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起草的时候,老师需要考虑文字表述规范,作为教师的你,一定也在思考,如何才能写出一份优质的教案吧,以下是品读360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掌握al2o3、al(oh)3的两性。
2.掌握al(oh)3的制备方法。
?学习重点】
1、al2o3、al(oh)3的两性。
2、al(oh)3的制备方法。
?新授知识】
阅读教材57—59页
1.氧化铝
(1)物理性质:al2o3溶于水;熔点,能有效地保护内层金属。
用途:氧化铝是的原料,也是一种较好的材料。
(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al2o3和hcl,
al2o3和naoh,
结论: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2o3是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既能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又可以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氢氧化铝
?讨论】
在硫酸铝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然后将溶液分为三份
现象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一分中加入盐酸
一份中加入naoh溶液
一份中加入氨水
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与酸的反应
②与强碱的反应
结论:al(oh)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因此al(oh)3是氢氧化物。
③al(oh)3的不稳定性
al(oh)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
1.能否用氧化铝制备氢氧化铝?为什么?
2.如果实验室用al2(so4)3与碱反应制备al(oh)3,选择naoh溶液还是氨水为好?为什么?
?限时作业】
1.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制耐火材料b.铝制品耐用的原因是表面被氧化为al2o3
c.al2o3易溶于氨水中d.al2o3易溶于koh溶液中
2.下列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
①al2o3②mgo③nahco3④al(oh)3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把少量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氯化铝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析出金属铝b.产生白色沉淀c.产生红褐色沉淀d.产生无色气体
4.某无色透明溶液能与铝作用放出氢气,此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cl-、so42-、na+、k+
b.k+、clo-、na+、no3-
c.hco3-、na+、no3-、k+
d.no3-、ba2+、cl-、nh4+
5.两份铝屑,第一份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第二份与过量的naoh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则第一份与第二份铝屑的质量比为()
a、1:1b、1:2c、1:3d、1:4
6.将0.1molal投入到3mol/lnaoh溶液100ml中,充分反应后,再滴加1mol/lh2so4溶液120ml,最后的结果是()
a、得到澄清透明的溶液b、溶液的ph
c、溶液的ph>7d、再加入naoh溶液会产生大量沉??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篇2
一、教学准备阶段:
在走进化学实验室前,进行实验的目的性和重要性的教育,并提出化学实验的要求。例如:要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课前要做好预习准备,明确实验要求;实验时要仔细观察,实事求是地做好纪录;认真分析现象并写好实验报告;实验后的废物要妥善处理,仪器要及时清洗,保持实验室的整洁。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教材的重点是药品的取用、加热等基本操作训练,以及观察能力的培养。
一课时,四十五分钟完成。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把学生按实验桌每5人分为一个实验小组,每组成员的合作任务主要是做实验时互相配合。按前后桌每四人分为一个讨论小组。
三、具体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实验室规则教育:
一、认识你的实验室;
二、切记实验室安全规则
(1)、请同学宣读自己拟定的实验室规则。
?说明:学生在进入化学实验室之前,已经进过生物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做过多次实验,对实验室的要求和规则比较熟悉,因此,要求他们自己拟定一份实验室规则,即让他们体会到“当家作主”的感觉,又让他们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也让他们体会到编写这些规则的良苦用心。】
(2)、教师出示化学实验室规则。
?说明:没有必要念了,只需要把学生没有注意到的地方或疏忽的地方强调一下,并提示学生注意与其他学科不一样的地方。】
(3)、展示危险品图标,万一发生危险怎么办?【说明:用问题使学生动脑思考,得出结论。】
第二板块:具体学习内容
1、药品的取用
(1)、提问家中盐、味精等调味品用什么盛放?油、醋等调味品用什么盛放?【说明:用生活常识引入,既有兴趣又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
(2)、观察桌上的碳酸钠粉末、锌粒、石灰石等固体药品和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液体药品。【说明:用事实验证学生的猜想。】
(3)、一位同学现场演示“向试管中倾倒液体”、“向试管中滴加液体”,其它同学挑毛病,取得共识后分组进行这两个实验操作。重点放在从细口瓶向试管倾倒液体上,并由学生充分讨论后小结注意事项。
?说明:把学生相互评价这一重要过程通过实验操作具体化,并使学生亲眼看到评价的价值所在:使结果更完美。】
(4)、药品取用知识的小结。
?说明:必须由学生经过思考自己做出小结,这一步是学生把经验知识提升为规律知识的一种认知的升华。】
2、物质的加热
(1)、观察酒精灯的构造,提问为什么有三个“绝对禁止”?
?说明: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已知,在此仅强调,即用复习作为学习方法,且使学生体会到不同学科间的整合】
(2)、小结酒精灯的使用以及液体加热注意事项。
?说明:学生自己小结并互相补充,用口头方式比较清楚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3、洗涤仪器
(1)、在家如何洗涤炊具?如何判断炊具已洗干净?
?说明:很有可能学生只知道如何洗,却不知道如何判断是否洗干净,在此引发同学们思考。】
(2)、老师提出一种方案:拿两只试管(一只用过的,一只洁净的),讨论如何洗刷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案,进行操作。仔细观察洗刷后的试管,判断是否洗干净了。
(3)、小结:清洗仪器的方法以及仪器是否洁净的判断。
?说明:学生自己小结并互相补充,并且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
第三板块:布置作业。
小结今天所学知识,画成知识网络形式。
高中化学选修1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材开始的几个设问,把学生带进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之中。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
...