检查时,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将进行“一对一”的交流。
3、必要时,对个别教师进行个别指导。
以上是我校本次教案检查的大体情景。教案反映一位教师的教学态度,期望大家在不断钻研教学的同时,认真进行教案设计教案。也期望做的好的继续坚持下去,不梦想的要端正态度加以改善。
最终与大家共勉的是,让我们在走进课堂的时候,尽力做到不辜负了那些渴求知识的眼睛。
铺工作毯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词,能区分“浏览”与“审阅”、“询问”与“咨询”、“简单”与“简朴”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两个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不辞劳苦的工作精神和简朴的生活作风,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重点:了解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情景,体会周总理的工作劳苦、生活简朴。
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感悟周总理的人格魅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作者是怎样记叙周总理生活简朴的,你有什么感受。
二、继续学习第二段
学生说出感受最深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相机出示
1、总理见了我,指着写字台上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说:“我今晚要批这些文件,你们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一叠”,数量词,一堆的意思。“一尺来高”,表明文件之多。短短的一个夜晚,要批阅一尺来高的文件,说明周总理工作十分
繁忙、紧张,工作量很大。
2、“他一句一句的审阅,看完一句就用铅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夜很静,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总理才审阅完,把稿子交给了我
这是写周总理审稿的情形。“浏览”是大略的看。周总理不是”浏览”,而是一句一句的审阅。说明周总理对每句话都认真思考,充分反映了周总理审阅文件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联系前面可以想象的那“一尺来高的文件”,也是这样审阅完的。说明总理一夜工作多么辛劳!一夜的时间批阅完了“一尺来高的一叠文件”,也说明总理工作效率很高
3、喝了一会茶,就听见公鸡喔喔的叫明了。总理站起来对我说:“我要去休息了。上午睡一觉,下午还要参加活动。你也回去睡觉吧。”
“喝了一会茶”,表明休息时间非常短。“公鸡喔喔的叫明了”,表示天亮了。再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周总理让作者去睡觉,自己一直在批阅文件,叫醒作者后又用了“相当长的时间才审阅完”这最后一篇稿子,现在刚喝了一会茶,天就亮了。说明周总理工作了整整一夜,工作时间多么长啊!工作到天亮才休息,下午又要“参加活动”,可见周总理是日以继夜的工作,工作劳苦。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并体会周总理的品质。
三、学习课文第三段
1、自由朗读,谈谈读后的感想。
2、“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是由“一夜的工作”而联想到的。总理这一夜的工作是他一生工作的缩影。
四、总结全文
1、默读全文,思考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
2、教师总结:
写好作文的基本要求是写出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意抓住生活中感受最深的事来写,对于《一夜的工作》来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