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小学教师数学教案6篇

时间:2023-11-29 作者:lcbkmm 教学文档

教师可以参考同事的教案和研究,以丰富自己的教学策略,学生的学习风格可能会随时间而变化,教师需要在教案中反映这种变化,品读360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面试小学教师数学教案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面试小学教师数学教案6篇

面试小学教师数学教案篇1

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75页的例1,第76页“做一做”的第1题及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1一5题。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基本性质,运用分数基本性质解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与态度: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重点难点

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四、教具准备

每人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直接口答下面各题的商,说说是怎样想的?根据什么知识?

120 ÷20 = ( 12o×3)÷(30 ×3 ) = ( 120 ÷10)÷(30 ÷10 ) =

(二)教学实施

1.教学教材第75页的例1。

让学生拿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分别对折一次、两次、四次,平均分成2份、4份、8份,涂上颜色,分别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提示:你发现了什么?板书:

=

=

为什么相等?

2.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请代表发言。

随着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从左往右观察)(从右往左观蔡)

3.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学生举例,老师分别板书出来。

4.观察以上例子,你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汇。)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提问:为什么0要除外?(学生讨论)

小结:分子和分母如果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

,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o;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o。

5.提问:你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的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6.完成教材第76页“做一做”的第1题。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考并说明思路。

7.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1题。

学生先独立涂色,范文,然后比较大小并说明理由。

8.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可以把

化成

,也可以把

化成

,再比较。

9.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3题。

学生两人一组,由一人说一个分数,另一个人说出一个相等的分数。

10.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

引导学生先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判断哪几个分数是相等的,然后在直线上把这个点画出来。

老师启发学生观察,推算出每个分数中分子与分母可以同时除以几,得到一个与原分数相等的分数。

11.完成教材第77页练习十四的第5题。

进行口答练习。

(四)思维训练

1.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分子乘3,这个分数的大小有什么变化吗?如果分子不变,分母除以5呢?

2.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15 =

=

= 6÷()=()÷6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知道了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面试小学教师数学教案篇2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角的度量单位及量角器,学会利用量角器进行角的度量。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用量角器测量角的过程,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量角器测量角的步骤。

难点:量角器测量角时内外圈的选择。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根据游戏“愤怒的小鸟”,向学生提出问题:我们平时玩游戏的时候,是调整什么才能打到小猪呢?让学生初步对于角度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并在黑板上画出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会存在不同大小的角,向学生提问:对于两个角来说如何确切的知道它们之间差多少呢?继而引出本节课的课题,角的`度量。

2、新课教学

1)学生根据之前学习过的经验,会用三角板先测量角的大小,但是会发现这种方法还是不能具体知道两角之间究竟相差多少。

2)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角被平均分为360份,每一份就叫做1度,写作1。从而引出角的度量单位。

3)指导阅读:让学生观察手中的量角器,自学书本上第18页下半部分的内容。

提出要求: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关于量角器你知道些什么?

班级反馈对量角器的认识。(多媒体出示量角器的放大图片供学生交流使用)

提问:量角器上有角吗?有多大的角?最大的角?最小的角?

要求:指出量角器上不同度数的角,并找到量角器上的角的顶点。

读出量角器上的一些角的度数。

多媒体课件显示量角器上1°、30°、78°、140°的角。(读内、外圈数的角都有)

4)请学生动手尝试用量角器量出书上∠1的度数,并在小组里说说是怎样量的? 班级交流量角的方法。(学生利用实物投影讲解自己量角的过程。)师生共同总结量角的方法。多媒体展示用量角器量角的动态步骤。(每一步在关键部位闪烁提示)

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a.量角器的中心点要和角的顶点重合

b.量角器上的0刻度线和角的任意一边重合

c.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是角的度数

d.量角器上有两条0刻度线,一条是内圈的,一条是外圈的;0刻度线在内圈,度数就读内圈;零刻度线在外圈,度数就读外圈

总结“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它边看度数,内外要分辨”。

3、巩固新知

1、测量课后第三题角的大小,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内外圈度数有误、0刻度线没有和角的一边完全重合)

2、游戏:观察量角器角度的大小,老师随便报出一个度数,学生利用胳膊来表现出这个角的大小。(双臂张开代表180度)

4、小结作业

同桌交流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说出测量角的步骤是什么?

课后作业:回去讲量角器的组成部分介绍给家长,并测量生活中见到的角的大小。

四、板书设计:

一、角的度量单位:1度或1。

二、量角器的组成

三、测量角的步骤

面试小学教师数学教案篇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能准确地实行数的加减混合计算。

?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在交流、计算中,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能准确使用运算顺序实行计算,并能准确实行脱式计算的书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能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实行计算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同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准确地实行脱式计算。

?难点】能准确实行脱式计算,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教学准备

教学图片、课件、直尺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以小精灵明明带我们去动物乐园,看见一群小动物,每个小动物身上还有一道算式,这个情景引出:

16+9+8=32-10-6=25+20-10=48-8+17=

先指定学生说说每道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让学生动手计算,复习连加连减的计算。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第47页例1:

图书阅览室里上午有53人,中午走了24人,下午又来了38人,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

1.观察画面,收集信息

2.分析信息,提出问题(阅览室里下午有多少人”该怎样列算式)

3.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学生独立列式并实行计算,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方法一:分步算式,53-24=29(人),29+38=67(人);方法二:综合算式,53-24+38=67(人)。

4.反馈解法,初步感知(全班汇报交流:每种方法每步分别求的是什么?

...
《面试小学教师数学教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