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设计吸引人的内容,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参与教案的制定过程,增强他们的学习参与感,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大班漫画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大班漫画教案篇1
设计思路:
近期我班正在开展活动“开心一刻”,活动中我发现幽默、滑稽、有趣的事儿,最能引起幼儿发笑。因此,我选择了“有趣的漫画”这一学习活动,它既能让人开心愉悦,又能激发孩子们看图说话的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理解能力、更能在出乎意料的“漫画”中,激发幼儿的求异思维,创造思维的发展。
活动目标:
1、能理解漫画的意思,体验漫画作品的幽默、有趣。
2、尝试将漫画故事给大家听。
活动准备:
漫画图书一本、视坪台、书名“有趣的漫画”。
活动过程:
一、欣赏漫画“快快干”。
1、师出示图书和书名“有趣的漫画”,鼓励幼儿说说什么是漫画,猜猜书中会讲什么故事?(交流经验、引发活动兴趣)
2、初示“快快干”前三幅图,幼儿开图讲述,并制造悬念:小熊会怎么办?(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3、欣赏第四图,并提问:为什么你觉得好笑呢?
4、 小结:和我们想得不一样,所以我们觉得很好笑。
二、说漫画。
1、画上的小熊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做?他们在和妈妈说什么?妈妈看了会说什么?
2、幼儿把四副画面连起来讲一讲。
三、阅读漫画,讲一讲。
1、幼儿阅读漫画“圣诞树”,仔细观察漫画,尝试自己讲述漫画里好笑的事情。
2、师帮助幼儿理解和讲述漫画。
3、 小结:小朋友看的这两组有趣又引人发笑的图画叫“漫画”,大家都很喜欢看这些幽默的漫画。
4、鼓励幼儿收集一些有趣的漫画作品,大家一起欣赏。
大班漫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感受漫画夸张、幽默的特点,激发幼儿对漫画的兴趣。
2.引导幼儿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漫画。
3.初步培养幼儿乐观、幽默的品质,学做一个快乐的人。
4.能理解底色,会注意底色和纹样之间的冷暖对比。
5.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活动准备:
ppt课件;人手一个小镜子、一张画纸以及一支画笔
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感受漫画诙谐、夸张的特点。
1.出示成龙画像,介绍成龙
2.出示成龙的漫画头像。画家把人物头部最特别的地方进行了夸张的变化,就变成了一副诙谐、幽默、搞笑的作品,称作为漫画头像。
3.介绍其他的漫画头像,从夸张、变形以及线条方面进行讲解。
4.模仿秀。除了这些部位被画家进行了变化,还夸张了人物脸部的表情,模仿以上的四位明星。
5.请幼儿试着做一做自己最夸张的表情。
二、幼儿作画。
1.提出作画要求:你的脸上有什么是特别的地方吗?都会做什么样有趣的表情?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做小小漫画家,画画自己的漫画头像(幼儿创作前,老师引导他们用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部特点,做一做夸张的表情)2.集体进行创作漫画头像。(教师巡回进行指导)三、讲评作品让幼儿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头像漫画作品,猜一猜是哪个小朋友?他的什么地方发生了变化?
四、总结活动你们的作品都很有趣哦,漫画是幽默,是搞笑的,能让我们快乐起来,我们平时也要做一个幽默、乐观的人,这样不仅快乐了自己,也快乐了别人!
活动反思:
总的来说本次美术课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活动中无论是观察还是孩子自己操作,氛围都很热烈,虽然有的孩子动手能力比较差,但是他们都很努力、认真,就算孩子的进步是一点点,作为教师我们也要鼓励孩子的进步,激励他们更加努力。
大班漫画教案篇3
一、教学目的:
通过绘制自己的漫画像,学习漫画夸张、变形手法。作业要求: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张、变形的画法,画一幅漫画像。
二、教学重点:
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三、教学难点:
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自己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并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
1、引入:出现一些人物的漫画像。提问: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
小结:这些是漫画像。(出现课题)人们看了会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天也来画一画自己的漫画像。(再次出现课题)
2、分析:我们来看一看这些同学的照片,再看一看他们的漫画像。你能找出漫画的特点吗?(同学间可以互相讨论一下)。
小结:漫画的特点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夸张变形了。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来。比如:带的眼镜等。
3、观察:你想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画什么样的'呢?先来看看自己有什么特点。拿出镜子对照着观察自己,还可以同学间互相找特点。
小结:请几个同学说一说并画在黑板上。
4、演示:教师示范画一幅漫画像,边画边告诉学生抓住突出的特点。从整体入手不要从小部分画。
5、欣赏:出现几幅单线勾画的作品及添加少许色彩的作品。再欣赏一些学生作品。
(三)学生作业:可以先用铅笔画一幅小草图再用深色的油画棒或彩笔放大画出来。画完后可以贴到前面来。
(四)总结:展评作业。
大班漫画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比明星的照片和漫画,了解漫画夸张、变形手法。
2、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用夸张、变形的画法,画一幅漫画像。
3、引导孩子们在活动结束后把自己的绘画材料分类摆放,养成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漫画肖像画的变形、夸张手法。
2、难点: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画出自己的特征。
教学准备
教具:小沈阳、赵本山、毕福剑三人的照片和漫画像;李咏的照片。
学具:幼儿每人一份操作材料:小镜子、水彩笔、画纸;两个星星贴纸。
教学过程
活动流程:引入-分析-演示-观察-绘画-展评
(一)导入课题
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照片和漫画的区别一一出示小沈阳、赵本山、毕福剑的照片和漫画像,引导幼儿观察并提出问题:"这些人物你们都认识吗?你觉得他们的画像怎么样?跟平时的画像有什么区别?
最后教师小结:这些是漫画像,人们看了会想笑,并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人物照片和漫画的区别,找出漫画的特点。
再次引导幼儿观察照片和漫画,提出问题:"我们来看一看这些人物的照片,再看一看他们的漫画像。你能找出漫画的特点吗?"幼儿间可以先互相讨论一下,然后请部分幼儿说说他的观点。
最后教师小结:漫画的特点是把人物外形及表情夸张变形了。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表现出来。比如:小沈阳的眼睛小,把它画得更小;赵本山的下巴长,把它画得更长;毕福剑的鼻子又大又高,把它画得更大更高等。
(三)通过教师演示画李咏的漫画,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漫画的表现手法。
教师出示李咏的照片,请幼儿观察李咏的脸部特征,说一说什么地方最特别,如果你来画,你会夸张李咏的哪个部位。
教师示范画一幅李咏的漫画像,边画边告诉幼儿抓住突出的特点,从整体入手,不要从小部分画。
(四)通过观察镜子里的自己,找出自己脸部的特点。
教师引导:"我们今天也来画一画自己的漫画像。你想为自己画一幅什么样的漫画像呢?先来看看自己有什么特点。拿出镜子对照着观察自己。"还可以让幼儿之间互相找特点。
最后请部分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教师点评。
(五)给自己画一张漫画像,体验创作的乐趣。
在认真观察自己的特征之后,用变形、夸张的手法给自己画一张漫画像。
教师巡回观察,适时的加以指导:鼓励不敢动笔的幼儿,引导他找到自己的脸部物征;提醒幼儿不管把自己的脸部怎样变形、夸张,最终还是要像自己;要求幼儿保持画面和桌面及周围环境的整洁;请作完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