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定期反思和改进教案,以不断提高教学的适切性和有效性,教案的适切性是教学成功的基石,因为它确保了教学活动与学生的需求相符,下面是品读360小编为您分享的蒙氏感官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蒙氏感官教案篇1
目标:
1、培养幼儿对人体感觉的探索精神及学习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感知、观察能力及用不同语言表达感官经验的能力。
3、认识感觉器官的重要性,学习运用听、看、摸、嗅等感觉途径探索事物。
活动:
1、健康活动:身体触觉 爱护眼睛
2、语言活动:故事《颜色真奇妙》 小线索大侦探
3、社会活动:神秘箱 假如我看不见
4、科学活动:嗅觉瓶 眼睛变魔术 复习8以内数的形成
5、艺术活动:歌曲《猫戴帽》 制作香香袋
环境创设:师生共同布置活动区角,各种五官表情卡片、娃娃脸谱(无五官)、彩色透明卡、眼镜架。
家长工作:
1、和幼儿一起搜集日常生活中颜色鲜明、气味较强、触感较明显的物品,供幼儿运用不同的感官去感知探索。
2、外出时注意引导孩子运用不同的感官了解周围环境。
活动设计
1集体活动
(一)活动内容:社会《神秘箱》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发展幼儿触觉、嗅觉、视觉的发展。
3、运用感官知觉做游戏,了解各种感觉器官的功能。
活动准备:教师自制神秘箱,并将常见物品,放在箱子中。
活动过程:
(一)、导入 游戏“指指点点”,激发幼儿兴趣。
(二)展??
1、展示教师自制的神秘箱,并介绍使用方法: 教师将某一物品放进神秘箱,让幼儿运用感官去探索,猜测箱内藏的是什么东西,仅能运用一种感官。
2、教师请一名幼儿单独参与游戏,幼儿运用某种感官探索箱内物品后,若仍没有猜出,可再利用不同感官继续探索。猜中后换另一名幼儿玩。
3请三名幼儿共同游戏,每名幼儿选择只能用一种感官,猜出箱内的物品,看谁的速度最快。
4、 教师与幼儿共同讨论不同感官猜测物品的感受:哪种感官最灵敏,你喜欢用哪一种感官?哪一种物品摸起来很粗,哪种物品闻不出味道。(三)、结束 讲评幼儿表现,结束。
区域活动
活动目标:
1、 幼儿要与人友好相处。
2、 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3、 教师重点指导操作区和美术区的幼儿活动。
活动准备:开放音乐之家、超市、构筑区、图书区、操作区
活动过程:
1、 通过谈话,引起幼儿活动兴趣。小朋友喜欢区域活动吗?为什么?
2、 教师为幼儿介绍班级中区域的划分和活动规则。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自愿选区进区
4、教师指导活动区
(1)操作区: 指导幼儿用“神秘箱”开展活动,将幼儿搜集的.各种物品,放在操作箱中,利用游戏的形式,联系感官的灵敏。
(2)美术区 指导幼儿利用圆形器物、卡纸、橡皮筋等,进行想象和创作,制作“眼睛变魔术”的玩具。
5、 教师与幼儿共同评价活动教师:今天,你都玩了什么?和谁玩的?玩得开心吗?有没有遇到不高兴的事?下次你想到哪个区玩?
6、师生共同收玩具
7、 结束集体活动
蒙氏感官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五官的构成和用途,懂得保养五官。
2.能够理解老师的口令并做出相应的行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知道五官是我们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五官。
教学准备:
同一个人的两张画像,一张眼睛,一张耳朵,一张嘴巴,一张鼻子。
教学过程:
首先,启发谈话,引导五种感官
孩子们,你们好!今天老师来和大家认识一下我们的头。小朋友们,请认真看看老师的头像和小伙伴的头像有什么相似之处。(一张脸,一个鼻子,两只耳朵,一张嘴,两只眼睛)
二、游戏《寻找五感》
1.根据老师的指示做相应的动作。眨眨你的小眼睛,指指你的小鼻子,张开你的小嘴巴,摸摸你的小耳朵。
2.贴五官老师用粉笔在小黑板上画一张脸,让小朋友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的图片贴在脸的.适当位置。
三、谈谈五官的作用
1.我们的嘴有什么用?(说话,吃饭)
2.我们的鼻子有什么用?(呼吸,气味)
3.我们的眼睛有什么用?(看东西)
4.我们的耳朵有什么用?(听声音)
4.看图说话。
老师拿出两张准备好的相同人物的画像,让孩子们看,把其中一张贴在小黑板上。然后,他把另一幅画的脸染成黑色,把画贴在小黑板上。两张图对比后,让孩子告诉我哪张好看。为什么?
老师总结:同样的脸脏了也不好看,所以请爱护自己的五官,注意不要弄脏别人的五官。
四、保护五官
五官非常重要,我们必须保护它们。如何保护他们?
不要把脏东西放进嘴里,不要用手指抠鼻子、揉眼睛、挖耳朵,也不要把小东西放进嘴里、鼻子里、眼睛里或耳朵里。
六、教孩子读儿歌
这是我的眼睛,他们能看见;这是我的鼻子,会呼吸;这是我的嘴,会说话;这是我的耳朵,他们会听的。
蒙氏感官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每个人的脸上都有眼、耳、口、鼻等器官,并能说出其名称。
2、通过听听讲讲、敲敲打打、看看玩玩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探索各种感官的作用。
3、通过感知活动,发展幼儿感觉器官的功能,同时幼儿保护自己的感觉器官。
二、材料及环境创设
1、设五张桌子,分别放有:图书、卡片;酸、甜、苦、辣的食物;香水、醋、酒、饮料等;录有各种声音的磁带和录音机、耳机、各类乐器;口、眼、鼻、耳等感觉器官的指偶。
2、 让幼儿从家里带一面小镜子,教师也准备一些镜子,供忘记带镜子的小朋友使用。
三、活动过程
1、感知操作
(1)幼儿照镜子,说出脸上的五官名称:“今天我们每个人都带来了一样有趣的东西,它是什么呀?”(镜子)请小朋友拿镜子照照我们的小脸,看看自己的脸上都有些什么?启发幼儿用镜子照照自己的五官,说出它们的名称,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便引导幼儿看看、摸摸或动动。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并说出脸上的五官名称。(用镜子看有什么时,应让幼儿照照说说,说说照照。幼儿如认识到五官以外的部位,如眉毛、脑门、鼻毛等应给予肯定,幼儿感知得越仔细,便会对认识自己越感兴趣。)
(2)幼儿自由选择活动内容,教师:“眼睛、嘴巴、鼻子、耳朵的本领可大啦!老师先不
告诉你们,让小朋友自己去找,我在桌上放了许多好玩的东西,每一组都是不一样的,你们到每组去玩一玩、找一找。等会儿说给大家听,看谁能把它们的本领给找出来。”
(3)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地看、尝、敲、听、 闻,问幼儿:“你在干什么?”(看书)“你用什么看书?” (眼睛)“你在干什么?”(吃苹果)“你用什么吃苹果?”(嘴巴)
(4)听到铃声围坐在老师身边
2、理解讲述
(1)提问:“刚才,你玩了些什么?你最喜欢在哪里玩,为什么呢?”
(2)教师:“我们小朋友刚才玩了许多东西,有的说最喜欢看书,因为书很好看,上面还有许多知识;有的最喜欢敲打乐器,因为它的声音很好听;有的喜欢吃糖果、桔子、饼干,因为这些食物很好吃,营养也很丰富;有的喜欢闻香味,因为香味很好闻。”
3、内化迁移
(1)教师:“今天,老师请来几位小客人,你们猜猜它们是谁?”
(2)出示纸偶:眼睛、嘴、鼻子、耳朵,“嘿!你们好!认识我们吗?(……)对了,我们是你们的好朋友眼睛、嘴巴、鼻子、耳朵。我们的本领可大了,你们知道我们会干什么吗?”
(3)幼儿讲述
(4)小结:“你们说得真好,我‘眼睛’除了会看书,看电视,看风景以外,还能看许许多多东西,没有了我‘眼睛’什么东西也看不了,你们可要好好保护我呦!不要用脏手揉眼睛,看电视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会患近视眼的。” “我‘嘴巴’的本领也不小啊!除了能吃东西,还会唱歌、讲话,还会呼吸呢!你们也要好好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