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惜粮食小班教案7篇

时间:2023-11-27 作者:loser 教学文档

教案可以是管理和监督的工具,用于确保教学质量,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识别和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爱惜粮食小班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爱惜粮食小班教案7篇

爱惜粮食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粮食的来历和爱惜粮食的道理。

2、培养幼儿良好的幼儿园进餐礼仪。

活动准备:

提前熟悉故事《小猪请客》、熟悉音乐游戏《我爱吃》

基本过程:

(一)导入活动教师通过唐诗《悯农》引出爱惜粮食的。

(二)关键步骤:

1、介绍粮食的来历:

(1)提问:“你们知道粮食是怎样来的吗?”

(2)结合《悯农》这首古诗,讲解古诗大意,让孩子知道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种出来的,得之不易。

古诗大意:“在夏天的中午,农民伯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在田里给禾苗除草、松土。他们累得满头大汗,一滴滴汗水滴在泥土里。可是,有谁知道这碗里的米饭,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种出来的呢!”

(3)和孩子一起探讨粮食的来历和为什么要爱惜粮食。

2、带领幼儿大声地、有韵律地朗诵古诗《悯农》

(三)引歌套词、古诗新唱活动延伸:

1、讲故事《小猪请客》

通过故事《小猪请客》,幼儿怎样爱惜粮食。

2、音乐游戏《我爱吃》

组织幼儿做音乐游戏《我爱吃》,加深幼儿对各种主食的熟悉和了解,激发幼儿的食欲,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3、开展“小小检查员”活动邀请班上的幼儿轮流当“小小检查员”。每餐之后检查幼儿的餐具是否还有剩饭剩菜?督促幼儿爱惜粮食。

爱惜粮食小班教案篇2

设计意图:

现在的生活条件比较好,大多数幼儿不懂得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所以选择这个课题通过本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4、能展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5、培养幼儿初步的创造能力。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

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老鼠一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可要认真看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要提几个问题的哦,到时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2、引入课题

(1)教师播放碟片,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师:

①故事里都讲了哪些小动物?

②小兔和妈妈是怎么做的?

③小老鼠一家又是怎么做的?

④为什么小老鼠一家怎么样了?

⑤为什么小老鼠一家会饿得路都走不动呢?

⑥那小朋友们是怎么样做的呢?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学习小白兔一家爱惜粮食,不要像小老鼠一家浪费粮食,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进行比较对错。

①咦!这位小朋友是在干什么呀?

②那边的这个小朋友又干什么?

③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如果浪费粮食,我们有可能会饿肚子。

5、结束:播放儿歌《悯农》。

活动反思:

进餐是孩子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针对我班幼儿目前进餐时"不想吃"、"不会吃"、甚至"吃一半、掉一半"的现象进行《不浪费粮食》的社会活动,通过活动使我们的宝宝懂得要珍惜粮食。在这次活动中我通过幻灯片引导孩子们观察米饭、馒头的由来,观察小麦和包谷的生长过程和农民伯伯劳作的场景,不学习儿歌《爱惜粮食》,让宝宝们体会到了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成果,小朋友在吃饭时不能掉饭粒、剩饭菜,要爱惜粮食。当然这种社会性的`情感对于小班孩子来说相对不太好理解,为此我们结合孩子们的日常进餐继续开展这一。

在平时进餐时,我们耐心地指导孩子们正确的握勺方法,培养他们安静进餐、细嚼慢咽的好习惯,并引导宝宝回顾社会活动《不浪费粮食》,帮助幼儿了解饭菜的由来,使孩子们逐步懂得尊重劳动者的劳动。通过我们反复的指导,有效的表扬与奖励,使孩子们提高了自身的能力,增强了孩子们对他人的尊重,从而让孩子们真正感悟到"不浪费粮食、从我做起"。

爱惜粮食小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知道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3、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4、能够将自己好的行为习惯传递给身边的人。

活动重点:

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

兔妈妈和宝宝、鼠妈妈和宝宝的图片、碟片、图片。

活动过程:

教师播放音乐,小朋友入场。

1、导入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看,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教师:

①今天我给你们带来几个小朋友。

②你们看看这是谁

③今天小白兔一家和一家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故事,我们可要认真看仔细听,待会儿老师可要提几个问题的'哦,到时看看谁说的又快又好。

2、引入课题

(1)教师播放碟片,幼儿欣赏故事。

(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爱惜粮食的重要性。

教师:

①故事里都讲了哪些小动物?

②小兔和妈妈是怎么做的?

③小一家又是怎么做的?

④为什么小一家怎么样了?

⑤为什么小一家会饿得路都走不动呢?

⑥那小朋友们是怎么样做的呢?

(3)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要学习小白兔一家爱惜粮食,不要像小一家浪费粮食,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3、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并进行比较对错。

①咦!这位小朋友是在干什么呀?

②那边的这个小朋友又干什么?

③你是怎么做的?

4、教师小结:小朋友们说得非常好,我们一定要爱惜粮食,因为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伯伯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如果浪费粮食,我们有可能会饿肚子。

5、结束:播放儿歌《悯农》。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在讲解时不够生动,如果拿自己班孩子在吃饭时的表现举例来说明怎样吃饭才是正确的课会更生动,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在课程要结束时让幼儿谈谈自己在今后吃饭时应该怎样做,对幼儿有一定的意义,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爱惜粮食小班教案篇4

活动设计背景

针对现在班上一部分孩子在午餐时不爱惜粮食,把米饭和菜故意掉在桌上,还相互打饭仗这种不良现象设计了这个教学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人类为什么要吃饭,知道吃饱饭的重要性。

2、让幼儿了解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知道不爱惜粮食是可耻的行为。

3、让幼儿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2、难点:幼儿了解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知道不爱惜粮食是可耻的。

活动准备

农民在不同气候条件下劳动的图片,孩子们在不同情形下浪费粮食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在教师提问的基础上,了解我们为什么要吃饭。

1、我们平时都要吃饭,点心,水果,那我们不吃会怎么样呢?

2、幼儿自由讨论

3、教师小结, 让幼儿知道为什么要吃饭,如果不吃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二、教师提问,你们在园里吃午饭时是怎样表现的呢?

1.幼儿回忆吃饭的情景

2.教师点评在吃饭时孩子们有那些不良行为,让孩子们明白浪费粮食是可耻的。

三、教师出示农民不同时节在田里耕作的图片和孩子们在不同情形下浪费粮食的图片。

1.幼儿观察图片后讨论农民生产粮食的不容易和自己来浪费粮食的坏习惯。

2.教师总结;让幼儿明

...
《爱惜粮食小班教案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