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教案的时候,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和能力水平,教师应该灵活地调整教案,以应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不同需求,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最新5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双脚并拢跳进或跳出圈。
2、通过游戏儿歌联系快速反应。
3、体验游戏中放松和紧张的不同情绪。
4、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5、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个大圈。大灰狼头饰。
活动过程:
一、游戏活动——吹泡泡
1、幼儿手拉手站成一个大圆圈,介绍游戏玩法。
2、教师带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当老师说:“泡泡飞回来了!”,小朋友就8回来,站在大圆圈上站好,游戏结束,游戏可进行2——3遍。
二、游戏活动——跳圈游戏
1、跳圈
幼儿四散地站在场地周围,幼儿人手一个大圈放在自己的前面。教师带领幼儿练习双脚跳进和跳出大圈。
教师发出指令:“下雨了!”幼儿跳进“家”(大圈)里面;
教师发出指令:“天晴了!”幼儿跳出“家”(大圈)门。
2、兔子和狼
教师扮演大灰狼,幼儿扮演小兔子,幼儿人手一个大圈,四散分布在呈递周围,并站立在“洞”(大圈)里。
介绍游戏玩法:游戏开始,大家边念儿歌边从洞里双脚跳出来,然后随着儿歌的内容,蹲下吃草、左顾右盼等动作,儿歌念完,听到教师大声喊“狼来了!”便从场地的另一端跑出来,追逐小兔子,小兔子立即跳进身边最近的任何一个“洞”里面。如果被大灰狼拍到或抓住,就站在场地的一旁。
配班老师扮演大灰狼,教师带领“小兔子”们念儿歌玩游戏,当大灰狼抓住2——3只“小兔子”后,可请较能干的小朋友扮演大灰狼,游戏继续进行。
三、游戏活动——拉个圆圈走走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手拉手,边唱歌曲,边做相应的动作。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配合,认真尝试,在自主练习里获取了经验,又在集体练习里感受到了快乐和喜悦,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教学目标也得到了圆满的完成。
小百科:圈的读音有juàn,quān,juān,又名"环",古兵器。用金属制成的圆环。圆环的直径约为25厘米,环外缘大部有刃,并有一握手处。多用双圈。常见的有乾坤日月圈、月牙圈、风火轮、双环等。圈不易练习,属双器械,较重身法变化,在实战中以靠身近战和锁扣敌方兵器为其主要法门有抡、砸、劈、推、锁、扣、套、带、挂、压等技法。所以近代已不多见,香港八卦门及精武少林派有传习此技。
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带来的6篇《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能够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是一秘的价值所在。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在学会跳绳的基础上,能根据跳绳的节奏进行乐器演奏,初步学习使用手串铃。
2、掌握乐曲主要节奏风格,尝试边演奏乐器边跳绳。
3、体验伴随音乐边演奏边跳绳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学会在音乐伴奏下跳绳。
2.音乐vcd,录音机,绳子10根,手串铃20副,小铃10副。
三、活动过程:
1、复习律动《跳绳》,拍出有关《跳绳》的节奏性
(1)幼儿随着老师的跳绳拍节奏。(1遍)(请两位老师拉绳)
(2)请小朋友边跳绳边拍节奏。(2遍)
(3)幼儿坐下,随音乐拍出跳绳的节奏。(1遍)
(4)看指挥拍节奏。(1遍)
2、打击乐《跳绳》。
(1)认识手串铃,让幼儿自由试着演奏节奏。(两组交换试试)
老师指挥,请幼儿根据老师指挥节拍演奏手串铃。
(2)听音乐齐奏乐器。(1遍)
(3)看指挥分声部演奏。(2遍)
(4)集体用手串铃进行演奏。(1遍)
3、将演奏手串铃加入跳绳。
(1)老师带领几个小朋友一起表演。(1遍)(请两位老师拉绳)
(2)幼儿合作表演。(2遍)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尝试用艺术手法美化生活,体验艺术创作活动带来的愉悦感受。
2、过程与方法:体验参与学习、主动学习的快乐,学习像框的设计和制作。
3、知识与技能:利用各种材料的特点制作像框。教学重点、难点:1.像框的设计和制作。
2、结合材料特点制作一个美观、独特的像框。
教学方法与手段:赏析法、比较法、直观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分享幸福
1、演唱歌曲
教师活动: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欢快、活泼的歌曲,你们听!学生活动:齐唱歌曲《金色的童年是一首歌》。
设计意图: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回顾童年的幸福时光。
2、记录幸福
教师活动:提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哪些方式留住这幸福的瞬间呢?这些方法中照相是我们最常用的一种方式,照片中记录了许多我们难忘的时刻!
学生活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回答问题:如摄像、日记、照相……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
3、难忘时刻教师活动:(展示一组照片)这是记录着老师最幸福的时刻的相册……请学生也来分享他们的幸福时刻。
学生活动:学生回忆并说说自己觉得最幸福的时刻。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幸福时刻,欣赏记录这一时刻的照片,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装饰相片
1、比较效果
教师活动:我们给照片加上了漂亮的相框后,给你带来怎样不同的感觉?出示像框实物和照片,比较照片加像框前后不同的视觉效果。学生活动:学生通过比较、感受一个美丽的相框会让摄影作品增色不少。
设计意图:直观感受生活中的美。
2、欣赏相框
教师活动:媒体展示几种相框,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不同的像框所带给人的不同感觉。
学生活动:学生说说喜欢这些相框吗?为什么喜欢它?(从色彩、造型等方面加以分析)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的能力。
三、设计像框
1、内框设计
教师活动:要制作相框,首先我们要根据照片来设计相框的外形。实物展示一个漂亮的相框,并将照片放入相框内,观察效果并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像框设计的注意点。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让学生掌握设计像框的时候要根据照片的大小、内容来设计内框的大小,否则制作的像框也许很漂亮,但可能会出现与照片不合的遗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演示
教师活动:媒体演示像框的设计方法。学生活动:指名学生演示设计像框。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启发设计构思。
3、装饰相框
教师活动:(展示实物)如:线状材料可以用来围出花边(毛线、吸管、纸条、树枝等)点状材料可以用来装饰(贝壳、钮扣、树叶等)学生活动:学生拓宽思维,了解可以运用多种材料来设计装饰像框。设计意图: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培养学生表现美的能力。四、创作活动
教师活动:启发引导讨论
学生活动:
1、请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材料特点,说说自己设计像框的构思。
2、进行制作: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为自己的照片设计一个像框,形式可以选择合作或独立制作。
设计意图:根据各种材料的特性,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装饰相框。
五、展示作品
1、记录作品
教师活动:制作完成的学生可以带着自己的作品和同学合影。学生活动:打印照片,让学生珍藏这难忘的时刻。设计意图:用照片来留住这幸福时刻与课题相呼应。
2、展评作品
教师活动:(媒体展示照片)教师适当点评。学生活动: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请学生进行互评。
六、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瞧!同学们的笑容多灿烂!让我们珍藏这些照片,若干年后当我们看到这些照片时,一定能回忆起这个幸福、快乐的时刻!学生活动:同学们互相赠送作品。设计意图:享受成功的喜悦。
七、课堂作业
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为自己的照片设计一个像框,形式可以选择合作或独立制作。
幼儿园小班游戏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对1和2的点子卡片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