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提高教学的自信心,教师应该灵活调整教案,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包括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亲子运动会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亲子运动会教案篇1
一、活动时间:
xxxx年3月31日(周六)
二、活动名称:
亲子活动——参观军营和水族馆
三、活动目的:
1、通过观察、介绍、观看表演等活动,有目的地让幼儿认识军营生活和水族馆的'动物等,激发幼儿探索求知兴趣,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2、通过亲子间的交流互动,融洽家长与孩子间的情感,共同体验和爸爸妈妈、小朋友一起出游的快乐和乐趣。
3、引导家长在外出活动中指导孩子完成任务,注意游玩时的安全。
四、活动准备:
1、请家长与幼儿共同准备亲子游物品。(小包、适量衣服、合脚的鞋子、马夹袋、餐巾纸、晕车药、食品)
2、由于活动中,因此请家长带好手机,并互相记录号码。
3、外出活动幼儿穿轻便的服装。
4、结合礼仪教育,各班开展讨论活动,让幼儿懂得外出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卫生等。并教育幼儿不要随意离开家长,不要随便乱扔垃圾,保持车内和游览场所的环境整洁卫生。
5、家长可携带相机,给幼儿留下难忘而美好的一刻。
五、活动须知:
1、3月31日上午集中时间:8点半。8点40在班内整队上车,9点出发。下午14:30——15:30回程,活动中间会有分散和集中的时间。
2、家长、孩子不要过早到园,来园后一定要直接到所在班级报到,不要随意在校园里逗留或者玩耍。
3、所坐的车子根据园部安排,上车后座位固定,(即去的时候是几号车,中间以及回程的时候,也是几号车,不得随意改变)
4、请家长务必遵守时间,准时到达。前一晚请提醒帮助幼儿早点入睡,达到精力充沛。
5、车子在行驶途中请幼儿不要站立和在车厢行走,不要把头和手伸出窗外以免造成伤害。
6、在游玩时尽量不要单独行动,根据班内分组安排,几个家庭结伴一起游玩,以便能有相互照应。
7、在军营里请家长和孩子根据部队的安排和要求参与活动,一定要在规定的区内参观,不要随意离开集体活动,
8、水族馆的表演要分批进入,请根据老师的要求,分时段观看表演,等待过程中可以在蠡湖中央公园参观和游览,游览时不要攀爬景区内的假山,离河边2米之外行走等,要遏制一系列不安全因素的出现。
9、请将手机带在身边,保持畅通,确保及时联系。
10、在游玩时请照看好自己的孩子,注意安全,并做到爱护公共环境,不随地扔垃圾,给幼儿一个良好的示范和榜样作用。
六、活动过程:
1、早上8点30分到园
2、8点40分整队上车,9点准时出发
3、10点左右到达蠡湖中央公园的水族馆参观,分组观看表演。12点集合,出发去部队。
4、12点30分到达部队,根据部队方面的安排进行参观
5、14:30准时集合,整队返园。
6、约15:30之前到达幼儿园。
七、家长指导重点:
引导幼儿简单了解军营中解放军叔叔的训练和生活学习环境,以及简单的武器的名字、特性;参观水族馆时引导幼儿观察水族馆动物的种类,名称和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大班亲子运动会教案篇2
教学内容:
1.我不想做操,2.我就喜欢抱她们
教学目的:
目前,有不少家长包括幼儿教育工作者误把幼儿早期教育看成是文化教育,其实,幼儿阶段首要的教育是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培养,感觉包括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这些感觉能力是孩子学习能力的重要内容,因为对知识首先需要感知到,然后才进行进一步的认知活动,如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但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普遍忽视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培养,给幼儿以后的学习造成极大的障碍,为了端正家长的认识,重视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培养,设计本章。
通过本章教学,让家长了解幼儿应具备的感觉运动能力,弄清楚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掌握训练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培养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方法,难点是对幼儿感觉运动能力障碍的原因分析。
教学方法:
采访对话式、案例分析式、教师演讲式
【教学过程】
(开课之前,由主持者强调会议纪律)
各位家长:
你们好!
今天,我们为“如何更好的教育孩子”再次聚在一起,共同讨论教育孩子的策略、交流教育孩子的方法、探讨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感谢你们能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参加这个家长会,这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你们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或者用你原来的的谈话,但是要简洁。)
一、问题导入新课:
各位家长,您的孩子是否有下列现象:
1、贝贝的妈妈早年不育,很大年龄才有了贝贝。也因为这样,贝贝的妈妈比一般的妈妈都更要宝贝孩子,对贝贝的各个方面也特别注意观察和留神。即便这样,在家的时候,妈妈也没发现孩子有什么异常。贝贝上幼儿园之后,每天回家妈妈会问孩子老师今天问了什么问题啊,和小朋友做了什么游戏啊之类……慢慢妈妈发现,贝贝每次都回想不起来任何内容。
等到幼儿园上公开课的时候,妈妈发现:当老师提问的时候,贝贝第一个举手,可是等老师请贝贝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贝贝的回答却是典型的所答非所问。若说是孩子还太小吧,可问题是别的同龄孩子就不这样。
您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里有怎样的感受,是不以为然还是突然意识到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
二、教师讲解:
对于这些现象,您都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等我们学习完第一章《幼儿感觉运动能力的培养》,我想您就明白了。
三、请家长听一段录音
妈妈:“儿子,快穿好衣服,妈妈一会送你去幼儿园。”
孩子:“妈妈,我不想去上学。”
妈妈一惊,这孩子怎么了,以往,到了点自己就早早爬起来,从没出现这种情况呀?
妈妈:“儿子,不舒服吗?”妈妈赶紧摸摸孩子的额头,一切正常,没问题。
儿子只是摇摇头。
见儿子不再说话, 肯定是有不顺心的事情发生,按照以往的经验,儿子一定会在饭桌上说出来的,所以,妈妈也就没再追问。
吃饭的时候。
儿子吃了两口饭后说:“妈妈,我今天不想去幼儿园了!”
妈妈早有了心理准备,温和地问儿子:“能不能告诉妈妈是怎么回事啊?”
儿子噘着嘴说:“今天我们要进行广播操比赛。”
妈妈继续温和地说:“那你积极地参加不就行了吗?”
儿子低下头,很不情愿地说:“可是,我不想参加。”
妈妈不解地问:“你不是挺喜欢活动的吗?”
儿反驳说:“我是喜欢活动,但我不喜欢做操!”
妈妈看了看儿子说:“我想不是你不喜欢,是你根本不会做吧?特别是跳跃运动,你总是手脚不一致。平时让你多练一练,你总是偷懒,现在受难为了吧?”
儿子不高兴地说:“反正我今天不去了,你怎么说都不行!”
妈妈的眉头不知不觉拧紧了……
四、分析对话:
(一)案例中的孩子因为不会做操,她发生了哪些变化?
1.情绪上:不高兴
2.行为上:不去幼儿园,出现退缩行为
3.心理上:挫败感,自卑感(潜在的,幼儿自己是说不出来的)
(二)如果家长不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会给孩子带来什么不良影响呢?
1.影响孩子和伙伴的交??
2.孩子容易产生无能感
3.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容易产生回避行为。
4.孩子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5.会影响孩子的认知能力……
五、教师讲解:
家长们,一个小小的活动,却可能给孩子的成长带来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过去您没有意识到,但现在意识到了,我们就得抓紧时间给孩子补上这一课。
下面我们就请这些家长分别来谈谈,您的孩子喜欢做操吗?孩子是怎样学会做操的?做操给孩子带来了哪些好处?
六、家长发言,教师总结
1.锻炼了身体;
2.扩大了交往范围
3.增强了意志力
4.提高了认知能力
七、教师讲解:
做操仅仅是孩子感觉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